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一节是在学生学习了内能的基础上,讲述热机的工作原理。热机是生产、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动力设备。学习本节,不仅使学生了解热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而且使学生切实体会到热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了解物理知识对人类经济技术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2.知道热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知道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过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了解可以利用内能来做功;2.利用视频动画讲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3.汽油机和柴油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阅读“科学世界现代汽车”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重点难点
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及能量的转化过程。
教学方法
讨论法、观察对比法
使用器材
铁架台、试管、胶塞、酒精灯、水、汽油机与柴油机实物模型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入新课
◆探究活动1:塞子的机械能从哪里来?请同学们观察实验现象,并试分析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1.试管内装些水,用酒精灯加热,会看到什么现象?
2.若用橡皮塞塞住试管口,再继续给水加热,又会看到什么现象?
分析实验过程中的能量转化:燃料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为水和水蒸气的内能;水蒸气又通过对木塞做功,把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木塞的机械能。
学生观察实验观察、思考、交流
从学生熟知的实验入手来分析现象中存在的能量转化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使学生有亲切感,乐于探究。
二、探究新知
一、内能的利用
1.利用内能做功
二、热机
1.热机:利用内能做功的机械。2.从能量角度——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探究活动2:生活中你见过什么热机?这些热机有哪些特点?
3.热机的分类:
外燃机:如蒸汽机内燃机:如汽油机、柴油机、喷气式发动机三、内燃机:常见内燃机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
汽油机
柴油机1.汽油机:A.构造图:B.工作过程
(?E:\\杭春玉\\学科\\物理\\九上\\word\\第十四章
二改\\内燃机.wmv?)吸气冲程
压缩冲程
做功冲程
排气冲程2.柴油机:结构图:
学生观察、交流、回答学生思考、归纳、总结学生思考、归纳、总结学生思考、归纳、总结学生思考、归纳、总结学生观察、思考学生观察、思考学生思考、归纳、总结
通过教师的问题设置,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图片,将学生生活经历的、熟知的场景跟物理知识有机的结合。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教师通过模型让学生了解汽油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教师通过模型让学生了解柴油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对比。
三、巩固练习
1.如图所示是汽油机工作循环中的某一冲程,这个冲程是(
)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2.一个工作循环由
个冲程组成,曲轴和飞轮转
周,对外做
次功,只有
冲程是燃气对外做功,其他三个冲程是辅助冲程,要靠安装在曲轴上的飞轮的惯性来完成。启动时,都是靠
先使飞轮和曲轴转动起来。3.四个冲程中哪些冲程发生了怎样的能量转化?4.
冲程使机器获得动力?
冲程排出了汽车的尾气?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指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课堂小结
一、基本知识1.内能的利用:做功和热传递
2.热机及其分类
3.内燃机: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二、基本技能会正确查阅资料。基本方法:观察法、对比法
思考、回答、交流
学生通过课堂小结,使知识更具系统性。
五、知识延展
思考题: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优缺点对比。
思考、练习
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思考。
六、布置作业
教材:P21
动手动脑学物理1~4
板书设计
热机一、内能的利用:做功和热传递
二、热机1.热机——利用内能做功的机械。2.从能量角度——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3.热机的分类:
外燃机:如蒸汽机
内燃机:汽油机、柴油机三、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蒸汽机车
蒸汽机车
喷气发动机
火电站的汽轮机
PAGE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