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认识运动》教学设计
课题
认识运动
教师
课时
1课时
单位
设计理念
1.《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2.
步鲁纳的“发现式”教学模式与杜威的“从做中学”教学模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运动的普遍性,知道物质世界是一个运动的世界。2.了解物质世界常见的机械运动形式。3.初步了解分子、原子的组成,知道微观世界也存在运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回忆、联想生活中的大量运动,实验、观察图片、多媒体展示等,经历探究、认识不同形式物质运动的过程、知道亚久不同物体的运动要用不同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物质世界产生好奇,对物理学产生探索的欲望。2.认识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认识运动的普遍性,知道物质世界是一个运动的世界;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分子、原子的组成,知道微观世界也存在运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红墨水、玻璃瓶、水、香水
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新课讲授
【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播放飞机在空中飞行时,加油机为其加油的视频,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
发问设疑:此时,飞机是运动的吗?加油机在给飞机加油时,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呢?学生的回答可能有一下两种:(1)运动
;(2)静止。教师引导:首先肯定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为了更好地认识物体的运动,带着上述问题学习新课——《认识运动》知识点一
宏观物体的运动【合作探究1】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两幅图,这是老师相隔3秒连续拍摄的一组照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组内也可以讨论一下。照片中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你们的观点是否一样?观察和讨论。(限时30s)接下来,请学生说一说各自小组讨论的结果。
经过刚才的研究,我们知道两个小球是运动的。路面上的标识等是静止的。那么哪位同学能给大家解释一下,你是根据什么来进行判断小球是运动的呢?通过刚才的分析知道,我们是通过观察物体位置的变化与否,来判断这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接下来大家注意看老师,我现在有没有运动?(老师在讲台上来回走动)学生可能会答:运动的。紧接着问学生:你是怎么判断的呢?学生回答。继续发问:此时,你的同桌运动了吗?学生答。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呢?他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通过一步步的引导,引出机械运动的概念。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你还知道哪些物体在运动呢?多媒体展示多种物体的运动。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可见,运动在生活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知识点二
微观世界的运动刚刚同学们举的都是宏观物体的运动。那么微观世界中,物体是怎样的呢?庄子说过一段话:“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演示1
老师给大家举个例子。这有一瓶水,现在老师把瓶子里的水往这个杯子里倒一半,那现在瓶子里的水多了还是少了?第二天再倒剩下的一半的一半,比刚才多了还是少了?第三天再倒剩下水的一半,以此类推。所以,万世不竭什么意思啊?引导学生说出——永远倒不完,但是水却越来越少。但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家们发现,并不是万世不竭的。科学研究发现,一切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分子,组成的。比如说,这杯水一直倒下去,倒到只有一个水分子的时候,还能继续倒一半吗?如果把水分子掰开,它的性质就改变了。那这样一个个我们看不见的微观粒子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呢?
大家琢磨不定了,老师给大家举两个例子。演示2
喷香水,点一个坐在后面的学生,问是否闻到了什么味道?并发问:为什么老师在讲台前喷的香水,坐在后面的同学都闻到了呢?提问学生。学生可能会回答:构成香水的分子跑到了那里。教师引导总结:也就是说香水气体的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再比如,例举每天中午走道食堂楼下,就会闻到饭菜的味道。拉近学生对气体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认识。这是气体分子的运动。那么液体呢?演示3
在看一个小实验。准备一杯清水,在清水里滴一滴有色颜料,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并发问:下面的清水有没有颜色变化?清水为什么会变色呢?液体颜料的分子在不断运动。
刚刚举的例子有气体,也有液体,那么固体分子也是不断运动的吗?【合作探究2】对于固体分子的运动,老师讲一个小故事。从前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一块铁和一块铜,紧贴在一起,埋入地下,五年后,发现两块金属结合在一起了。铁里面有铜,铜里面有铁。听完这个故事,同学们有什么启示呢?学生答:铜、铁分子在不断运动。关于固体的老师再举一个例子,咱们东北的冬天,住在乡村的人们,经常入冬时会储存一些煤块,等到天暖了,煤块用完了,常常发现,墙根变黑了。这种现象是不是固体分子的运动呢?通过以上几个例子,我们知道:无论是固体分子、液体分子还是气体分子,他们都在不停地运动着。可见,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我们再回顾下这三个例子,这三个例子中有三个时间词,同学们能找出来吗?对比三个时间词,你会得到什么启发呢?学生回答:马上、过一会、五年后。固体分子运动最慢,气体最快。【自主学习1】可见,分子的运动的快慢不一样,也决定了物质的三种状态。接下来,请学生把书翻到21页,仔细观察一下图2-1-5,并阅读一下图下对应的三段文字。找学生说一下固体、液体、气体像什么?
固体
液体
气体进而引导总结: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没有流动性;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气体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具有流动性。【自主学习2】同学们,现在科学研究发现,分子还可以再分,如果再分的话,其化学性质就会发生改变。接下来,同学们自己默读一下课本,了解一下人们对微观物质世界的探索,并完成课件中的问题。(限时3分钟)通过阅读,可以知道,分子还可以再分,是?原子。原子还可以再分?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其中,电子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呢?运动,并且是高速运动。由卢瑟福的原子核式模型知道,原子核还可以再分,分成质子和中子。由此,引导学生了解物质世界的神秘,并认识到,科学的探究是举有无限可能的,且永无止境的。
视频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入新课。进而从生活走向物理。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可以让学生达到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教学目的。这部分总体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育思想,并突出教学重点。借助学生活动,促进其对物体机械运动的进一步认识。借助庄子的话,抛出问题,再以直观的视觉效果,证明瓶中的水并不是万世不竭的。进而将微观原因与宏观现象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达到了化抽象为具体的教学目的。通过这一现象,引发学生对分子运动的认识,真正的达到了变教为诱的教学目的。从而加深对分子运动的理解。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知其然,必知其所以然,进而顺利的攻克教学难点。通过讲授法,帮助学生明确固体、液体、气体分子运动的规律。类比学习的方法,更有利于学生接受和理解不同物质形态的分子运动的特点。这一环节对于学生来说,是知识上的补充和积累。有利于帮助学生丰富知识,体会先辈们一直为科学奋斗的精神。
反馈练习
PPT穿插六道典型题
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对照板书,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课后练习
教材后面的习题留作小组讨论,由组长将讨论结果反馈给教师,遇到问题共同解决。
利用课后习题对知识进行梳理同时解答部分疑点、难点
板书设计
按照教材流程进行板书设计,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而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宏观物体的运动
机械运动
认
电子
识
微观世界的运动分子原子
质子
运
原子核
动
中子
分子无规则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