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欣赏 评述”教学领域。《清明上河图》作为中国传世名画之一,是一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古代城市生活画卷。北宋画家张择端用画笔生动地记录了中国12世纪北宋都城汴京的生活面貌,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整幅画作长达528厘米,大致分为汴京郊外春光、汴河两岸成绩和城内街市三个部分。在北宋哲学、美学的“格物致知”的引领下,本课重点解读城内街市的人物部分,了解作品内容和解构核心画面,试图和学生一起体会了解美术创作的构图形式。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于欣赏课并不陌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认知都有一定的水平,对古代城乡生活面貌充满好奇,但是《清明上河图》内容繁多,散点式的构图往往让学生不知从何看起,通过老师的引导,单从人物这项进行分析,点到面的欣赏方式让学生从中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散点式的构图也是有内在关联的。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欣赏、讨论,初步了解古代人物的生活面貌。
2.通过人物的分析比较,学会理解作品的构图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3.感受中国画中散点构图的魅力,以及画家技艺高超的绘画功底。
四、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会观察画卷中的人物构图形式
2.教学难点:对画面繁而不乱的理解
五、课前准备
(学生)记号笔
(教师)课件、长卷复制品、画卷部分打印稿
六、教学过程
1.猜一猜,激趣导入
(1)师:今天老师请了一位朋友来到现场,猜猜他是谁?你觉得他在干什么?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引导学生从服装和神态分析出人物身份
(2)师:请你用同样的方法再来猜猜这两位是谁?对比分析不同身份,画家是如何用线条来表现的不同
官员——细长、柔软 轿夫——粗短、繁复
(3)出示课题:清明上河图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已经在课文中学习了《清明上河图》,大致能知道里面的基本内容,但是对于人物形象分析还不够清楚,所以我在开课前设计这个猜一猜的环节,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了解作者的绘画技法。
2、初步欣赏
(1)师:这几位古代人物都是来自于《清明上河图》的第三部分城内街市,老师已经把这部分的内容放在你们的面前,小组合作,找出他们在哪里?
(2)师:原来他们并不孤单,是一个整体。你还能找到哪些这样的整体?
(3)PPT展示画面,学生上来圈一圈整体
师根据学生找的整体,选择个别内容分析内容和绘画技法。
(4)师:这些整体都是平均分布在画面中的吗?板书:疏密有致。
(5)师:这么多大大小小的整体疏密有致的在画面中,你能感受到当时热闹的气氛吗?其实在这个画面中不单单有热闹,也有几个安静思考的人,你能找到在哪里吗?
思考:画家为什么会这么表现?板书:动静对比
(6)小结:画家用疏密有致和动静对比这样的方法,把画的栩栩如生的八百多人合理的布局在画面中,使画面富有节奏感,这充分说明了画家对生活的热爱,对生活的积累非常丰富,创作的技巧也非常娴熟。板书:节奏变化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找整体关系,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在画面布局上的人物疏密聚散,动静对比,在找的过程中分析画家绘画技法,让学生体会到画家高超的绘画技艺。
3、深入探究
(1)师:画家画了大量各式各样的人物,并且对人物的动作和神情刻画的非常生动逼真,这充分说明了画家对生活的热爱,对生活的积累非常丰富,创作的技巧也非常娴熟。你猜猜看这个画面里面有多少人?你觉得乱不乱?
(2)师:画家用了一种特殊的方法把这些一个个单独的整齐串联了起来,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到底是什么吧!师示范,他在看什么?
出示画卷,小组合作找出人物视线图,派学生代表上台画一画。
(3)小结:原来画家仅仅用了眼神就把各个大小不同的整体联系了起来,使小整体成立一个大整体,真正做到了繁而不乱。板书:繁而不乱
设计意图:由单个变成小整体,再由把小整体变成大整体,一步一步的深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理解这幅画的整体框架,了解《清明上河图》真正的内结构。
4、欣赏全图
师:单单第三部分就已经这么有意思了,你们想不想看一看《清明上河图》的全貌。视频欣赏,师一边欣赏一边介绍:疏林薄雾,遮掩着几家茅舍。两个脚夫赶着驴向城市走来。一片柳树,枝头刚刚泛出嫩绿,令人感觉虽是春寒料峭,却已春回大地。
渐渐的行人变多了,出现了一条汴河,汴河上船只有的靠岸停泊,有的紧张卸货。一只大船正准备过桥,横跨汴河的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木质拱桥,桥上的人伸头以来,期盼大船顺利通过。
再往前走出现了商铺,有茶坊,酒肆,肉脯等等,各行各业,应有尽有。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有的是叫卖的店家,有的是骑马的官吏,男女老幼,士农工商无所不有。
5、总结拓展
(1)小结:我们都知道艺术虽然高于生活但是也源自生活,要完成这么宏大的场景,必须要有大量的素材,这里有画家长期生活经验的感受和沉淀,也有真实场景的实物写生以至于在一千年后的今天我们看清明上河图场景还是非常真实、生动、鲜活,没有违和感,这也是清明上河图成为不朽之作的奥秘所在。
(2)师:今天我们重点学习了清明上河图卷尾城区部分的人物,下次有机会我们再一起探讨建筑。
1789430185420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
板书设计
1380490512445繁而不乱
繁而不乱
26466801064895动静对比
动静对比
2646680464185疏密有致
疏密有致
26466801655445节奏变化
节奏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