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单元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单元测试(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9-10 09:30: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遇到意外的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理,同时拨打电话求救
B.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
C.在山林中遇到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区
D.所处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2.利用“将可燃物与火源隔离”的原理,能将蜡烛火焰熄灭的办法是(

A.用水浇灭
B.剪掉烛芯
C.吹灭蜡烛
D.罩上烧杯
3.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身上的衣物着火,可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B.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就一定燃烧
C.图书、档案失火,通常用水基型灭火器扑灭
D.“吹灭蜡烛火焰”灭火的原理是,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4.
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B.物质的缓慢氧化均放出热量
C.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着能量变化
D.人们使用化石燃料是利用它燃烧产生的热量
5.
当打开一个装有液态空气的容器盖,并将一根烧着的木条置于容器口上方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A.熄灭
B.燃烧得更旺
C.先燃烧得更旺后熄灭
D.无明显现象
6.如图所示的四种消防安全标志中,解释不正确的是(  )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为了安全,存放易燃物的仓库要尽可能封闭,不让风吹进
B.生产酒精的车间里,所有的照明设备均用隔离和封闭装置
C.煤矿的矿井里必须采取通风、严禁烟火等安全措施
D.在有易燃易爆物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类服装.
8.运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②现象对比,说明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燃烧条件之一
B.①③现象对比,说明有氧气参与是燃烧条件之一
C.白磷的着火点低于80

D.热水只起到加热作用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就不会燃烧
B.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即可发生爆炸
C.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D.在有易燃易爆物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类衣服
10.如图是我国《可再生资源法》倡导的碳资源的转化与循环利用示意图。下列做法与该图体现的理念不符的是(

A.将秸秆加工转化为酒精燃料
B.二氧化碳作为原料生产尿素
C.过度开采煤、石油作为燃料
D.将石油精炼,制备合成材料
11.以下措施中,能减少酸雨产生的有效措施是(

①少用煤炭做燃料
②把工厂的烟囱升高
③燃料脱硫
④在已经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
⑤利用太阳能开发氢能源
A、①②③⑤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12.下列混合气体,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的是:①氢气和空气;②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③氦气和氧气;④天然气和氧气(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④
13.危险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常给我们敲响安全警钟,操作不当就会存在安全隐患。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点燃氢气,提前验纯
B.燃气泄漏,点火检查
C.矿井作业,注意通风
D.油库重地,严禁烟火
14.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方法均可用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小颖同学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15.
机动车尾气排出的氮的氧化物,是城市空气污染源之一。其中有一种含氮约为46.7%
,它是(

A.
N2O
B.
NO
C.
NO2
D.
N2O5
二、填空题
16、合理运用燃烧与灭火的化学原理,对保障生命财产安全非常重要。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以采用的灭火方法是    。?
(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其灭火原理是     。?
(3)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其灭火原理是      。?
17、有六种气体:①氧气②氢气③氮气④一氧化碳⑤二氧化碳⑥甲烷选择填空:
(1)在空气所占体积分数最大的是(填序号,下同)

(2)可用来制汽水的是

(3)将成为一种重要的无污染新型燃料的是

(4)在冶金工业用来还原金属氧化物以制取某些金属的是

(5)能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

(6)充分燃烧时生成两种氧化物的是_________。
18、《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烧的大败而逃。用燃烧的三要素回答以下问题
(1)周瑜使用了火箭射进曹操的连环木船,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
(2)起火后曹军的部分船只逃脱,这些船没被烧的原因是
(3)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了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
,使火烧得更旺。
19.灭火毡是一种新型的灭火用品。使用时,将灭火毡从套中取出,覆盖在燃烧物上,以达到灭火目的。
(1)灭火毡灭火的原理是
(2)灭火毡是由羊毛和铝制纤维制成的,羊毛和铝制纤维都是可燃物,但在灭火时灭火毡却没有燃烧,其原因是
(3)请你举出一种与上述灭火原理不同的灭火方法
20.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1)酒精可以通过食物的发酵来制得,现在常加在汽油中形成乙醇汽油,形成乙醇汽油的优点是 
 (填一条),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载人航天飞机所用固体燃料是铝粉和高氯酸铵(NH4ClO4)的混合物,在高氯酸铵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3)煤燃烧时排放岀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某电厂为防止环境污染,用石灰石浆来吸收二氧化硫,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2SO2+O2=2CaSO4+2X,则X的化学式为 
 。
三、实验题
21、某兴趣小组活动中,同学们按图A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产生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
[交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B装置进行实验。
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
【反思与评价】
(1)改进后的图B装置与图A装置比较,优点是

(2)小林同学指出图B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C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
【拓展与迁移】实验小结时,小朱同学说“待a试管冷却后,如果将试管口紧贴水面(室温下),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这一说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
小晶问:“如果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会是多少呢?”
大家争论后,出现两种预测。甲:接近试管容积的1/5;
乙:不一定接近试管容积的1/5。你赞同的预测是
(填“甲”或“乙”),理由是
22.某学校化学学习小组设计出右图所示装置,并进行白磷燃烧实验。
(1)当烧杯内的水受热,温度计显示30℃时,打开活塞,在盛有水的试管中有气泡均匀逸出,白磷未燃烧,关闭活塞。锥形瓶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白磷未燃烧的原因是

(2)随着水温升高,温度计显示45℃时,再次打开活塞,白磷在水里燃烧。常言道,水火不相容。水能灭火的原因是
。而本实验中白磷在水里还能够燃烧的原因是

(3)本实验装置的A部分还可以用于制取的气体是
,收集方法是
;也可用于制取
气体,化学方程式是

四、计算题
2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它是一种“清洁能源”。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燃烧32g甲烷,可释放多少克二氧化碳?
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5、CBAAA
6-10、AADBC
11-15、BDBBB
二、填空题
16、(1)用锅盖盖灭
(2)使温度低于着火点
(3)隔离可燃物
17、③





18、(1)提供热量,使木船温度达到着火点
(2)移走可燃物
(3)助燃物
19、(1)隔绝空气
(2)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3)森林起火,在火势蔓延前方砍出一片隔离带
20、(1)减少污染
(2)+7
(3)CO2
三、实验题
21、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着火点
白磷与空气隔绝
无污染
减小装置内气压的变化

白磷的量不清楚,无法确定是否消耗完氧气
22、(1)
温度未达到白磷着火点
(2)可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温度达到着火点,又与氧气接触
(3)二氧化碳
向上排空气法
氢气
四、计算题
23、
88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