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单元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单元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9-09 18:18: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年秋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
单元测试卷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一、选择题
1.下列灭火原理与
“釜底抽薪”相同的是
( 
 )
A.锅内油着火用锅盖盖灭
B.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
C.砍掉部分林木形成隔离带灭火
D.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2.下列是探究灭火原理的四个实验,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实验Ⅰ中蜡烛熄灭,实验Ⅱ中蜡烛不熄灭,说明隔绝空气可以灭火
B.通过上述实验能得出,灭火原理包括隔绝氧气、降低温度、隔绝可燃物
C.实验Ⅲ中蜡烛熄灭,因为稀盐酸与小苏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隔绝了空气
D.实验Ⅳ中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3.(宜昌中考)危险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常给我们敲响安全警钟,操作不当就会存在安全隐患。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点燃氢气,提前验纯
B.燃气泄漏,点火检查
C.矿井作业,注意通风
D.油库重地,严禁烟火
4.
(湘西州中考)在加油站、油库、煤矿矿井内,需要张贴的图标是( 
 )
5.
下列爆炸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①气球爆炸 ②高压锅爆炸 ③煤气爆炸
④轮胎爆炸 ⑤火药爆炸  ⑥氢气球遇火爆炸
⑦煤矿井内瓦斯爆炸
A.②③⑤
B.③⑤⑥⑦
C.③⑤⑥
D.①③⑤
6.
(兰州中考)下列不属于化石能源的是
( 
 )
A.石油
B.天然气
C.地热能
D.煤
7.
当代社会几乎离不开化石燃料,关于人类使用化石燃料的“利”与“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有“利”而无“弊”,因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根本就离不开化石燃料,也离不开以化石燃料为原料生产的塑料、橡胶、纤维、药物、化肥、农药等
B.只有“弊”而无“利”,因为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许多有害物质,导致气候变暖,酸雨、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含量急剧上升
C.“弊”大于“利”,虽然化石燃料为人类提供了能源和物质,但使用化石燃料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D.“利”大于“弊”,虽然使用化石燃料带来了一定的环境问题,但化石燃料是当今社会重要的能源和物质资源,只要合理利用,就可以趋利避害
8.
(宜昌中考)最适合作清洁燃料的是
( 
 )
A.氢气
B.汽油
C.柴油
D.煤
9.
氢气作为21世纪极具开发前景的新能源之一,理由是( 
 )
①燃烧热值高 ②原料来源丰富 ③贮存和运输时安全性高 ④燃烧产物无污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
随着全球能源使用量的增长,化石能源将日益枯竭,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变得更为迫切,下列能源属于新能源的是
( 
 )
①太阳能    ②煤    ③风能
④天然气    ⑤潮汐能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③④
11.
(昆明中考)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6的有机物,A在空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B、C、D,常温下C和D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其中C可用于灭火,E在空气中的含量居第二位。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A是CH4
B.E→B、E→C只能通过化合反应实现
C.E是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单质
D.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为CO2+C2CO
12.
(昆明中考)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
A.倡导“低碳”生活,多步行,少开车
B.为减少“白色污染”,自带购物布袋
C.用水扑灭因电线老化短路而引起的火灾
D.以液化石油气代替柴油、汽油等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
13.
下列措施中能够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污染的是
( 
 )
①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汽油充分燃烧;②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 ③使用无铅汽油;④改用压缩天然气;⑤改用液化石油气。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14.分别充分燃烧1
k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CO2和SO2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煤和天然气充分燃烧,产生CO2的量接近,但产生SO2的量却相差较大
B.煤、天然气充分燃烧产生的CO2和SO2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
C.煤、天然气及石油等是重要的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D.由图示可知,提倡将煤改为天然气作燃料,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
15.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X、Y、Z,它们分别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分别点燃三种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只有X和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滴出现,燃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只有Y和Z的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则X、Y、Z分别是(
 )
A.H2 CO CH4
B.CH4 CO H2
C.CO CH4 H2
D.CO H2 CH4
16.某化学小组利用混有少量CO2的CO气体还原CuO,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的产物。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可重复使用)。按气体从左到右的方向,装置连接顺序正确的是( 
 )
A.丙→甲→乙→丁
B.甲→丙→乙→丁
C.丙→乙→甲→乙→丁
D.乙→甲→丙→乙→丁
17.
灭火毡是一种新型的灭火用品,使用时,将灭火毡甩出,覆盖在燃烧物上,以达到灭火目的。
(1)灭火毡的灭火原理是      。
(2)灭火毡是由羊毛及铝质纤维制成的,羊毛和铝质纤维都是可燃物,但是在灭火时灭火毡没有燃烧,其原因是           。
(3)请你列举一种与(1)灭火原理不同的灭火方法是    。
18.
资料:白磷着火点为40
℃,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五氧化二磷能污染空气,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
(1)在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课堂上,老师利用图甲所示进行实验。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小明同学设计了乙、丙2个对比实验,完成了探究过程,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入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入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入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的事实是    (填序号,下同);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
(3)结合老师与小明设计的实验,小强设计了实验装置丁,小明与小强的实验都比老师的实验有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       。
(4)根据以上事实你认为白磷在实验室应如何保存?
       。
19.
能源的开发与合理利用非常重要。
(1)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能源,其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煤燃烧时排放的     
 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之一,减少酸雨危害的措施之一是          。
(3)汽油是      加工的产品,在汽油中可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车用乙醇汽油),请写出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这样做的优点之一是                      。
20.
(海南中考)燃烧是人类获取能量的重要方法。
(1)通常情况下,除了具有可燃性外,物质燃烧还需要哪些条件?
(2)资料显示:①H2+Cl2
2HCl  
②2Mg+CO2
2MgO+C
据此你对燃烧条件有什么新的认识?
21.
(威海中考)燃烧是人类最早有意识利用的化学反应,火的使用标志着人类文明的伟大进步。
(1)原始人使用木柴燃烧释放的
能烘烤食物,告别了茹毛饮血的野蛮时代。现在,人们仍然利用燃料燃烧蒸煮食物,家用液化气的成分之一丙烯(C3H6)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从微观角度分析丙烯液化与丙烯燃烧两个过程的主要区别

(2)燃烧产生的高温可用于冶炼金属。木炭在高温条件下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铜的使用使人类社会迈入青铜器时代。
(3)在大棚中燃烧沼气可以提高作物产量,沼气的主要成分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与的质量比为16∶32
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
C.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D.点燃沼气前,需要检验纯度防止发生爆炸
E.生成的可做气肥
(4)结合上述事例,谈谈燃烧的价值

22.
已知A、B、C、D、E五种物质之间存在以下转化关系。其中A、C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是液体,D是目前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的主要气体。请回答:
(1)写化学式:A
,C
,D

(2)写出A→B+C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D物质的一种用途:

(4)若E只含两种元素,则E的化学式为
,它是
(填一种化石燃料)的主要成分;若E含有三种元素,则E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参考答案
1、
C
2、B
3、B
4、B
5、B
6、C
7、D
8、A
9、B
10、C
11.B
12.C
13.B
14.B
15.A
16.C
17.
隔绝空气
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用水灭火
18.
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②④
③④
防止污染空气
放在冷水中
19.
CH4+2O2CO2+2H2O
SO2
将煤脱硫处理
石油
C2H5OH+3O22CO2+3H2O
可节约石油资源,减少有害气体可节约石油资源,减少有害气体
20.
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1.
(1)

2C3H6+9O26CO2+6H2O
前者丙烯分子不变,后者丙烯分子发生改变

(2)
C+2CuO2Cu+CO2↑
(3)
C、D、E
(4)
燃烧为人类提供了有用的物质和能量
22.
(1)
H2O2
H2O
CO2

(2)
2H2O22H2O+O2↑
(3):用于灭火(或用作温室中的气体肥料或用作化工原料等)
(4)
CH4
天然气
C2H5OH+3O23H2O+2CO2(其他答案合理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