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段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线段的过程,认识线段的特征,了解线段是有长有短的;学会正确地画线段,体会两点间只能画一条线段。
2.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培养比较、抽象简单几何图形的初步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感受数学来自生活实际;能积极参与观察、交流等活动。
教材分析:
《认识线段》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内容。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物体长短,在生活中也经常接触到此类的内容,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这些都为这节课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教材在编排上十分注重学生的实际体验,要求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逐步形成认识,建立相关的概念,形成必要的技能。
学情分析:
线段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不能用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达出事物的本质特征,要使他们对线段的概念提升到一个概括的、抽象的认识,有一定难度。同时他们喜欢动手,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些又是学习的有利因素。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清晰建立线段的表象。
教学准备:
毛线、直尺、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音乐激趣,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听听歌,放松一下?
师:(播放音乐)听到这首歌你想到了谁?
生:大头儿子
师:对呀,今天老师把大头儿子也带到了我们的课堂,让我们用掌声把他请出来。
师:瞧!大头儿子正在踢毽子,忽然看到了地上有一根毛线,于是他想,怎样可以把这根毛线变直呢?
二、合作研究,探索新知
1.感受线段的“直”
(1)师:请同学们在学具袋里拿出毛线,轻轻的放在课桌上,看它是弯弯的还是直直的?
师:你能想办法把它变直吗?请大家动手试一试。
师:成功了吗?
我请一位小朋友上来做给大家看,你看他做得跟你一样吗?
师:你能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吗?(你的手先捏住哪里?然后怎么样?)
指名一边做一边说操作的过程。
师:你们是这样做的吗?谁来帮他指一指,从哪一端到哪一端是直的?
师:你能不能边指边说?
生边指边说:从这一端到那一端是直的。
师:让我们举起小手,跟着他一起指一指,说一说。
(2)师:老师也忍不住要试一试。
(两手捏住毛线的中间段)你能指一指从哪一端到哪一端是直的?谁还要来指一指?
再看,(中间距离缩短)现在大家一起来指一指从哪一端到哪一端是直的?
(3)师:大家看!像这样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板书:线段)。跟我读线段(生读)。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线段。
(4)师:谁说说线段是什么样的?(直直的)
2.感受线段的“两个端点”
师追问:如果老师只用一只手能把它变成线段吗?(将线的一端固定在黑板上)怎么做才能把它变成线段呢?
师生:一定要捏住线的两端,把它拉直,才可以把它变成一条线段。(将线拉直,另一端固定在黑板上)
师总结:看来这两手捏住的两端很重要,在数学上,我们把这两端叫做线段的“端点”。(板书:端点)我们一起读一遍:端点(生读)。
提问:一条线段有几个端点?(板书:有2个)
3.发现线段的特征
师:通过刚才的操作、研究,我们认识了“线段”,谁能再来说说线段是什么样的呢?
学生交流:每条线段都是直直的,有两个端点。
(结合课件演示)(板书:直的
有两个端点)
4.巩固练习:“想想做做”第1题
师:你能说一说下面哪些是线段?
师:如果它是线段,我们拍拍手,欢迎它来到我们的课堂;如果它不是线段,我们摇摇手。
交流:让学生说说为什么是线段或者不是线段?引导学生从线段的两个基本特征来说明。
三、联系生活,寻找新知
1.认识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线段
(1)师:我们教室里也“隐藏着”很多线段!你能找到吗?
指名指。
师:你能指给大家看这条线段是从哪儿到哪儿吗?
师:我们一起来指一指,原来它从这个端点一直……到这个端点。
师:还有吗?
指名指。
(2)师:你能在自己的课桌上找到线段吗?
同桌互相指一指,说一说。
师:大家都在课桌上找到了不同的线段。
(3)师生谈话:其实啊,线段特别调皮,它经常跑到我们生活中来。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生活中的线段!(多媒体播放)。
隐去实物,留下线段。
师生总结:有的横着,有的竖着,有的斜着,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线段。
2.创造线段
(1)师:线段还藏在哪儿呢?瞧,这张纸上有吗?同桌找一找。
师:你们都找到了几条线段?分别在哪?生指。
(2)师:刚才很多同学都在这张纸上都找到了4条线段。现在你能用这张纸创造出一条新的线段吗?看看老师给你们变个魔术。
(动画演示对折正方形纸创造线段的过程)
你也动手试一试吧!
投影展示,指名交流,并说一说怎么创造的。
师:伸出小手,我们一起来把它描一描,看得更清楚些。
师:端点在哪?生指。
师:哪些小朋友和他的一样?真不错。
(3)师:有不一样的吗?你来指给大家看,哪条是你创造出来的线段?
从哪儿到哪儿?
生交流,描线段。
(4)师:还有不一样的吗?
生交流,描线段。
(5)观察这些小朋友创造出的线段,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小结:1、我们了解到线段有长有短;2、不管横着、竖着、斜着,都是线段。
师:你们今天表现真不错!大头儿子知道大家辛苦了,为了表示感谢,想请你们欣赏一段线段舞,想不想?
生:想
师:那还等什么,出发喽!
4.画线段
(1)师:我们认识了线段,
你们觉得线段可爱吗?想不想来画一画线段?
追问:你想请谁来帮忙?(尺)
师:为什么要请尺来帮忙?(因为线段是直直的)
(2)师:请小朋友们在练习纸第1题下面试着画一条线段。
学生尝试画一条线段,师巡视观察学生的各种画法。
(3)展示
师:你们觉得他画得怎么样?谁来夸夸他?(画得直直的)
师:谁画的和他一样?有和他不一样的吗?
预设:1、生画两个点(或两竖线)。
师: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哪种画法更能说明它是线段?
2、生没有补充。
师:数学家们画的和你们的差不多,稍微有一点点区别,想不想看一看?老师来画给你们看,注意观察!(师画线段)
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两短竖)
师追问:你们知道数学家们为什么要加上两短竖吗?
师:为了让大家更清楚地看见线段的两个端点,我们一般用两短竖来表示端点。
请大家一起补上吧!补好了吗?请坐端正。
四、练习巩固,深化理解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去闯三关!解决一些有关线段的问题!每闯过一关就可以给自己加一颗“智慧星”(课件依次显示画面)。
1.第一关──数线段。
(1)师提问:每个图形各由几条线段围成?填在(
)里。
请小朋友们完成练习纸第2题。
(2)指名交流,并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师:有几条边就是有几条线段。
小结:将线段手拉手围在一起,就变成了我们的老朋友——多边形。
恭喜小朋友们获得了第一颗智慧星!
2.第二关──连线段。
(1)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连接线段,投影展示。
提问:连接两点可以画几条线段?
指出:连接两点只能画一条线段。
(2)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
师:刚才小朋友做得又对又快,老师现在增加一点难度,增加一个点,变成三个点。
学生读题,了解题意,师提问:“每两点之间”的意思是哪两点之间要连?还有哪两个点之间也要连?
说明:要在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意思是凡是两点间就要连接成线段。
生:先确定红点,要和其他的两个点(蓝、黄)连;再确定黄点,和蓝点连。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纸第4题,学生连点画出三条线段。
提问:画了几条线段?三条线段围成了什么图形?
说明:三角形就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3)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5题。
师:还是没难倒小朋友,老师再增加一个点,变成四个点,也是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现在能画几条?
学生读题,自己尝试完成练习纸第5题。
交流:你画了几条?(投影展示学生画4条线段的)
(引导:大部分小朋友画了4条线段。)你真聪明,已经画出了4条线段,了不起,有比他画得多的吗?
预设:1、请还能画出线段的小朋友上台画。
他画的这两条是不是线段?为什么?那么一共画了有几条线段呢?
生:一共画了6条线段。
2、没有画得多的。
师:请小朋友观察,还有哪两点间没有连成线段?可以看图先讨论讨论,再说说你的想法。
师引导:在画线段的时候,怎样做?才能把它们画全呢?可以像你们一样,先连出外面的线段,再连出里面的线段。
1从外到内:4+2=6(条);
那这六条线段还可以怎么画呢?我们可以先确定一个点,依次连接其它点最后也能画出6条线段。
2按点的顺序画:3+2+1=6(条)
第一个点3条,第2个点又画了几条?为什么不是3条?(重复)
第3个点又画了几条?第4个点呢?
恭喜小朋友们获得了第二颗智慧星!
3.第三关──猜一猜
过渡: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线段”这个朋友,它还给大家带来了它的几个好伙伴呢,想不想认识一下?
师:这些小伙伴难道还在睡觉?快出来啦!咦,这些图形伙伴怎么都只露出了脑袋呀?原来是要考考大家呢。
猜一猜,揭开被子会是什么?(可能是线段,可能不是线段)
为什么?
小结:我们只看到一部分,不能确定它是不是线段。
让我们揭开被子看看吧。
(1)师:第一条是不是线段?
生:不是线段。
师:为什么?
生:不是直直的。
(2)师:那第2条呢?为什么?
(3)师:第3条呢?再点开看看。
师:现在一共有几条线段?还有一条线段藏在哪啦?谁来指一指。
(4)师:第4条呢?为什么不是线段?
拓展:直直的,只看到一个端点,以后继续学习。
恭喜小朋友们获得了第三颗智慧星!
五、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1.师:今天,我们认识了谁?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线段吗?
2.一条线段看起来不起眼,很单调。当我们把这些方向不同、颜色不同、长短不同的线段组合在一起,它们就能变成一幅幅美丽的线段图(欣赏)。
布置作业:请你也用线段画一幅美丽的图,做一名小小设计师吧!可以送给老朋友(老师),也可以送给你的新朋友。
3.激励探索:生活中还有许多数学知识,只要大家勤动脑,勤动手,一定会有更新的收获。
板书设计:
线段的初步认识
直的
端点
端点
端点
端点
有长有短《认识线段》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的观察和操作建立线段的表象,会描述线段的主要特征,
能辨认线段,会数图形里线段的条数,并会画线段。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3、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线段表象的建立。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每人一根毛线、水彩笔、一张长方形白纸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出示跳绳和拔河的情境图。
提问:看,小朋友们在干什么?那跳绳的绳子和拔河的绳子看上去有什么不一样吗?
学生观察后说一说。
师沿绳画出曲(直)线
提出:拔河时绳子时直的,这直直的一段可以看成是线段。
引入课题: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时要认识线段这个新朋友。
板书课题:认识线段
[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跳绳与拔河时手中绳子的对比,感知曲和直。]
探究新知,认识线段
感受线段的“直”
带领学生观察桌面上随意放的一根毛线。
提问:这根毛线是什么形状的?怎么使它变直呢?
试一试:学生自己动手拉直毛线。
观察思考:从哪儿到哪儿是直的?
课件演示:一段毛线上一点到另一点,从弯曲到直的变化过程。
明确:两手间的这一段可以看成“线段”。
追问:这样拉出来的线与原来那根线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比较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拉线”的操作中,感知线段的特征。这一环节注重学生的直观操作与概括交流,引导学生感知线段的特征。】
(二)感受线段的“两个端点“
1、提问:用一手捏住毛线的一头能得到线段吗?
学生试一试
2、谈话:要让毛线变直必须怎么样?(捏住线段的两头把他拉紧)现在绳子又怎样了?(直了)
3、课件出示两手拉出的线段。
指出:两只手捏住毛线的两头就是线段的“两个端点”。
4、请大家拉出一条线段,同桌互相指一指对方手中线段的端点在哪儿。
(三)感受不同方向的线段
1、教师捏住一根毛线的两端,并把它拉紧,但两手位置一高一低。
提问:现在两手之间的这一段也可以看成线段吗?
2、换一根长一些的线,仍然用手捏住它的两端,并拉紧。
提问:现在两手之间的这一段也可以看成线段吗?
(四)揭示线段的图形
1、课件出示线段的示意图,说明线段可以用“————”来表示。
学生仔细观察线段,在小组里说一说,线段有什么特点?并指出线段的两个端点。
指导做“想想做做”第一题
【设计意图:在操作活动中,学生对线段又有了从形象到抽象的理性认识。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真正成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合作者,学生也自然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
动手操作感知线段的特征
找一找
1、提问:在我们的教室里,在你的身边有线段吗?
要求学生说一说、指一指或摸一摸。
2、明确:直尺、黑板、课本的每条边都可以看成线段。
3、小组讨论:还有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作线段?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列举的活动中获得了生活处处皆数学的感受。加强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更直观地认识了线段。】
折一折
要求学生把课前准备好的长方形纸拿出来,对折,再对折。
启发:现在同学们的纸上都有了一条折痕,仔细观察这条折痕也能看成一条线段吗?
提问:你能折出比这条线段长一些的折痕吗?
再问:可以把它看成一条线段吗?
追问:你还能折出比它短一点的折痕吗?
学生操作后组织交流,并指出:线段是有长短的,有的长一些,有的短一些。
5、指导做“想想做做”第二题。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用长方形纸折线段,折出不同长度的折痕,进行观察、比较,让学生体会“线段是有长有短的”,进一步完善对线段的认识。】
学习画线段
尝试画
启发:你会把线段画出来吗?你准备用什么工具画?
学生拿出纸,试一试画一条线段。
交流画法
说说你是怎么画的?在画线段时要注意什么呢?
指名说一说
3、再次画
听了提醒后,请你再画一条和刚才方向不同的线段,看谁画得最好。
4、你还能用其他工具帮助画线段吗?为什么这些工具都能画出线段?(这些工具都是直直的边)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再次注重了学生对线段的操作体验,以促进学生对线段表象的进一步形成。通过生动有趣的线段画法来引发学生对线段的注意,学生在操作交流的过程中得到了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课堂成为有效的课堂、创新的课堂、开放的课堂。】
拓展应用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线段,线段的用途可大啦!不信让我们一起去“智慧宫”里去闯关吧,每闯过一关就可以给自己加一颗“智慧星”(课件依次显示)
第一关——数线段(想想做做第3题)
独立完成后口答校对。
第二关——折线段(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按要求操作后由同位校对
第三关——连线段(想想做做第5、6题)
学生完成后,指名投影校对。
【设计意图:练习部分是由易到难,从连接两点,到三点、四点,每次难度都有提升。这样有层次的练习,是学生加深了对线段这一知识点的理解,进一步体会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有长短。在连接四点时,先自己思考,再小组交流猜一猜,画一画,加深了学生对此知识点的理解。】
课堂小结
小结认识:从“智慧宫”里走出来,你对线段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自由发言
2、激励探索:生活中还有许多数学知识,只要大家勤动脑,勤动手,一定会有新的收获。认识线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线段,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知道线段是直的,线段是有长度的,
2、使学生能根据对线段的初步认识,从物体中辨认出线段,会数线段的条数并会画线段。
3、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乐于学习,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线段表象的建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线绳、直尺和长方形纸等。
教学过程:
一、认识线段
(一)、感受线段的“直”
1、(课件出示鸟巢图)小朋友们,这是什么?
是啊,这是鸟巢,去年暑假,在这里隆重的举行了第29届奥运会。我国运动健儿在各个赛场上奋力拼搏,为祖国争得了很大的荣誉。
2、(课件出示跑道图)这是田径场的跑道,大家看这两条分道线有什么不一样呢?
是啊,这条是直的。(板书:直的)
3、(拿出教具毛线),小朋友们看,这条毛线的形状是怎样的呢?你能想个办法让这条毛线变直吗?请小朋友们拿起桌上的毛线试一试。(指名上前演示)你是怎样让它变直的呢?
4、是啊,我们捏住线的两段,把它拉紧了,线就直了。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线段。(板书课题:认识线段)读两遍。
(二)、感受线段的“两个端点”
1、(演示)我想请位小朋友来摸一摸这条线段是从哪儿到哪儿?(指名摸)老师两手捏的这个地方是线的哪儿?线的两头也叫两端,在数学上把它们叫做端点。(板书:端点)读两遍。那线段有几个端点呢?(板书:两个)
(三)、认识线段的示意图
(师画线段图)线段可以用这样的图形来表示。用两个短短的竖线表示两个端点。这两个端点有时侯也可以用两个小圆点表示。
(四)、小结线段的特征
1、(演示)指一指,这条线段的端点在哪里?(生指)那线段该是什么样子的呢?(同学之间相互说一说)是啊,线段必须是直的,有两个端点。(板书线段的特征)小朋友们记住它的样子了吗?
2、(出示)那这样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吗?说说你的理由,好吗?(演示:换根长的)那这样呢?(演示)那这样呢?为什么?
(五)练习:
(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那下面这些图形中哪些是线段?(生答)
师:为什么说这几个是线段呢?
(六)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线段
1、(出示书)你能在这上面找一找,找到我们刚学的线段吗?(指名)
是啊,书的每条边都可以看成线段。那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边也可以看成线段?(生说说)
2、线段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课件出示图片)如:门框的边、课桌的边、文具盒的边、尺子的边等等,这些都可以看成线段。
(七)图形中的线段
师:在我们的周围,还有许多图形,它们的身上也藏着线段,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数一数。(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
二、折线段,认识线段有长有短
1、(出示长方形纸)这是什么图形?它有几条线段?哪4条?(教师把长方形纸对折),折痕也可以看成一条线段。
2、你能折出比这条线段长的折痕吗?(试一试)比它短的呢?(学生讨论后演示)
指出:线段是有长有短的。(板书:有长有短)
三、画线段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不仅会数线段,还能创造线段,说明线段已经成了大家的好朋友,你能把这位好朋友画下来?拿出本子试着画一画。边画边思考:
①画线段时要注意些什么?
②哪些工具可以画线段?
展示:他画的怎么样?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画的吗?你有没有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呢?
你们是用什么画的?还有哪些工具可以画线段?是啊,只要边是直的都可以画线段。
四、组织练习
1、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
师:给你两点,你能把两点连成一条线段吗?书上49页想想做做第3题。
师:连接两点可以画几条线段?
2、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
师:给你三个点呢?连接每两点可以画几条线段?一共能画出几条线段?书上想想做做第4题。
师:画出来的是什么图形?
3、出示想想做做第5题
师:给你四个点呢?先猜一猜?再画一画,看看能画出多少条线段?(课件展示)
五.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六、拼图形
师:小朋友们,你们可别小看这线段,它可以组成许多美丽的图案,请看:
(课件出示)
师:课后请小朋友们也动手画一画,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线段创造出更多、更美的图案,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
板书设计:
认识线段
直的
两个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