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变化及其表示》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曾杰教授研究团队通过构筑原子级分散的钉催化剂实现高效氮气电还原合成氨,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B.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C.该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D.该反应前后催化剂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2.某物质R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R+5O24CO2+2H2O.则R的化学式是( )
A.CH
B.C2H2
C.C2H4
D.C2H5O
3.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氧化铁FeO
B.2个氢分子
2H
C.镁离子
Mg+2
D.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NH3中N为+3
4.“塑化剂”是一种工业原料,但不法商人把它添加到饮用品当中,对人的身体造成严重危害.已知“塑化剂”的主要成分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化学式为C24H38O4,有关邻苯二甲二辛酯说法错误的是
A.它是一种有机物
B.它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C.一个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分子中共有66个原子
D.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
5.明代《天工开物》记载“火法”冶炼锌:“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淀,毁罐取出,…,即倭铅也”(注:炉甘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锌,泥罐中掺有煤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倭铅是指金属锌和铅的混合物
B.煤炭中起作用的主要成分是C
C.冶炼Zn的反应方程式为:ZnCO3+2CZn+3CO↑
D.冶炼过程中有还原反应发生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S、H2、H2O、H2SO4四种物质中都含有两个氢原子
B.我们使用的铅笔笔芯是金属铅制成的
C.化学性质相似的两种元素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相同
D.KMnO4和K2MnO4中含有不相同的原子团
7.对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内镍氢电池的总反应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单质
B.是氧化物
C.中化合价为+2价
D.参加反应的、的质量比为1:92
8.TNT[分子式为:(C6H2CH3(NO2)3)是一种烈性炸药,广泛用于国防、开矿、筑路、兴修水利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TNT分子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B.TNT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C.TNT分子中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D.TNT分子中含有21个原子核
9.用X表示某化合物的化学式,X燃烧时发生如下反应:
由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仅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6
C.X中碳的质量分数为75%
D.反应中,X与O2
的质量比为23:48
10.近日媒体报道,一位市民在清洁马桶时,无意将84消毒液和厕所清洗剂混合使用后,出现头痛、头晕、呕吐等症状。这是因为两者的有效成分盐酸与次氯酸钠会发生如下反应:2HCl+NaClO=NaCl+Cl2↑+X,产生的氯气(Cl2)使人中毒。在化学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 )
A.H2
B.O2
C.H2O
D.NaOH
11.我们肉眼年看得见的宏观变化,实际是因肉眼看不到的微观变化引起的。宏观与微观结合,有利于我们掌握化学知识。下列示意图表示某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未发生变化
C.该反应中,分子的个数比为1:2:2
D.该反应不属于基本类型反应
12.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黑火药爆炸的原理可表示为:
2KNO3+3C+S
K2S+N2+3X,试推断X的化学式为
A.CO
B.NO
C.CO2
D.SO2
13.“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毒气体,下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种原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D.此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
14.4.6g某化合物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下列有关该化合物组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一定没有氧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氧两种元素,一定没有氢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二、填空题
15.用化学符号或文字表示:
(1)钠元素
(2)三个磷原子
(3)两个氧分子
(4)2H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l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对已发现的元素进行研究,制作了元素周期表,并在他的元素周期表中留下了许多空位代表尚未发现的新元素,其中就预言了“类铝”这种新元素。
材料二:l875年,法国化学家布瓦博德朗公布了他发现的新元素镓(元素符号为Ga)的性质:镓是银白色金属,密度4.7g·cm-3,能与沸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镓。不久,他收到门捷列夫的来信称:镓就是我预言的“类铝”,其密度应在5.9-6.0
g·cm-3之间。
材料三:l876年,布瓦博德朗将金属镓提纯后测得镓的密度为5.94g·cm-3,从而验证了元素周期表的正确性。随后科学家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空位,按图索骥,发现了许多新元素。目前金属镓广泛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常见化合价为+3。
(1)镓元素的质子数为_____,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
(2)请根据上述材料,写出氢氧化镓的化学式______
17.请你运用类推法,回答下列问题:
(1)+6、+4是硫元素常见的化合价,相应的钠盐有Na2SO4和Na2SO3;以此类推,+5、+3是氮元素常见的化合价,相应的钠盐有NaNO3和
(填化学式)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K与Na相邻,K与Na的化学性质也相似.已知金属K投入盐的水溶液中,先发生如下反应:2K+2H2O=2KOH+H2↑;则金属Na投入CuSO4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Ⅰ.请根据示例写出下列空格中对应的化学符号或符号所表达的含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M元素的单质是当今世界高科技领域发展较快,用途较广的有色材料,如可做火箭头、导弹点火头、航天器元部件及照明弹等,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
(1)M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位于周期表中第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期。
(2)M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列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3)M元素的离子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M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利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完成下列相关问题:
(1)50mL水与50mL乙醇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100mL,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得到二氧化碳和水,说明蜡烛肯定含有的元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欲用燃烧的方法除去其中的氧气,又不混入其它气体,下列物质中符合条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
木炭
B
硫
C
红磷
D
铁丝
(4)写出铁燃烧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化学式)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气体的制取及性质。请结合下图回答有关题:
(1)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若要获得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装置应进行的改进是
,作用是
写出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
(4)查阅资料:①实验室可以在常温下将石灰石固体和稀盐酸(液态)混合制取二氧化碳气体;②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气味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的气体。根据以上信息推测: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从A~E中可以选择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组合是
。若用F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可以从
(填“c”或“d”)端通入。
三、推断题
20.某黑色固体A和白色固体B共热生成C和D,而A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改变.将黄色固体粉末E加热后放在D物质里能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试判断A、B、C、D、E、F各是什么物质(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F______.
21.下图中A、B、C、D、E分别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A、C中只含有一种相同元素,C常用于金属除锈,E是一种黑色粉末。(图中“—”表示两物质间可以反应,“”表示两物质间可以转化,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下列物质化学式:B_____,C_____;
(2)写出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写出B转化为A反应的实验现象_____。
四、实验题
22.同学们通过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上述实验方案中,合理的是________(填“实验1”或“实验2”)。
(2)实验2中,天平的指针______(填字母序号),并请解释原因_______。
A.向左偏转
B.不偏转
C.向右偏转
(3)实验3中,点燃蜡烛后,电子秤示数逐渐减小。蜡烛减小的质量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燃烧后生成物的总质量。
23.通过一学期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你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完毕发现试管已经炸裂,请分析炸裂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种情况即可)。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选择_____________(填装置代号)。
(3)已知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实验室制法的一种原理是NH4Cl(固)+NaOH(固)NaCl+
H2O+NH3↑,据此设计出的发生装置可以是_______,(填装置代号,下同)收集装置可以是_______。若用F装置进行密封收集氨气,气流应从______端(填“a”或“b”)流入气瓶。
五、计算题
24.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黄铜(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取出12g合金样品,将100g稀硫酸分5次加入样品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
稀硫酸用量
剩余固体质量
第一次加入20g
9.4g
第二次加入20g
m
g
第三次加入20g
4.2g
第四次加入20g
2.4g
第五次加入20g
2.4g
(1)m值为
。
(2)求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
(3)求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第(2)和(3)小题写出计算过程。)
25.饲养观赏鱼,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增进人们对生活的热爱。空运观赏鱼,必须密封。为了解决鱼的吸氧问题,可在水中加入过氧化钙(化学式:CaO2)。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氧气。
(1)写出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一养鱼爱好者欲测定所用的过氧化钙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做如下实验:称取样品2.0g,加入到足量的水中,生成了224mL氧气(氧气的密度为1.43g/L)。试计算所用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A
2.B
3.D
4.D
5.A
6.D
7.B
8.B
9.D
10.C
11.D
12.C
13.B
14.D
15.(1)Na(2)3P(3)2O2(4)两个氢原子
16.31
3
Ga(OH)3
17.NaNO22Na+CuSO4+2H2O
====H2↑+Cu(OH)2+Na2SO4
18.2
两个二氧化硫分子
镁
三
C
Mg2+
MgO
分子间有间隙
C、H
C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19.(1)①酒精灯②集气瓶(2)B;C,过氧化氢水+氧气。(3)A,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4)BE,C。
20.MnO2
KClO3
KCl
O2
S
SO2
21.BaCO3
HCl
Fe+2AgNO3=Fe(NO3)2+2Ag
白色固体逐渐减少或消失,固体表面产生气泡
22.实验1
C
装置未密闭,生成的气体逸出
小于
23.2KClO3
2KCl+3O2↑
灼热试管不小心接触冷水
B
A
E
b
24.(1)6.8g
(3分)
(2)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3分)
(3)设20g稀硫酸中含硫酸的质量为x
Zn+H2SO4=
ZnSO4+
H2↑
(1分)
65
98
2.6g
x
(1分)
x
=
3.92g
(1分)
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分)
答: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
。
(其它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25.(1)2CaO2+2H2O═2Ca(OH)2+O2↑;(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