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9-09 19:03: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不同。
3.能分析一些常见的声现象。
二、重点难点
重点: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过程的探究。
难点:探究的实验;声现象的分析、解释。
三、课前预习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停止,发声也

2.声音的传播需要
,声音可以在固体、

中传播,但真空
传声。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
。不同介质中的声速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m/s。当温度不同时,声音在同一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也发生变化。不同频率的声音在同一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4.回声是声音的
现象,对着山崖、高墙喊话,声音会被山崖、墙壁反射回来,再传入耳朵,就听到了回声。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s以上,人耳就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
m。
四、自主学习
(一)声音的产生
问题
学法指导
活动1:通过观看和收听生活和自然界的一些常见的声音,思考各是什么物体在发声?
;他们具有什么共同特征?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猜想:
。活动2:怎样利用教室有的器材,让它们发出声音,比比看,谁的方法多,谁的发声方法更有创意?你是如何让物体发声的?
;你触摸发声的物体时,有什么感觉?
;结论:发生的物体在
。活动3:叫学生分析讨论一下自然中的一些常见的现象和乐器的发声原理,探究声音的产生原因。(1)摸着自己的声带,说一句话。体会手上的感觉,说出感受。(2)击鼓。鼓面在振动吗?如果在振动,你如何证明,能否让看的人感受到它的振动?说出你的方法。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分析总结出声音产生的原因,并总结出声音的产生,和声源的概念。引导学习转换法的思想
(二)声音的传播
问题
学法指导
提出问题:老师讲课声是怎样传到耳朵的?活动1: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桌子一端,另一个同学轻敲桌子另一端,能听到声音吗?结论:
。活动2:在一个玻璃缸内盛有水,手拿两块石头在水中撞击,在外面也能听到撞击声。结论:


都能传播声音,他们都是能够传声的介质。议一议:声怎样向外传播的?声音向外传播时以
的形式传播(与水波相似)。活动3:真空也能传播声音吗?让学生观看真空罩实验的录像。结论:
。小组交流: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如何进行交流呢?

引导学生知道声音的传播三种介质都可以
(三)声速
问题
学法指导
看一看:阅读课本“声速”中的内容,回答下面问题:①声传播的快慢用
描述,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②声速大小跟
有关,还跟
有关,一般情况下,
中的声速最大(填“固体”、“液体”、“气体”)③同种介质中,温度升高,声速变
(填“大”、“小”)
声音在三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记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明白声速跟哪些因素有关?
五、自主小结
1.节课我们学习了声现象,通过探究,我们知道了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停止,其发声也就停止。
2.声音靠
传播的,


都是能传播声音的介质,由于
中什么都没有,所以它不能传声。
3.声音在空气中(15℃)的传播速度为
;声音在气体中的速度小于
中的速度,更小于
中的速度。
1.请同学们在下面总结一下本节课所学知识内容的结构。
2.在本课学习中运用什么学习方法?
六、随堂检测
1.如图所示,将一把金属叉子拴在一根约lm长的线的中间把线的两端分别缠绕在双手的食指上,缠绕多圈,插入耳朵。然后让叉子撞到坚硬的物体上,等它垂下把线拉直时,你就可以听到敲钟似的响声。通过撞击,金属叉子
,声音主要通过
传递到人耳。
2.“掩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
,又没有阻止声音的
,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
3.2010年南非世界杯足球赛场上,南非球迷有一种喇叭能发出高达130分贝的声音,相当于喷气式飞机发出的声音强度,很多球迷到现场观看比赛时都配备了耳塞,这是为了防止
进入人耳;这种喇叭能发出声音是由于喇叭内空气柱
产生的。
4.2012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山西绛州鼓乐团表演的《鼓韵龙腾》气势磅礴。下面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鼓乐声主要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鼓乐声主要是由鼓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C.鼓乐声是经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D.由于设计师对剧场的混响时间的合理设计,才会使现场观众感觉鼓声的气势磅礴
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真空不能传声
B.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C.声音在固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
D.喇叭发音时,放在纸盆上的纸屑在上下跳动,说明振动发声
6.在敲响大古钟时,有的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原因是(

A.一定是大钟的回声
B.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
C.是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
D.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7.吹笛子发声的主要是(

A.笛子本身(竹管)振动发声
B.笛子中空部分的空气柱振动发声
C.演员的嘴唇振动发出的声音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8.小孩用嘴巴把一个气球吹大,由于小孩用力太大,气球被吹破了,发出“嘭”的响声,这响声是由于(

A.球皮被吹大时,振动发出的声音
B.吹气时,球内空气振动发出响声
C.破裂时球皮振动发出的响声
D.球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响声
随堂检测答案:
1.振动
固体
2.产生
传播
3.噪声
振动
4.B
5.C
6.B
7.B
8.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