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教材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
1、抄写下面的句子,力求正确、工整、美观。(2分)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2分)
A.
酝酿(niàng)
澄清(chéng)
黄晕(yùn)
梦寐(mèi)
B.
济南(j?)
看护(kàn)
萧瑟(sè)
枯涸(hé)
C.
贮蓄(chù)
栀子(zhī)
肥硕(shuò)
响晴(xi?ng)
D.
发髻(jì)
唱和(hè)
栖息(xī)
竦峙(zhì)
3、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
矫健
敏捷
追逐
烘托
B.
郞润
攀附
安适
廖阔
B.
绿萍
澄清
幽径
玄奥
C.
清澈
凝神
肥硕
澹澹
4、对下列句子的观察、描写角度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触觉)
B.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视觉)
C.
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嗅觉)
D.
田野上几乎总是金色的太阳。(视觉)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
的喉咙,唱出
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
地响着。
嘹亮
婉转
清脆
B.
清脆
婉转
嘹亮
C.
清脆
嘹亮
婉转
D.
婉转
清脆
嘹亮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
小明今天没来上学,班长估计他肯定是生病了。
B.
观众听完他美妙的歌声和优美的舞姿,都被深深折服了。
C.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D.宋小宝夸张而诙谐的表演让观众们忍俊不禁。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
《春》通过盼春、绘春、赞春,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追求未来、积极进取的态度。
B.
《济南的冬天》抓住了冬天温晴的特点,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C.
《雨的四季》中表达了对四季的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D.
《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元曲中调,作者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孤寂愁苦之情。
8、按照要求用原句填空。(5分)
(1)海日生残夜,
。
(2)
,闻道龙标过五溪。
(3)《天净沙·秋思》画龙点睛地将景中之意表达出来的诗句是:
,
。
(4)《观沧海》中展现大海宏伟气魄和诗人博大胸怀的诗句是
,
;
,
。
(5)《春》文末赞美春天“新”的特点的句子是
。
9、学完本单元后,七(2)班的同学开展了以“感受自然”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任务。
(1)请结合活动主题,用简练的语言拟一条宣传标语。(2分)
示例:
(2)现在请你来负责这次活动,请你拟写一个开展“感受自然”活动的方案。(4分)
活动主题:
活动目的:
活动方式(最少两项):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
观沧海(10分)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志哉,歌以咏志。
10、本诗以“
”字统领全篇,先写
景,再写
景物,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
。(4分)
11、诗中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
”写的是动景;“
”写的是静景。动静结合,既显示了大海的辽阔,也展现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势。(3分)
12、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理解。(3分)
(二)
秋的气味
林海音
①秋天来了,很自然地想起那个地方──西单牌楼。
②无论从哪个方向来,到了西单牌楼,秋天,黄昏,先闻见的是街上的气味。炒栗子的香味弥漫在繁盛的行人群中,赶快朝向那熟悉的地方看去,和兰号的伙计正在门前炒栗子。和兰号是卖西点的,炒栗子也并不出名,但是因为它在街的转角上,最是扎眼,就不由得就进去买。
③来一斤吧!热栗子刚炒出来,要等一等,倒在箩中筛去裹糖汁的沙子。在等待称包的时候,另有一种清香的味儿从身边飘过,原来眼前街角摆的几个水果摊子上,枣、葡萄、海棠、柿子、梨、石榴……全都上市了。香味多半是梨和葡萄散发出来的。沙营的葡萄,黄而透明,一撅两截,水都不流,所以有“冰糖包”的外号。京白梨,细而嫩,一点儿渣儿都没有。“鸭儿广”柔软得赛豆腐。枣是最普通的水果,郎家园是最出名的产地,于是无枣不郎家园了。老虎眼,葫芦枣,酸枣,各有各的形状和味道。“喝了蜜的柿子”要等到冬季,秋天上市的是青皮的脆柿子,脆柿子要高桩儿的才更甜。海棠红着半个脸,石榴笑得露出一排粉红色的牙齿。这些都是秋之果。
④抱着一包热栗子和一些水果,从西单向宣武门走去,想着回到家里在窗前的方桌上,就着暮色中的一点光亮,家人围坐着剥食这些好吃的东西的快乐,脚步不由得加快了。身后响起了铛铛的电车声,五路车快到宣武门的终点了。过了绒线胡同,空气中又传来了烤肉的香味,是安儿胡同口儿上,那间低矮窄狭的“烤肉宛”上人了。
⑤门前挂着清真的记号,他们是北平许多著名的回教馆中的一个,秋天开始,北平就是回教馆子的天下了。矮而胖的老五,在案子上切牛羊肉,他的哥哥老大,在门口招呼座儿。他的两个身体健康、眼睛明亮,充分表现出回教青年精神的儿子,在一旁帮着和学习着剔肉和切肉的技术。炙子上烟雾弥漫,使原来就不明的灯更暗了些,但是在这间低矮、烟雾的小屋里,却另有一股温暖而亲切的感觉,使人很想进去,站在炙子边举起那两根大筷子。
⑥老五是公平的,所以给人格外亲切的感觉。它原来只是一间包子铺,供给附近居民和路过的劳动者一些羊肉包子。渐渐地,烤肉出了名,但它并不因此改变对主顾的态度。比如说,他们只有两个炙子,总共也不过能围上一二十人,但是一到黄昏,一批批的客人来了,坐也没地方坐,一时也轮不上吃,老五会告诉客人,再等二十几位,或者三十几位,那么客人就会到西单牌楼去绕个弯儿,再回来就差不多了。没有登记簿,他们却是丝毫不差地记住了先来后到的次序。没有争先,不可能插队,一切听老五的安排,他并没有因为来客是坐汽车的或是拉洋车的,而有什么区别,这就是他的公平和亲切。
⑦一边手里切肉一边嘴里算账,是老五的本事,也是艺术。一碗肉,一碟葱,一条黄瓜,他都一一唱着钱数加上去,没有虚报,价钱公道。在那里,房子虽然狭小,却吃得舒服。老五的笑容并不多,但他给你的是诚朴的感觉,在那儿不会有吃得惹气这种事发生。
⑧秋天在北方的故都,足以代表季节变换的气味的,就是牛羊肉的膻和炒栗子的香了!
13、秋的味道在文中具体指哪些味道?(3分)
14、赏析画线句的表达效果。(从语言运用的角度,4分)
海棠红着半个脸,石榴笑得露出一排粉红色的牙齿。
15、老五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具体分析。(6分)
16、有人认为文章标题是“秋的味道”,而⑤至⑦
段的文字却与此关系不大,应该删去,你同意这个说法吗?(3分)
17、在你的家乡,秋天的味道是怎样的?请描写出来。(50字以内,4分)
(三)
活的句号
一块块坚实细密的树脂,清冽、澄亮、剔透,看上去有着朝露般的清新,却又不可思议地浸染着长达四千万年的历史沧桑。
才一趋近,我便强烈地感受到生命的骚动。
树脂里,斑斓的蝴蝶展翅飞舞、多情的蜈蚣匍匐而行、绚烂的甲虫孤芳自赏、勤快的蚂蚁掘洞储粮、跋扈的蚊子张牙舞爪,还有,数十只微小的飞虫集体郊游……
这些朝气蓬勃、神采飞扬的生命,在电光石火间,被一滴由远古松杉淌下来的树脂凝住了,好像被巫婆点化了一般,无端端地成了一个“活的句号”,失去了飞舞与爬行的自由,住进了一幢幢金碧辉煌的“宫殿”里,永永远远释放无期。
在透亮如水晶的树脂里,我仿佛看到蝴蝶的翅膀在颤动、蜈蚣的脚们在蠕动、甲虫的身子在扭动……啊啊啊,那么真实,又那么虚幻;那么诡谲,又那么瑰丽;那么悲惨,又那么浪漫!
那天,来到了立陶宛西岸的城市帕兰加,一放下行李,便兴冲冲地赶往颇具盛名的琥珀博物馆。
琥珀成形的过程异常复杂,远在几千万年前,远古松杉滴下的树脂被泥掩土埋,经过长长长长岁月的演变,才慢慢慢慢地形成了这种璀璨如钻的树脂化石。立陶宛及波罗的海沿岸诸国盛产琥珀,是因为远古地质变迁而导致欧洲北部大片森林土地没入海底,琥珀也因此成了当地取之不尽的海底“宝藏”了。
琥珀的确美得石破天惊,立陶宛人的想象力也就理所当然地长出了翅膀,各种有关琥珀的传说、寓言、神话,在坊间如水般流来流去。其中最脍炙人口的,是一则与爱情有关的故事。传说海洋里有个美丽绝伦的女神,发狂地爱上了一个魁梧壮硕的渔夫,爱得如痴如醉,不顾众神的反对,和他共赋同居。此举大大地触怒了海神,他发狠地施展法力,一举摧毁了女神的宫殿。雕梁画栋轰然坍塌,瞬间化成了万万千千晶莹的瓦砾。每当风吹浪掀的时候,这些好似泪珠一般的“瓦砾”,便会忧伤地浮上海面,幽幽地倾诉那个不老的爱情故事……
这些晶光灿烂的“瓦砾”,被手艺精湛的立陶宛人化为耳环、戒指、项链、手镯、胸针、首饰盒、袖扣、笔插、香烟匣等等,此外,也有艺匠将琥珀打造为精美的工艺品和摆设品。
走在街上,出售琥珀商品的摊子和商店比比皆是。
琥珀根据出产地可以粗分为海珀和矿珀两种;而根据品质,又可细分为多种,包括:石珀、水珀、虫珀、花珀、金珀、蜡珀等等,其中以含有完整昆虫和稀有植物者最为稀罕。品种迥异,价格当然也就有霄壤之别了。
琥珀,还有医疗的效用呢!
有位立陶宛人告诉我,琥珀能清肠排毒,她祖母将琥珀碎粒浸在热水里,天天饮用,现在年过九旬,依然耳聪目明,健步如飞哪!她还说,琥珀有消炎作用,把琥珀磨成粉末,撒在伤口上,很快痊愈。
相信琥珀可以“安五脏、定魂魄、去鬼邪”,所以,立陶宛人喝琥珀、戴琥珀、摆琥珀,生活被琥珀点缀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
在帕兰加琥珀博物馆里,我痴痴地看着那一只只被禁锢在松脂里的昆虫,心中暗忖,它们在最旺盛最美丽最快乐的一瞬间,生命宛如电影镜头般被“定格”了、冻结了,到底是幸,还是不幸呢?倘若有一天,树脂不可思议地融掉了,四千万年前的昆虫自琥珀里释放出来时,看到这个乱糟糟的世界,会不会立马被吓疯了呢?
这样一想,我还是希望它们能继续恬然地活在四千万年前那个安静纯朴的美好世界里……
18、本文主要记叙了什么事情?(3分)
19、琥珀是怎样形成的?(3分)
20、请说说本文标题“活的句号”具有怎样的含义。(3分)
21、作者在介绍琥珀的医疗效用之前,插入关于琥珀的传说,有什么作用?(4
分)
三、作文。(50分)
刚上初中,来到新的校园,走进新的教室,见到新的老师,结识新的同学,你一定有许多新的见闻、感受和想法吧?请拿起笔,从中选择一个方面,把它写下来,不少于600字。
提示:
见闻、感受和想法可能很多,建议围绕自己印象最深的一点来写。请从以下四个话题中选一个来写。
新的校园,新的环境
我是中学生了,感觉真棒
我的新同桌真幽默
校园里有这么一个有趣的地方
参考答案:
略
2.A
3.B
4.C
5.B
6.D
7.D
8、(1)江春入旧年
(2)杨花落尽子规啼
(3)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4)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5)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9、(1)投入自然的怀抱,争做阳光少年。
(2)关注自然,关注环境
通过活动,让大家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加深对自然的理解和热爱。
10、观
实
虚
宽广胸怀和豪迈气概以及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11、水何澹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12、这句诗借助奇特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气势雄浑,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13、炒栗子的香味,水果的香味,烤牛羊肉的香味。
14、这个句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海棠和石榴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海棠和石榴成熟时的模样,表达了作者对北京秋果的喜爱之情。
15、公平。如来的客人多了,没有排队,也没有登记簿,老五却丝毫不差地记住了先来后到的顺序;老五也不会因为来客是坐汽车的或是拉洋车的而有什么区别。
亲切。如他生意做出了名,但并不因此改变对主顾的态度。
诚朴。如他算账不虚报,价钱公道。
16、不同意。
⑤至⑦
段写了买烤肉的老五及家人的公平、亲切与诚朴,表现出北方故都的生活气息和浓浓的人情味,这也是秋的味道。
17、略。内容要求写自己家乡秋天的味道,用描写的表达方式,语言流畅即可。
18、主要记叙了作者参观立陶宛琥珀博物馆时看到琥珀的感慨。
19、在远古森林里,昆虫们自由自在地生活着,不料,偶然滴落的一滴松脂,裹住了它们,从而形成了琥珀。
20、指这些“朝气蓬勃、神采飞扬的生命”瞬间被画上了生命的句号。
21、既照应了前面所说的琥珀的历史悠久,为其增添了神秘色彩,又为下文作者抒发感情奠定了基础。
22、作文。
思路点拨:
对于刚入学的初一学生本次写作没有给具体的作文题目,而是提供了四个话题。话题一般不直接作为作文题目,需要自拟题目。
首先是认真审题。要突出材料中的一个“新”字——新校园、新教室、新老师、新同学。不能“老生常谈”,否则就成了穿新鞋走老路。
其次是细心观察。新的校园有什么特别之处,一草一木一花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等,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的素材。除了景物,还有学校的老师、同学,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或严肃,或幽默,或活泼,等等,将观察到的内容及时记录下来,并从中选取一个方面进行整理。
接着选择角度、确定中心。“意高则文胜”,同一事物也要从不同角度去立意,然后选出有新意的一面。同样是校园,它的结构布局如何;同样是老师,第一课时他给我的印象如何;同样是同学,第一次接触时他的性格如何;即使是写自己上中学时的感受,也可以通过对比,从人、事、物、景等多方面来写自己的独特体验。
最后是下笔成文,注意文通字顺,要有真情实感。
范文示例:
狡猾的“套路”
套路是武术运动的一种形式,我们在班级这个“小江湖”中,面对“江湖盟主”——班主任,“各派帮主”——各科任课老师,作为“江湖儿女”,当然也是各怀绝技、各有“套路”了。
是日,又到了三天一度的“英语背诵大会”,英语“帮主”会随机抽出几个“兄弟姐妹”检查“武功”的练习情况,这时候既有高手过招的精彩纷呈,也有不堪一击的“惨状”发生。由于我前一天疏于背诵,当“帮主”犀利的眼神望向我们时,我有点心虚,赶紧翻开书本,临时抱佛脚,嘴里叽叽咕咕念个不停。“帮主”点了别人的名字,我心中暗喜。可是好景不长,“帮主”竟然来到了我们这组。
我的头压得更低了,而我的同桌可不是这样——咦?好生奇怪!他不是刚刚和我说他也不会背吗?为什么他的眼睛睁得像玻璃珠一样又大又圆?只见他紧盯着“帮主”看,还不时附和着点头,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
我正纳闷,突然,“帮主”发话了:“章曦月,你来背!”虽然百般不情愿,但我还是老老实实地站了起来,“Yesterday……”我结结巴巴,勉强把一段课文背了下来,“帮主”明显不太满意,说了一句“欠熟练,还需加强!”
我吐了吐舌头,赶紧坐下查看自己刚才遗漏的短语和记错的介词。余光瞟了同桌一眼,他微微眯缝着眼睛,露出“别有用心”的笑。
这一堂课我听得格外认真,逐一记下“帮主”讲到的要点和难点,把“帮主”要求背诵的段落用红笔圈了起来,在旁边认认真真地标注“背诵”两个字。
下课后,同学一脸奸诈地看着我说:“你越是紧张看书,‘帮主’越是会提问你,像我这样目光炯炯,盯着‘帮主’看,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帮主’自然被我的‘套路’迷惑,认为我是会背诵的,反而不会提问我啦!行走‘江湖’,靠的就是兵不厌诈啊!哈哈!”
啊?原来行走在“江湖”上,满满的都是“套路”啊!我忍俊不禁。
可是,在求学上投机取巧、耍小聪明可不是“江湖儿女”该有的风范,搞不好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我拍拍同学的肩膀:“这位大侠,我看我们还是老老实实修习武艺吧!今晚回去把课文背熟,明早我们比赛如何?”
同桌点点头,双手抱拳道:”好!那明天可就承让了!“
看,这就是我们学习过程中一个狡猾的“套路“。我希望初中三年,在我们班,出现的都是团结的”套路”、向上的“套路”、进取的“套路”、奋发的“套路”,而不是狡猾的“套路”。想想看,电视里、小说里那些身怀绝技、令人敬佩的江湖豪杰,哪位不是稳扎稳打、内外兼修的呀?
嘿!那就让我们告别狡猾的“套路”,争做优秀的“江湖儿女”!
各位“帮主”接招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