(共48张PPT)
说明文知识小解
一、定义:以说明的表达方式为主,向人们介绍事物或事理的文章。
二、说明文的特点:说明文以知识喻人,知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补充:议论文以理服人,哲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记叙文以情感人,形象性是它的主要特点。
三、说明文的分类
1、以说明对象为标准可划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2、以表达方式为标准可划分为平实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
四、说明的顺序一般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可以综合运用。
五、说明的方法常见的有八种: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列数字、画图表、引资料(诗文)、摹状貌,作诠释。
整 体 感 知
找出全文中心句:
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
第2段和后面三个语段有什么关系?
第2段是后面三段的“纲”
第3段对应第2段中的“薄云”“晴朗”。
薄云
晴朗
卷云
卷积云
积云
高积云
第4、5段对应第2段中的“厚密”“阴雨风雪”。
厚密
阴雨风雪
卷层云
高层云
雨层云
积雨云
文章从哪两方面来说云和天气的关系?
云的形态
云的光彩
归纳课文行文思路
概述(1)
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
招牌
怎样看云识天气(2-6)
云的形态
(2-5)
云的光彩
(6)
薄云,晴朗
卷云、卷积云
积云、高积云
厚密,阴雨风雪
卷层云、高层云
雨层云、积雨云
晕、华、虹、霞
总结(7)
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看 云 识 天 气
纲
分段研读
阅读第一、二自然段
朗读:
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第一段采用什么结构形式?
“总—分—总”的结构形式。
第一段的结构
“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是总说。
中间八个比喻,说明云的形态之多,扣“姿态万千”;
省略号后, “有时”“有时”“刚才”“一霎间”,紧扣“变化无常”。
最后一句又是总说:以“招牌”作比,说明云是天气变化的标志。
这一段哪些句子是比喻句?
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
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
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
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
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
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
这些比喻句属于什么说明方法?
打比方。
“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使说明对象生动形象,准确具体。
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这几句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起什么作用?
运用对比,突出“变化无常” 。
美丽——阴森;
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对比”的修辞方法用于说明,属于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作比较。
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
找出写云的动态的动词,
体会用词准确生动的特点。
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
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
像羊群,来来去去;
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
点缀得很美丽……笼罩得很阴森。
第2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
“薄云”、“低而厚密的云层” ——承上,说明“云的各种形态”,
“天气晴朗的象征”、“阴雨风雪的预兆”——启下,引出云和天气的关系。
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往往”、“常常” 能否删除,为什么?
不能删除。它们表示经常如此,但也有例外,并非绝对如此。删除后就太绝对了。
它们使语言严密、准确。
阅读3~5自然段
寻找信息,完成表格
晴天薄云简表
云名 云的形态变化 高度 厚度 天气征兆
卷云
卷积云
积云
高积云
像羽毛,像绫纱
丝丝缕缕地漂浮着
最高
最薄
象征晴朗
像鳞波
是成群成行的卷云
很高
很薄
无雨雪
像棉花团
上午出现,傍晚消散
两千米左右
较薄
阳光温和
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扁球状,排列匀称
天晴
两千米左右
较薄
卷云
卷积云
积云
高积云
这一段采用什么结构形式?
先分后总:
先分别介绍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
然后概括:这几种云“都是很美丽的”。
介绍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作诠释
打比方
分类别
列数字
注意:“说明方法”都是三个字。
“修辞方法”都是两个字。
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
云名 变化过程 形状 位置 天气征兆
卷层云
高层云
雨层云
积雨云
卷云聚集
向前推进
像白绸幕
蒙住天空
高
晴转阴
卷云越变越厚
像毛玻璃
遮住太阳
低
将下雨雪
高层云变得
更厚
暗黑色云块
密布天空
更低
雨雪连绵
积云迅速形成
高大云山
雷雨冰雹
乌云密布天空
更低
这一段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逻辑顺序。
卷层云
高层云
雨层云
积雨云
云的光彩简表
光名 产生和分布情况 色彩 天气征兆
晕
华
虹
霞
产生在卷层云上
分布在日月周围
里红外紫
日晕三更雨
月晕午时风
产生在高积云
的边缘部分
里紫外红
由小变大,趋向晴好
由大变小,可能转阴雨
雨过天晴
在太阳对面的云幕上
彩色圆弧
东虹轰隆西虹雨
早、晚,太阳照着
对面的云彩
云层变红
朝霞不出门
晚霞行千里
晕
华
虹
霞
这段引用了什么谚语?
它们起什么作用?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东虹轰隆西虹雨。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作用:使语言简短、通俗、节奏鲜明。
第7段的四句话分为三层,请概括它们的意思。
看云识天气的目的;
看云识天气的方法;
看云识天气的注意事项。
看云识天气最基本的经验是(用课文中的原话):
虚心向有经验的人学习,留心观察云的变化,在反复的观察中掌握规律。
巩 固 深 化
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当那连绵的雨雪将要来临的时候,卷云在聚集着,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这种云叫卷层云。
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这种云叫雨层云。
作诠释、打比方
作诠释
积云如果迅速地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顶,就变成了积雨云。
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
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
作诠释、打比方
作诠释
作诠释、作比较
有些事物很难描摹,打个比方,就容易讲清楚,而且显得生动活泼,很有趣味。仿照下面的示例造句。
示例: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
启发式开头:
1.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
2.远处的霓虹灯亮了,……
如:像高大的巨人,像威武的长龙,像起伏的浪涌 像缤纷的梦,像五彩的霞,像绽开的焰火
看天象测天气
星星眨眼,有雨不远。
日出一点红,不雨便是风。
地黄有风,天黄有雨。
日落晴彩,久晴可待。
星星稠,满街流。
晚上有星星在闪,就说明马上就要下雨了
日出时呈红色,说明空气中水汽甚多,如此丰富的水汽一般是阴雨天气造成,故为风雨将临的征兆。
太阳落山时,如呈现黄色,这是大气中灰尘和水汽凝结的现象,天空中既有大量水滴凝结,即有产生阴雨的可能。
太阳西下时,天空呈现青蓝色,说明空气清洁,水汽少,表示天气将继续晴朗。
看物象测天气
蚂蚁搬家,大雨要下。
蜻蜓低飞,不风即雨。
“蜘蛛结网晴,收网阴”。
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
蛤蟆哇哇叫,大雨就要到。
乌鸦唱晚,风雨不远。
老牛抬头朝天嗅,雨临头。
骨节发痛,不雨即风。
看风测天气
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
伏里东风不下雨。
回头风,特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