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章第3节《汽化和液化》学案 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章第3节《汽化和液化》学案 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9-09 10:28: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汽化和液化
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液化的概念和气体液化的条件。
2.知道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降温和压缩体积。
3.认识电冰箱的工作原理;几种白气的认识。
【学习方法】实验法、讨论法
【学习课时】1课时
【学习过程】
一、课前导学
1.液化:物质从________变为________叫液化。
2.液化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3.液化的两种方式:________和________。
二、课堂导学
讨论分析:夏天,小草上的露水是怎么来的?从冰箱里拿出来的矿泉水瓶很快就“出汗”是怎么回事?得出液化的意义
1.液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液化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气体液化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冬天,从人体的鼻孔呼出的“白气”是____________________而成的。
例2.在在卫生间里洗过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一段时间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是(

A.先液化,后汽化
B.先汽化,后液化
C.只有液化
D.只有汽化
三、学生练习
1.有的同学在擦眼镜时先向眼镜“哈气”,使眼镜变得潮湿从而更容易擦干净,这个过程中水蒸气发生了__________现象,此现象是一个__________热过程。
2.有一种气体打火机,内装燃料是液态的丁烷,通常情况下,丁烷是气体,人们用__________方法将其变为液态的。
3.夏天,把一大块冰放在塑料袋中,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水,这是__________现象,塑料袋没有漏水,但是塑料袋外面却出现了一层水珠,这是__________现象。
4.夏天我们吃冰棒时,撕开冰棒包装纸,会发现冰棒冒“白气”,这是由于冰棒周围空气中水蒸气遇冷__________而形成的,据你的观察,冰棒冒的“白气”是向__________(填“上”或“下”)的。
5.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个“带把的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放入病人口腔内。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6.烧开水时,壶口要冒出“白气”,“白气”的构成是(

A.水蒸气
B.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
C.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D.小冰晶和小水珠的混合
7.下列所述的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一组是(

吃冰棒解热;烧开水时冒“白气”;夏天湿衣服晾干;冬天,戴眼睛的人从室外浸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出现一层雾
A.
B.
C.
D.
8.对锅加热,里面的水持续沸腾时,水面上的“白气”并不明显;如突然止火,水面上很快出现很多“白气”,这是因为(

A.沸腾时水不蒸发
B.沸腾时水面上的蒸气高于100℃
C.止火后水分开始大量蒸发
D.止火后水面上的温度低于100℃;大量水蒸气液化为小水滴形成“白气”
9.被100℃的水蒸气烫伤往往比被100℃的开水烫伤严重,这是因为(

A.开水的温度比水蒸气的温度低
B.水蒸气液化时放出大量的热
C.开水不易散热
D.水蒸气散热快。
10.关欣小组的同学们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对水加热了很长时间后水才沸腾;他们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
3
4
5
6
7
8
9
10
水温/℃
……
94
95
96
97
98
99
99
99
(1)从数据上看,本次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温度为_____℃;
(2)请你根据记录数据,在图中画出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
(3)实验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