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九年级物理10.2《内能》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九年级物理10.2《内能》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9-09 14:36: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10.2《内能》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
2、物体由于______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物体的_____和_____。
1、一个物体能对外做功,这个物体具有_____。  
一个物体_________越多,说明这个物体的能量越大。
速度
质量
运动
能做的功
6、质量相等的小鸟,以相等的速度飞行在不同的高度,则它们的动能
,势能_

(“相等”或“不等”)
相等
不等
5、动能和势能的和称为________。单位是

机械能
3、物体由于
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决定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物体的_____和_________。
4、物体由于
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决定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
被举高
位置高低
质量
发生形变
弹性形变的大小

一、课前复习
7、正在喷洒农药的飞机,在空中某一高度匀速飞行,则动能
,原因是
重力势能
原因是
机械能总量

8.在研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碰到同一木块上.
(1)实验的目的是研究钢球动能的大小与
的关系;
(2)实验中控制
相同,研究

的关系,得到的结论是

(3)
假如探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应该让质量______(相同、不同)的钢球从_______(相同、不同)高度滚下,得到的结论是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2.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观看课件,了解分子运动
一、物质结构的基本图像
1.扩散现象:两种不同的物质可以自发的进入对方。
2.扩散现象说明:
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间存在间隙。
一、扩散现象
2.“八月桂花香”是什么现象?
3.生活中扩散现象的例子。
1.
1升酒精和1升水混合是2升吗?为什么?
快速抢答
1.分子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分子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分子动能。与温度有关
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分子引力

分子斥力
二、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征
1.
分子间由于存在相互作用力而具有的能,叫分子势能。
2.
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影响内能的因素
三、内能
3.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4.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四.
改变内能的方法
改变内能的方法方法1.做功
内能与机械能间的转化

实质:
利用做功改变内能的三个重点实验:
实验一【压缩空气引火实验】
现象:看到棉花燃烧起来了,
原因:这是因为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燃点使棉花燃烧。
能的转化: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空气的内能
实验结论: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大。
实验二【气体膨胀做功实验】
现象:
水蒸气把塞子冲开,试管口出现一团白气
原因:水蒸气膨胀对塞子做功,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水蒸气自身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液化成小水滴,所以看见一团白气。
能的转化:

酒精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内能。
②水蒸气把塞子冲开时,
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
实验结论:物体对外做功,物体本身的内能会减小。
实验三【气体膨胀做功实验】

象1:筒壁发热;

因:拉动绳子摩擦筒壁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现象2:塞子被弹起;

因:筒内气体膨胀对活塞做功将气体的内能转化塞子的机械能。
现象3:筒口出现白雾;

因:气体膨胀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液化成小液滴。
实验说明了:物体对外做功,本身的内能会减小。
改变物体的内能方法二:
热传递。

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

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
两个物体温度相同时,不发生热传递
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

热传递过程中,被传递了的能量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3、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法在改变内能上是等效的,
做功实质上是能的转化,热传递实质上是能的转移。
4、温度、内能和热量的关系:
一个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但温度不一定升高。
5、一个物体内能增大了,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也可能是发生热传递时吸收了热量。
一个锯条的温度升高了,采用什么办法?
想一想:此实验的现象
发生的物理过程。
4、关于温度.热量.内能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B.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热量多.
C.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大.
D.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