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CO与CO2在性质上不同的原因是( )
A.CO2比空气重
B.CO难溶于水
C.分子结构不同
D.制法不同
2.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B.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
C.物理性质相同
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
3.工业生产粗硅的化学方程式是SiO2+2CSi+2CO↑,该反应中表现还原性的是( )
A.SiO2
B.C
C.Si
D.CO
4.碳在高温下可以和氧化铁反应,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3C+2Fe2O34Fe+3CO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C.碳是还原剂
D.氧化铁是还原剂
5.石墨烯是用机械剥离法从石墨中剥离出来的,它由碳原子构成,并且只有一层原子厚度。1
mg石墨烯能做成一块面积1
m2的石墨烯吊床;它是目前最薄、最坚硬、导电、导热性能最好的材料。下列关于石墨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
B.用机械剥离法制备石墨烯属于物理变化
C.1
mg石墨烯能做成一块面积1
m2的石墨烯吊床,说明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D.石墨烯是一种新型金属材料
6.下列关于碳的几种单质的组成和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璀璨夺目的天然钻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B.长期未用而难以开启的铁锁,可在锁孔里加入少量铅笔芯粉末做润滑剂
C.铅笔芯主要是用铅和少量炭粉制成的
D.活性炭可用作防毒面具的滤毒剂
7.研究人员发现在镜片之间夹入石墨烯,具有“红外夜视”能力。石墨烯可用石墨为原料来制备。下列关于石墨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石墨烯中碳原子之间存在间隔
B.石墨烯中原子仍在不断运动
C.石墨烯与石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
D.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8.人们在阳光照射的树林里,会感到空气特别的清新,其原因就是树林里有极少部分的氧气被转化成具有杀菌消毒作用的臭氧(O3).下列关于臭氧和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属于氧化物
B.它们都是由氧元素组成
C.它们同属于一种物质
D.它们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9.下列关于碳单质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①干电池里的碳棒是由石墨制成的 ②电冰箱除味剂是活性炭 ③防毒面具是用焦炭吸收有毒气体 ④制糖工业用炭黑来吸附有色物质 ⑤金刚石不仅能裁玻璃,还能装在钻头上钻凿坚硬的岩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10.两份质量相等的碳,一份与足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另一份与氧气反应全部生成一氧化碳,则前者与后者消耗氧气的质量比为
A.2:1
B.1:2
C.3:4
D.3:8
11.如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
C.木炭是使氧化铜还原为铜的物质,它具有氧化性
D.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
12.石墨烯是用机械剥离法从石墨中剥离出来的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是目前最薄、最坚硬、导电、导热性能最好的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石墨烯是一种金属材料
B.用机械剥离法制备石墨烯属于物理变化
C.石墨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
D.石墨烯可应用于制造新能源电池
13.一定量的木炭和氧化铜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右图,其中纵坐标Y表示
A.碳的质量
B.氧化铜的质量
C.二氧化碳的质量
D.固体中铜元素质量分数
14.已知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任何气体的体积和分子数成正比.在
1
体积空
气中混入
1
体积二氧化碳,在高温下跟足量的焦炭反应,假设氧气和二氧化碳都
转化为一氧化碳,则反应后气体中一氧化碳的体积百分含量约是(
)(注:
空气中
O2
体积分数为
20%)
A.33.3%
B.50%
C.67%
D.75%
二、填空题
15.碳和碳的化合物都是非常重要的物质。
(1)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碳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_。
(2)碳的单质有多种,具有下列结构的碳单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________(填序号)。
(3)上面三种碳的单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都是________。
16.右图是碳和氧化铜在—定条件下进行反应的实验装置,该反应需几分钟时间。
(1)最能说明这个反应发生开始的实验现象是
(2)写出有关的化学方式:
、
。
(3)该实验中制取的铜可能混有的杂质是
。
17.激光打印机是常见的办公用品,它所用墨粉的主要成分是极细的碳粉。
(1)碳粉不具有的性质是
(填序号)。
A.黑色
B.易溶于水
C.可燃性
D.常温下稳定
(2)将碳粉与氧化铜混合后加强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中碳表现出
(填“氧化”或“还原”)性。
18.写出下图煤炉里燃烧过程中发生放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_。
19.“雾霾”、“灰霾”、PM2.5已成电视新闻熟词,PM2.5是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1)大雾天气导致呼吸道病人增多,因为雾霾可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______(填字母序号)。
A
二氧化碳
B
一氧化碳
C
可吸入颗粒物
D
二氧化碳
(2)防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作用。
(3)请你提出一条防治空气污染的合理建议:______。
20.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K(第一)层_____个电子,______层4个电子,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自然界存在的碳单质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21.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存在很大差异的原因.
22.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为什么正放?
23.请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将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能重新鼓起。________
(2)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为什么物理性质有较大的区别?________
24.我国劳动人民早在五千年前就会使用木炭炼铜,在化学实验室里模拟炼铜,既可用传统的实验装置(见图甲),又可用改进的微型实验装置(见图乙)。化学兴趣小组采用图乙装置,开展以下探究活动。
(1)写出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
(2)判断木炭与氧化铜已经发生反应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用图乙装置与使用图甲装置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4)用甲装置进行实验,完毕后先停止加热,可能引起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应用题
25.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
(1)请要求填写出含碳元素的物质的化学式.
能使人中毒的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的分子结构和足球相似,有可能广泛运用于超导、催化、医学等领域;201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刑法修正案首次将醉驾列入犯罪行为.醉驾就是指人体摄入过多的________。
(2)木炭可用于冶炼金属,请写出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该反应体现木炭的________性.
(3)“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如图所示),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可恢复原状,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正确的是___(填字母序号)。
A.具有吸附性
B.可重复使用
C.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参考答案】
1.C
2.B
3.B
4.C
5.D
6.C
7.D
8.B
9.C
10.A
11.A
12.A
13.D
14.D
15.6
C
CO2(或二氧化碳)
16.澄清石灰水开始变浑浊;2CuO+C高温2Cu+CO2、CO2
+
Ca(OH)2
==
CaCO3∣+
H2O。
氧化铜(CuO)
〔或木炭(
C
)〕
17.(1)B
(2)C+2CuO2Cu+CO2↑
还原
18.C+O2
CO2
2C+O2
2CO
2CO+O2
2CO2
19.
吸附
工业废气经过处理达标后再排放(或大量植树造林等)
20.2
L(第二)
稳定
金刚石
石墨
21.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22.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要正放
23.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4.C+2CuO2Cu+CO2↑
CuO
黑色粉末中逐渐有红色固体产生,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操作简单(或其他合理答案)
液体倒流,引起试管炸裂
25.CO
C60
C2H5OH
还原
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