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版九年级上册1.4 物质性质的研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科粤版九年级上册1.4 物质性质的研究(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9-10 10:16: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1.4
物质性质的研究
复习巩固
1.
什么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2.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新课研讨
冰融化
木头燃烧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为什么不同的物质会发生不同的变化?物质的变化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物质的性质
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性质包括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思考
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有什么区别?
1.蜡烛燃烧
蜡烛能燃烧
2.铁生锈
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
化学变化
化学性质
化学变化
化学性质
(1)性质是物质本身的固有属性,是变化的内因;变化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表现。
(2)性质的描述中一般有“可以、能、易、具有”等字眼。


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物质的颜色、状态、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吸附性、导电性、导热性等都属于物理性质。
①水能蒸发成水蒸气;
②水蒸气可以变成天空的白云;
③白云变成了雨滴或雪花降落到地面;
④铁矿石冶炼成铁钢;
⑤钢铁会生锈;
⑥煤燃烧,残余一堆灰烬。
请你分析,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___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
练习






下图中哪些属于物理变化?哪些属于化学变化?为什么?指出其中化学变化所伴随发生的现象。从这些变化中,你能推知相关物质各有哪些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吗?
物理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酒精挥发、糖溶于水、海水晒盐、沥青凝固、樟脑球变小
炸药爆炸、焰火燃放、纸片燃烧
观察与思考
将一小段光亮的铜片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铜片的颜色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1)可能是烟灰;
(2)可能是铜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新物质。
假设与预测
设计实验证明:
黑色物质可能是烟灰。
实验与事实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用干净的棉布擦拭铜表面的黑色物质
擦不去
黑色物质
不是烟灰
进一步实验:铜片不与火焰接触时加热。
将一段光亮的铜片装在敞口的试管在中,用酒精灯火焰加热试管。
设计实验进一步证明可能是铜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新物质。
(1)如果学校有真空泵,可用它抽出装有铜片并用胶塞塞紧的是试管里的空气,然后加热试管,观察试管内的铜片有何变化。
(2)用银白色的金属铝箔将铜片严密包裹压紧,不留空隙,以保证隔绝空气,然后加热,再放冷,打开包裹的铝箔,观察铜片有无颜色变化。
解释与结论
解释
结论
铜片在隔绝空气加热后不变色。据此可知:铜片在敞开的试管中加热后变黑,那是铜片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黑色物质。
铜片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
上述的结论是否正确,可通过对生成物的鉴别实验去证明。
反思与评价
将铜片上的黑色物质取下来,放入试管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加热。有什么现象?
现象
反思评价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显蓝色
铜在空气或氧气中受热生成的黑色物质是_______。
氧化铜
1.以上化学反应可用文字表达:
表达与交流

+
氧气

氧化铜
加热
(Cu)
(O2)
(CuO)
2.同学们就以上现象、解释和结论发表自己的意见,互相讨论交流,可提出其他预测和用实验证实的思路。
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铜的化学性质的探究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观察与
问题
假设与
预测
实验与
事实
解释与
结论
反思与
评价
表达与
交流
课堂小结
物质的性质
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等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可燃性、助燃性、毒性、腐蚀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