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2课 亭子 浙美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2课 亭子 浙美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9-09 07:51: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亭子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各类亭子的造型特点和建筑特色,并认识中国的名亭。
2.用写生线描的方法画出家乡的亭子,提高造型表现能力。
3.在画亭子的过程中激发对传统建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写生线描的方法画出亭子。
难点:线描线条疏密、结构等的处理。
设计环节
一、谜语导人。
(1)师:同学们,在进入我们今天的新课前,我们来玩一个谜语游戏
顶上四面尖尖角
又像伞来中间凸
底下空空四只脚
遮风挡雨全靠它
生:亭子
(2)师:你们都见过亭子吗?在哪里看见的?能不能大概描述一下你所见过的亭子的样子?
(3)师:老师来为大家总结一下,亭子是人们休息的地方,亭子常设于山间、水际、路旁、林中,大多四周敞开,与自然融为一体。特别是在中国园林中,亭子是最常见的景观,可以说是“无园不亭”、“无亭不园”。今天,就让老师带你们一起去领略亭子的文化,感受它特有的艺术魅力。

二、欣赏名亭。
(1)师:亭子初建始于汉代。其目的是为了休息、避雨,每隔五里或十里地便建一个亭子。
五里为短亭,十里为长亭。在建筑上则比较简单,四根柱子之上盖一个顶,下面置围栏,围栏上装有条板供人们小坐。亭子或小巧玲珑,或古朴壮观,千姿百态。今天老师把我们中国的四大名亭搬到了我们的课堂里,下面就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中国古代的四大名亭。
(醉翁亭、陶然亭、爱晚亭、湖心亭)
(2)小结:亭子本是一种有顶尤墙的建筑物,自古以来,凡有些名气的亭子多与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而“四大名亭”无一不具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
三、结构探究。
(1)教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亭子都有哪些基本结构呢?(动画呈现亭子的三大部分:亭檐、柱子、基座)
生:亭檐、柱子、基座
(2)教师:它们又有哪些自己独特的造型特点呢?(发现细节的美)
小结:亭子的造型多种多样,常见的亭柱有三柱、四柱、六柱等;亭檐有飞檐、翘脚等;有的亭子还有栏杆、凳子、台阶等。看,还有很多造型不同的亭子。
四、平面图。
(1)教师:现在老师请大家闭上眼睛来设想一下,如果我们变成了一只小鸟,从空中俯瞰这些亭子,我发现了好多规则的几何图形,有方的,有圆的,有五角、六角、八角、梅花、扇形,各种各样。好,现在请大家睁开眼睛,好好看看,这个亭子的平面是什么几何图形?
(2)教师:虽然从平面看都是规则的几何图形,但在经过透视后它们又发生了变化。
五、教师示范。
(1)教师:这么美丽且有文化的亭子,老师真想来画一画!你们觉得应该先画什么?
教师边示范边解说:我们先勾画轮廓,注意抓住亭子的造型特征(可以从上往下,也可以从亭尖到基座),大轮廓画好后,再来勾勒细节,如里面的瓦片。我们可以用线条的粗细、疏密、方向、形状的变化来表现不同物体的质感、肌理和色彩。当画面层次不清、拥挤不堪时,可以适当地进行点或黑白处理,点要点得随意,涂黑要均匀。

六、学生创作。
(1)教师:欣赏了那么多亭子,你们想画一座怎样的亭子呢?
(2)作业要求:用线描的方法,你可以对四大名亭进行写生,也可以画画自己印象中家乡的亭子。
七、结束。
(1)小结:亭子,或小巧玲珑,或古朴壮观,千姿百态。在亭子里,或倚栏凝视,或站立眺望,远近的景致尽收眼底,诚如古人云:“江山无限景,都聚一亭中。”(作业展示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