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营养素是指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种物质
2、了解蛋白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自学指导1:
快速阅读课本P90第一自然段,1分钟后:
1、能记住六大营养素
六大营养素:1.
2.
3.
4.
5.
6.
自学指导2:
快速阅读课本P90-92页,4分钟后:
1、知道蛋白质的功能
2、知道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3、了解蛋白质的构成及消化;
4、血红蛋白的构成和作用;
5、什么是酶?酶的特点?
蛋白质:
1、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
2、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成年人每天约要摄取摄取
60g—70g蛋白质,才能满足需要,保证身体健康。
3、蛋白质
各种氨基酸:
①一部分被氧化,放出供人体活动的热量(18kg)。
②重新组成人体必需要的各种蛋白质,维持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组织更新。
4、蛋白质帮助人们完成呼吸作用。
5、人体内进行各种反应各种反应所需的催化剂→酶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瘦肉、鱼、牛奶、鸡蛋、大豆、花生
㈠血红蛋白→人体内氧气的传输者
1.血红蛋白中血红素的Fe2+与氧结合成为氧合血红蛋白随血液流到机体的各个组织器
官,放出氧气,供体内氧化用→人缺铁时会患“缺铁性贫血”病。
2.血红蛋白结合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携带到肺部呼出→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牢固结合,
使其丧失输氧功能,会使人因缺氧而中毒(吸烟、煤的不充分燃烧)。
㈡酶→一类重要的特殊的蛋白质,生命过程中的催化剂
1.酶的催化作用的特点:①专一性②高效性③多样性④条件温和
2.蛋白质的变质:
蛋白质受某些
物理因素(高温、紫外线、超声波、高电压)
化学因素(酸、碱、有机溶剂、重金属)
其结构会破坏,使其失去生物活性。
讨论:P91生活中哪里有
可能存在甲醛污染?应该如何避免?与同学交流。
当堂训练:
1、某洗衣粉不仅能去除汗渍,而且有较强的除血渍、奶渍等蛋白质污渍,这是因为在洗衣粉中加了(
)
A
.
碳酸钠
B
.
烧碱
C
.蛋白酶
D.
淀粉酶
2、人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可服用大量的(
)
A.食醋
B.食盐水
C.豆汁
D.肥皂水
3.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烟气中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
.一氧化碳
教学反思: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了解糖类、油脂、维生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2、了解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要性
自学指导1:
1、糖类物质的生理功能是怎样的?富含糖类物质的食物有哪些?
2、油脂的生理功能是怎样的?富含油脂的食物有哪些?
3、维生素的生理功能是怎样的?富含维生素物质的食物有哪些?
糖类:
1.作用:糖类是动植物所需要能量的重要来源。
2.富含糖类的食物:大米、面粉、玉米、土豆等主食中摄入的糖类物质是淀粉。
3.种类:
①淀粉【(C6H10O5)n】
淀粉
与水发生一系列反应→葡萄糖
②葡萄糖
C6H12O6
是一种有甜味的白色固体,经过肠壁吸收进入血液成为血糖,输送到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为人体组织提供营养,又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转变为淀粉储藏在肝脏和肌肉中。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经缓慢氧化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热量,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要。
C6H12O6+6O2
6CO2+6H2O
③蔗糖C12H22O11
白糖、冰糖、红糖
正常人每天要摄入一定量的淀粉等化合物,在血液中也要维持一定浓度的葡萄糖。如果摄入的这些化合物不够,就会造成血糖含量太低(低血糖),低血糖的人会出现乏力、疲倦、昏迷、休克等症状。因葡萄糖可不经过消化过程而直接为人体吸收,故体弱和血糖低的患者可利用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的方式来迅速补充营养。
注意:淀粉含量高的食物易发生霉变,其中因霉变产生的黄曲霉毒素毒性较大,可诱发肝癌。
㈡油脂
油脂
油(液态)
脂肪(固态)
作用:是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内的脂肪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
来源:菜籽油、花生油、肥肉等
㈢维生素
1.种类:20多种
2.特性:多数不能合成,需要从食物中摄取。
3.作用:在人体内需要量很少,但它们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
健康的作用。
4.来源:蔬菜和水果
5.缺乏症:
缺乏维生素A→夜盲症
缺乏维生素C→坏血病
缺乏维生素D→软骨病
当堂训练:
1、下列物质富含油脂的是(
)
A、猪油
B、白糖
C、大米
D、苹果
2、小明奶奶为他迎接中考制定了如下的食谱:米饭、红烧鸡、蛋汤、糖醋鱼、麻辣豆腐。为使营养均衡,你觉得最好还要补充(
)
A、牛肉
B、河虾
C、青菜
D、雪糕
3、大米和小麦中所含的营养成分最多的是(
)
A、蛋白质
B、油脂
C、糖类
D、维生素
4、下列各组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最丰富的是(
)
A.黄瓜、西红柿
B.鸡蛋、牛肉
C.米饭、大摸
D.苹果、梨子
教学反思:
水解
酶
酶
PAG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