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全方位训练 第三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全方位训练 第三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9-10 10:40: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知识能力全练
知识点一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1.妈妈烘焙蛋糕时散发出阵阵香味,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
A.分子体积很小
B.分子间间隔很小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可以再分
2.登山运动员在登上海拔比较高的山峰时,将喝空的矿泉水瓶拧紧瓶盖,下山后瓶子变瘪,说明瓶内的气体分子(
)
A.个数减少
B.质量减小
C.间隔减小
D.体积减小
3.对下列现象或做法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分子在不断运动
B.液态水变成冰水分子间间隔消失
C.食物腐败分子发生了变化
D.氢气和液氢都可作燃料——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4.雪花被人们称为“冬之精灵”,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没有两片雪花的形状是完全相同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雪花形成的过程中,水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
B.雪花融化时,水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
C.不同雪花中,水分子化学性质不相同
D.不同雪花中,水分子数目都是巨大的
5.图3-1-2表示封闭在某容器中的少量液态水的微观示意图(该容器的活塞可以左右移动)。煮沸后,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
A.水分子本身变大
B.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C.水分子的数目增多
D.水分子受热都跑到容器的一端
6.如图3-1-3所示,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放在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
(1)用仪器A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则A的名称是____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口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的错误操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实验还说明,两种试剂中的________________(填“酚酞试液”或“浓氨水”)具有较强的挥发性。
7.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图3-1-4表示(〇表示汞原子,〇表示氧原子):
(1)由图3-1-4可知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为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质汞是由________构成的,氧气是由________构成的。
(3)你还能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
知识点二
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8.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区别是(  )
A.大小不同
B.在化学反应中能否再分
C.能否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D.能否直接构成物质
9.化学上称“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的依据是
A.原子的质量很小
B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C.原子的体积很小
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10.下列微观粒子示意图中(不同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能用来表示3个氧分子的是(
)
11.(2020独家原创试题)氨水极易挥发,能挥发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氨气是由氨分子(NH3)构成的物质,图3-1-5是氨分子的比例模型。
一个氨分子是由________种原子构成的,一个氨分子中含有________个原子。
12.如图3-1-6所示是氧化汞分解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请用给定的符号,在图中方框内补全相应数量的粒子模型。
(2)保持物质丙化学性质的粒子是____________
中考实战演练
13.(2020天津和平期中,8,★☆☆)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分子的数目变多
B.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C.切开成熟的菠萝蜜能闻到浓浓的香味——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6000氧气加压后可装入40L的钢瓶中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14.(2019河北宁晋东城实验学校第一次月考,9,★☆☆)下列是小樱从分子的角度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热胀冷缩——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
C.滴水成冰分子的大小改变
D.蜡炬成灰分子种类发生变化
中考能力提升训练
15.(2019吉林中考,3,★☆☆)下列有关分子、原子说法错误的是(
)
A.很小
B.不断运动
C.有间隔
D.不可分
16.(2018海南中考,10,★☆☆)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汞
B.氮气
C.氧化铜
D.金刚石
17.(2017广东广州中考,4,★☆☆)下列关于分子与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不同则性质不同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干冰升华时分子间的间距不变
18.(2019北京中考,19,★☆)用如图3-1-7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挤出浓盐酸(提示:盐酸使紫色石蕊变红)
(1)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核心素养全练
19.请你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以下现象。
如图3-1-8所示,用两支医用注射器,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末端注射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哪支容易推压?为什么?
20.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图3-1-9是某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丙中所示物质都是由________构成的(选填“分子”或“原子”);
(2)结合图示分析,该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________(用化学符号表示);
(3)用化学符号表示保持甲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________;
(4)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__(判断基本反应类型)。
21.某兴趣小组同学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实验: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溶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由实验Ⅰ得
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Ⅱ(如图3-1-10中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使实验结果准确可靠,该小组设计了实验Ⅲ(如图3-1-10中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
无必要?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部分:《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1.C
烘焙蛋糕时散发出阵阵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故选C
2.C
从山上到山下,气压会增大,气体分子间间隔变小,但分子的体积、数目和质量均不变。
3.B
液态水变成冰,体积膨胀,是因为水分子间间隔发生了变化,但没有消失。
4.D
在雪花形成的过程中,水分子始终在不断运动着,A错误;分子之间有间隔,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必然发生变化,B错误;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所以不同雪花中,水分子化学性质相同,C错误;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不同雪花中,水分子数目都是巨大的,故D正确。
5.B
从微观角度分析,液态水变成水蒸气时,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分子本身的体积、数目均没有变化。
6.【答案】(1)胶头滴管
(2)滤纸条上酚酞液滴由试管口到试管底逐渐变红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3)酚酞试液和浓氨水的位置滴反了浓氨水
【解析】实验时,脱脂棉上的浓氨水挥发出氨气,氨分子运动到滤纸条上使酚酞试液变红,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如果脱脂棉变成了红色,有可能是操作时将浓氨水滴到了滤纸条上,而将酚酞试液滴到了脱脂棉上;这一实验说明浓氨水具有较强的挥发性。
7.【答案】(1)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2)汞原子氧分子
(3)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变化(或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等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
结合微观示意图可以判断分子与原子的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子与原子的联系是分子由原子构成;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结合示意图还可以得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变化或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等。
8.B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能否再分,B正确。
9.D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的依据是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D正确
10.A
每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故A可表示3个氧分子;B、C表示的都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D表示原子。
11.【答案】2
4
【解析】由氨气的化学式可知,氨分子是由氮原子和氢原子两种原子构成的,一个氨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
12.【答案】(1)
(2)氧分子
【解析】(1)氧化汞分解生成汞和氧气,因此,方框内应填
(2)丙是氧气,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氧分子。
13.A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分子的数目没有变多,A错。
14.C
滴水成冰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分子本身的大小没有改变,故选C。
15.D
分子和原子都很小,都在不断运动,粒子间都有间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但原子也是由更小的微粒(电子、质子、中子)构成的,在一定条件下原子也可再分,故选D
16.B
属于金属单质,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氮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氮分子构成的;氧化铜是由铜离子和氧离子构成的;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
17.分子是保持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不同则性质不同,A正确;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会改变,B正确;微观粒子总在不断运动,正确;干冰升华属于物理变化,从微观角度看,分子间的间距发生了改变,D错误。
18.【答案】(1)湿润的紫色石蕊小纸花变红
(2)分子在不断运动
【解析】(1)用题图装置进行实验,挤出浓盐酸,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湿润的紫色石蕊小纸花中的水形成盐酸,盐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小纸花变红(2)该实验说明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
19.【答案】B;因为水中粒子间的间隔比较小,空气中粒子间的间隔比较大,所以空气比较容易被压缩。
【解析】本题考查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要求能从宏观现象手,基于证据进行分析推理,从而得出正确结论。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一般情况下气态物质的粒子之间的间隔比较大,而液态和固态物质的粒子之间的间隔比较小。所以气态物质较易被压缩,而液态和固态物质较难被压缩。
20.【答案】(1)分子
(2)H、O
(3)H2O2
(4)分解反应
【解析】本题考查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形成辨识记忆能力,能通过观察,辨识一定条件下物质的微观变化规律,找到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内在联系。甲是化学变化的开始状态,表示反应物,只有一种物质;乙是中间状态,表示原子;丙是结束状态,表示生成物,含有两种物质,且两者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是分解反应。
21.【答案】(1)酚酞溶液遇蒸馏水不变色,遇浓氨水变红
(2)溶液变红氨分子从烧杯A运动到烧杯B中溶于水使酚酞溶液变红
(3)无实验I、Ⅱ已做过对比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分子不断运动的实验探究题。解题时要注意实验间的联系。本题通过实验探究浓氨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进而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