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化学同步课时训练 1.3 走进化学实验室(练习版+答案版+演示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上化学同步课时训练 1.3 走进化学实验室(练习版+答案版+演示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9-09 15:24:45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2020秋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课时训练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第1课时 常用仪器 药品的取用


01
学霸笔记
接触
容器口
1~2mL
盖满试管底部
指定的容器内
广口瓶
药匙
镊子
横放
容器口
药匙
纸槽

向着手心
紧挨
放平
凹液
最低处
橡胶胶帽
用清水冲洗干净
伸入容器中
02
基础题
C
D
A
集气瓶
烧杯
胶头滴管
量筒
C
A
E
E、F
D
D
B
03
中档题
C
D
C
A
D
42.0
胶头滴管
大于
污染试剂
使人中毒
读数偏大
打破试管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第2课时 物质的加热 仪器的连接与洗涤


01
学霸笔记
燃着的
灯帽
湿抹布
干燥
1/3
底部
预热
外焰
对着他人或自己
用冷水冲洗
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试管刷
聚成水滴
成股流下
02
基础题
A
B
D
焰心
A
酒精灯火焰外焰的温度最高
C
玻璃管口用水湿润
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
将插入橡胶塞的导管一端用水湿润
将试管底部压破
03
中档题
D
A
B
A
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液体外流
小于
朝着手心
倒放
C
1/3
预热
试管刷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上化学同步课时训练
1.4单元小结(绪言、第一单元)
01  提玄钩要
02  易错、易混辨析
易错点1 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下列关于化学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C)
A.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不发生物理变化
B.物质有发光和放热的现象产生就一定是化学变化
C.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后就一定有其他物质产生
D.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2.(安顺中考)实验准备室里,实验仪器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下列表述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C)
A.试管:“干净吧!我身上一滴水都没有”
B.酒精灯:“帽子哪里去了?我的燃料越来越少了”
C.铁架台:“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了”
D.量筒:“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坏了”
易错点2 区分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
3.(青岛中考)下列对甲烷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B)
A.极难溶于水
B.具有可燃性
C.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的小
D.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易错点3 混淆物质的变化与物质的性质
4.按要求填写下列选项(填字母)。
A.酒精燃烧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D.氮气常用作保护气
E.胆矾研碎
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C_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B__,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E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A__,属于物质用途的是__D__。
易错点4 混淆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
5.点燃蜡烛,蜡烛燃烧时,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D)
A.石蜡先熔化
B.火焰分三层
C.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D.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易错点5 判断基本实验操作的正误
6.判断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倾倒液体__×__
(2)加热固体__×__
(3)添加酒精__×__
(4)读液体体积__×__
(5)熄灭酒精灯__×__
(6)取粉末状固体__√__
(7)滴加液体__×__
(8)加入固体__×__
  
(9)检查气密性__√__
  (10)闻气体气味__×__
03  核心素养提升
1.《中国诗词大会》正在中央电视台热播,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诗词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取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雾;另取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观察到烧杯内壁变模糊(石灰水变浑浊)。由以上现象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D)
A.蜡烛燃烧生成了水
B.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C.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D.蜡烛燃烧只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3.某学校因仪器不足,发动学生想办法,有一位同学想用图中所列的物品来替代化学实验仪器。如A可替代试管,你认为B可替代__导管__,C可替代__量筒__或__滴管__。
            
A.针剂瓶 
 B.饮料吸管  C.注射器
4.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回答有关问题。
央视3·15晚会曝光黄金行业乱象,所谓的千足金,很多都没达标,而是添加了另一种元素,叫做“铱”。铱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与金位置接近,它的密度与黄金非常相似,但它的价格是黄金的五到十分之一。有的厂家就把铱掺杂到黄金当中,做成首饰来卖给消费者。铱是银白色金属,硬而脆,密度为22.42
g/cm3,熔点2
410±40
℃,沸点4
130
℃。铱化学性质很稳定,是最耐腐蚀的金属,对酸的化学稳定性极高,常用于制作钢笔笔尖。汽车工业界,铱可用于制作高档次火花塞的放电极,其性能优于铜质火花塞。
(1)铱的物理性质:①__银白色金属__;②__硬而脆__;③__密度为22.42_g/cm3__:④__熔点2_410±40℃__;⑤__沸点4_130℃__。
(2)铱的化学性质:__很稳定__。
(3)铱的用途:①__制作钢笔笔尖__;②__制作高档次火花塞的放电极__。
5.从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可以通过实验等手段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等获得有价值的结论。请你参与下面的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在冬天门窗紧闭的正在上课的教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与操场上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有什么不同?
【提出猜想】小明认为:正在上课的教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应该比操场上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
【查阅资料】当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对人体产生有害的影响。
【实验探究】用排水法分别收集教室内和操场上的气体各一瓶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将__澄清石灰水__分别滴入盛有教室内的空气和操场上的空气的集气瓶中
教室内的空气瓶中__澄清石灰水变浑浊__;操场上的空气瓶中__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__
教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操场上空气中的__高__
【拓展应用】
(1)根据实验探究结果,你认为我们在教室里学习时应注意什么?__教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__。
(2)如需收集一瓶化学实验室的空气进行实验,写出你的操作方法:__将集气瓶装满水,进入化学实验室后将集气瓶内的水全部倒出,然后瓶口向上盖上毛玻璃片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上化学同步课时训练
1.4单元小结(绪言、第一单元)
01  提玄钩要
02  易错、易混辨析
易错点1 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下列关于化学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C)
A.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不发生物理变化
B.物质有发光和放热的现象产生就一定是化学变化
C.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后就一定有其他物质产生
D.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2.(安顺中考)实验准备室里,实验仪器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下列表述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C)
A.试管:“干净吧!我身上一滴水都没有”
B.酒精灯:“帽子哪里去了?我的燃料越来越少了”
C.铁架台:“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了”
D.量筒:“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坏了”
易错点2 区分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
3.(青岛中考)下列对甲烷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B)
A.极难溶于水
B.具有可燃性
C.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的小
D.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易错点3 混淆物质的变化与物质的性质
4.按要求填写下列选项(填字母)。
A.酒精燃烧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D.氮气常用作保护气
E.胆矾研碎
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C_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B__,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E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A__,属于物质用途的是__D__。
易错点4 混淆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
5.点燃蜡烛,蜡烛燃烧时,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D)
A.石蜡先熔化
B.火焰分三层
C.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D.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易错点5 判断基本实验操作的正误
6.判断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倾倒液体__×__
(2)加热固体__×__
(3)添加酒精__×__
(4)读液体体积__×__
(5)熄灭酒精灯__×__
(6)取粉末状固体__√__
(7)滴加液体__×__
(8)加入固体__×__
  
(9)检查气密性__√__
  (10)闻气体气味__×__
03  核心素养提升
1.《中国诗词大会》正在中央电视台热播,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诗词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取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雾;另取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观察到烧杯内壁变模糊(石灰水变浑浊)。由以上现象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D)
A.蜡烛燃烧生成了水
B.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C.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D.蜡烛燃烧只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3.某学校因仪器不足,发动学生想办法,有一位同学想用图中所列的物品来替代化学实验仪器。如A可替代试管,你认为B可替代__导管__,C可替代__量筒__或__滴管__。
            
A.针剂瓶 
 B.饮料吸管  C.注射器
4.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回答有关问题。
央视3·15晚会曝光黄金行业乱象,所谓的千足金,很多都没达标,而是添加了另一种元素,叫做“铱”。铱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与金位置接近,它的密度与黄金非常相似,但它的价格是黄金的五到十分之一。有的厂家就把铱掺杂到黄金当中,做成首饰来卖给消费者。铱是银白色金属,硬而脆,密度为22.42
g/cm3,熔点2
410±40
℃,沸点4
130
℃。铱化学性质很稳定,是最耐腐蚀的金属,对酸的化学稳定性极高,常用于制作钢笔笔尖。汽车工业界,铱可用于制作高档次火花塞的放电极,其性能优于铜质火花塞。
(1)铱的物理性质:①__银白色金属__;②__硬而脆__;③__密度为22.42_g/cm3__:④__熔点2_410±40℃__;⑤__沸点4_130℃__。
(2)铱的化学性质:__很稳定__。
(3)铱的用途:①__制作钢笔笔尖__;②__制作高档次火花塞的放电极__。
5.从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可以通过实验等手段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等获得有价值的结论。请你参与下面的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在冬天门窗紧闭的正在上课的教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与操场上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有什么不同?
【提出猜想】小明认为:正在上课的教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应该比操场上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
【查阅资料】当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对人体产生有害的影响。
【实验探究】用排水法分别收集教室内和操场上的气体各一瓶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将__澄清石灰水__分别滴入盛有教室内的空气和操场上的空气的集气瓶中
教室内的空气瓶中__澄清石灰水变浑浊__;操场上的空气瓶中__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__
教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操场上空气中的__高__
【拓展应用】
(1)根据实验探究结果,你认为我们在教室里学习时应注意什么?__教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__。
(2)如需收集一瓶化学实验室的空气进行实验,写出你的操作方法:__将集气瓶装满水,进入化学实验室后将集气瓶内的水全部倒出,然后瓶口向上盖上毛玻璃片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