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5以内的加法 北京版(5份)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5以内的加法 北京版(5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9-09 11:52:58

文档简介

《5以内的加法》第一课时
2、教学目标

1.经历联系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的过程,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
2.通过主动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算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3.结合具体情境,初步学会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养成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产生学习计算的兴趣。
3、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前教育中对5以内的加法不再陌生,可以说大多数学生都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出结果,但对加法意义的理解以及用完整的三句话(两个条件一个问题)表达图意还比较欠缺,因此,本课的重点则要放在熟练表达“三句话”上。在观察算式总结共同点和为什么都用加法这个问题的归纳时也有障碍。计算的方法学生在课前所用的方法比较多,比如数数、数手指等等,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用前几节课所学的分与合的知识来进行计算。
4、教学重难点

1.
体会加法的含义。
2.
掌握5以内加法的计算。
5、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复习铺垫
出示2-5的分与合。(呈现后让学生说一说分与合,指名说)
活动2【活动】理解加法的意义
(一)情景一(PPT出示)
1.说三句话
出示例题l:
谈话:小朋友们除了要学习棒,还要做一个爱劳动的孩子。瞧!公园里来了一群爱劳动的小朋友。
师:你从图上知道了什么?(出示三个小朋友)
生: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
师:我们把这句话写下来(多媒体出示)
接着,我们看看又发生了什么?(又来了两个小朋友)生:又来了2个小朋友
师:我们把这句话也写下来(多媒体出示)
原来3人浇花,又来2人。
(板书:
3
2)
师:老师给你们提一个问题: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呢?介绍什么是问题(这句话里有多少这个词,后面有问号)
生:一共有5个小朋友(板书:5)
2.列式计算
师::原来3人浇花,又来2人,一共有5人,就是把3人和2人合起来(边用手势表示)是5人。
追问:5是怎么得来的呢?(把你的方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交流:(1)数出来的
(2)3和2合成5.
讲解:把3人和2人合起来,可以写成加法算式3加2(在3和2之间板书出加号:+),它表示3和2合起来。
3和2合起来是5,就写成3+2=5。(画等号,把算式板书完整)
这样的算式是加法。(板书:加法)
认识“加号”、书写、书空学习写法。
读法:板书“读作3加2等于5.”
“3”“2”“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同桌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提炼: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就是要把原来的一部分小朋友和又来的一部分小朋友合起来。(手势跟进)
3、优化算法,计算得数
我们想想看,小朋友图上数也好,扳手指也好,摆小棒也好,都是把3和2合起来是几?那这几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比较方便比较快呢?(3和2合成5)
小结:算3+2等于几,可以想3和2合成几,3加2就等于几。因为3和2合成5,所以3+2=5。
让多个学生说3+2的算法(3和2合成5,所以3+2=5),最后让学生齐说。
4.小结
把两个数合起来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计算时,我们可以想两个数合成几,得数就等于几。
回想一下,刚刚我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干什么?
交流并板书:1.说三句话
2.列出算式
3.计算得数(分与合)
(二)情景二(PPT出示)
过渡:你能用刚才学到的三个步骤继续来解决问题吗?(PPT出示)
学生先自己说一说,然后交流:(说话+算式)
追问:“1”“2”“3”各代表什么意思?
提炼: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就是要把左边的部分和右边的部分合起来。
(三)情景三(PPT一起出示两个情景)
1.
学生按三步骤同桌之间说一说,然后交流。
学生说完后,老师补充:要求……,就是要把……和……两个部分合起来。
2.
从抽象走向具象。(承接情景)
追问:2+2=4这个算式只能表示这个例子吗?你能再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来吗?
(在举例中不断打开学生的思路。)
(四)归纳提炼(PPT呈现所有的情景)
提问:刚刚我们解决了这么多的问题,回顾这些问题,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
(都是用加法来做的)
追问:为什么都用加法来做呢?(手势跟进)
(因为要求一共有多少?都要把两个部分合起来。)、
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学习的“加法”。
活动3【活动】学习加法算式的计算
(一)根据分与合写算式
过渡:这样的算式我们就叫它们为加法算式。那么这些算式是怎么算的呢?(生说:分与合)
课前,我们也做了几个分与合的例子,你能根据一个数的分与合写出相应的加法算式吗?
出示:4可以分成1和3,让学生说有哪些加法算式?(1+3=4
3+1=4)
其余的:自己说、同桌互说、个别交流。
处理:2+2=4
1+1=4
活动4【练习】练习巩固
(一)先摆一摆,再填得数。
(1)引导:请小朋友看"2+1",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2+1"下面怎样画○表示"2和1合起来"的呢?
(2)看后两道算式。
提问:请小朋友也先看后两道算式,在下面画○表示算式意思,再填得数。
(二)说一说,填一填。
师:瞧!可爱的小兔子正在采蘑菇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出示第一幅图
师: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谁来说图意?你会列式吗?(把得数填在书上)我这还有2幅图画,你能看懂图意吗?和你的同桌说一说。指名说。
你会列算式吗?在书上完成算式。
(请学生说图意、报算式)
追问:4+1=5表示什么?(4和1合起来是5)
(2)我们再来仔细观察这三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老师读算式)(有什么相同的?不同的呢?)
小结:一个数加1后,得数比原来这个数多1。
讲述:刚才我们看图写算式,现在没图,你会算吗?
(三)抽卡片练习
老师出示,学生说理由。
老师出示,学生直接报得数。
活动5【作业】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下节课我们还可以研究什么?
活动6【作业】拓展作业
活动7【作业】课末检测5以内加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学会加法算式的读法,会进行5以内数的加法计算。
2、通过与同伴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3、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5以内的加法计算
难点: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快速强大,复习旧知
5可以分成2和(),1和3合成是(),()可以分成2和(),
1和()可以合成2,3可以分成()和2,4和1合成()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看过西游记吗?那看过西游记的小朋友请举手。那么多的小朋友看过西游记,你最喜欢西游记里的哪个人物呢?(生答)
师:有那么多的同学喜欢孙悟空啊,那你知道孙悟空的老家在哪里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孙悟空的老家花果山看看,好不好?(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仔细观察这幅画面,请问你看到了那些数学信息?
预设:生:树上有3只猴子。
师:关于小猴子的信息,你还发现了什么?
预设:生:岩石上有2只猴子。
师:谁能把小猴子的信息完整的说一下?
预设:生:树上有3只猴子,石头上有2只猴子。
师:嗯,非常好,完整的说出了小猴子的信息。谁能像这样完整说出其他数学信息?
预设:生:天空上左边飞来4只小鸟,右边飞来1只小鸟。
师:你找到了小鸟的数学信息,非常好。
生:大树的左边有2个桃子,右边有2个桃子。
生:石头上有3个小朋友,台阶上有2个小朋友。
生:石头上有2朵黄花,石头下有1朵红花。
师:嗯,同学们真的特别棒,根据这幅画找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那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一共有几只小猴子?
师:他提出了一共有几只小猴子这个数学问题(板贴)。你能像这样再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吗?
生:①一共有几只小鸟?②一共有几个桃子?③一共有几个小朋友?④一共有几朵花?(板贴)
师:嗯,咱们同学真了不起,根据数学信息,提出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说明咱们班的小朋友非常善于思考。
(二)合作探究
(1)师:下面我们先来解决一下第一个数学问题,哪位小朋友能给我们将信息和问题完整读一下?
生:树上有3只猴子,石头上有2只猴子,一共有几只小猴子?(至少找3位小朋友)
师:那谁能说一说“一共有多少只小猴子”中的”一共”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要把树上的3只猴子和山上的2只猴子合起来。(至少找3位小朋友)课件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树上的3只猴子和山上的2只猴子合起来用这个符号来表示“+”,你知道这是什么符号吗?
生:加号。
师:那你知道它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合起来。
师:那把树上的3只猴子和石头上的2只猴子合起来是几只猴子呢?
生:5只。
师:奥,那么多小朋友已经找到了答案,那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①数一数②利用数的组成。
师:现在我们能不能利用手中的学具,通过摆一摆来验证一下呢?我们用一支铅笔代表一只小猴子,学生进行动手操作,选几个表现比较好的小朋友上台展示他们的成果,引导学生说出:用一支铅笔表示一只小猴子,树上的3只猴子用3支铅笔来表示,用2支铅笔表示石头上的2只猴子,合起来数一数一共有5只小猴子。
师:通过刚才的验证我们已经知道,把树上的3只猴子和石头上的2只猴子合起来是5只猴子,我们可以用一个算式来表示(板书并课件出示)谁能来读一下这个算式呢?
生:3加2等于5.
师:读的非常正确。(板贴)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个算式。
师:结合图意,谁来说一说这个算式中的“3”表示什么?
生:树上的3只小猴。
师:“2”表示什么?
生:石头上的2只猴子。
师:“+”表示什么?
生:3和2合起来。
师:”5”表示什么?
生:3和2合起来是5。
师:“5”表示5只小猴,在“5”的后面写上单位名称(只)。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求一共有几只小猴”就是要把树上的3只小猴和石头上的2只小猴合起来,而像这样表示把两个数合起来的式子我们叫做加法算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5以内的加法。
(2)师:小猴子的问题解决了,下面我们再来解决一下小鸟的问题。一共有几只小鸟?
先找同学将信息和问题完整的读一遍。“一共有几只小鸟”中的“一共”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要把左边的4只小鸟和右边的1只小鸟合起来。
师:那应该怎样列式呢?(生答)。做对的同学请举手,谁能说一说算式中的每一部分分别表示什么?
(3)师:现在我们已经成功解决了两个问题。现在黑板上还剩几个问题?
生:3个。
师:这3个问题选择一个你最想解决的独立完成。先想一下信息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师:我们先来看一共有几个桃子这个问题。谁解决的这个问题?
生答并讲解:2+2=4(个)。
师:一共有多少小朋友,谁解决的这个问题?
生答并讲解:2+3=5(个)。
师:一共有几朵花?谁解决的这个问题?
生答并讲解:1+2=3(朵)。
(4)师:黑板上的问题我们都解决了,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问题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一共。
师:那像这样求一共有多少的我们用什么算式来表示呢?
生:加法算式。
(三)巩固练习
1.
1+1=
2+2=
4+1=
3+1=
1+4=
1+3=
3+2=
1+2=
2.快看,小兔子来了。你能看着图说说图的意思吗?
生:草地上原来有3只小兔子,又跑来了1只小兔子,一共有几只小兔子?
师:那怎么列式呢?
生:3+1=4(只)。
(四)师:想一想,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同学们的收获非常多,我希望你能把你的收获带回家,可以给爸爸妈妈讲一个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5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京版一年级上册40页例1《5以内数的加法》,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10以内的数,并初步掌握10以内数的分与合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理解加法的含义,是学习口算、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本册后面学生将继续学习5以内的减法、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加减法,因此本单元学习的加法含义、计算、解决简单问题的一些思路方法,都是小学数学最基础的内容,不仅有广泛的应用,而且对后续知识的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
本节课学习前,大部分学生能数出、写出10以内的数,掌握10以内数的分与合。有一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生活有一定的数数经验;有摆小棒、画图的活动经验。低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好动,喜欢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在教学活动中,应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出发,引发学生知识冲突,从冲突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要给学生留有自主学习的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体会加法的含义。知道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认识加法算式,同时认识“+”号,能正确读写加法算式。能正确口算5以内数的加法。
2.通过观察与操作,使学生在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情境中逐步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3.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逐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数学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观察操作中理解加法的含义。
难点:把实物模型与抽象的数学算式建立联系理解加法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了数的分与合,现在老师来考考你!谁来挑战?
5
4
3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5以内数的分与合,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本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情境操作,理解加法含义
(一)观察、提问,感知加法含义
出示:主题图
1.师:星期天,小明和爸爸去买金鱼,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生:爸爸买了2条金鱼,小明买了1条金鱼
2.师:你能根据发现的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生:他们一共买了几条金鱼?
3.完整叙述图意
师:认真看图,谁能完整的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
指生完成说一说。
设计意图:通过认真观察图意,发现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意识,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操作,理解加法含义
1.鱼缸里一共有几条鱼?这个问题该怎样解决?
教师提出活动要求:
同学们可以用手中的学具(小鱼图片)摆一摆;
也可以看图说一说;
还可以在纸上画一画。
2.学生开始动手操作活动【白板计时器:五分钟】
3.全班汇报交流: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解决的?【白板展台展示,拍照小结方法】
(1)动手摆学具:
生1:我先摆2条鱼,又摆了1条鱼,合起来就是3条鱼。(评价:合起来的动作)
小结:学具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好帮手。
(2)看图数一数:【白板上数一数】
生:我是看图数出来的。1、2、3鱼缸里共有3条鱼。
(3)画图:
生1:
我先画了2个圆,又画了1个,一共3个。
生2:
我把2条鱼和1条鱼用大圆圈圈了起来,鱼缸里一共有3条鱼。(画实物象形图也可)
生3:
教师介绍学生用箭头合起来的方法。
教师出示:
师:有个同学是这样画的,你看可以吗?谁看懂了?说一说。(初步理解加法含义)
小结:用简单的图形代表实物图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以后遇到问题也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
(4)小结方法:
刚才有的同学用摆学具(贴小鱼)、有的同学用数一数,有的同学用画图的方法。在数学上,合起来(手势)可以这样圈起来,还可以用这样的箭头表示。(板书:小鱼、箭头)
(5)加法算式:想一想,还有其它的解决办法吗?
生:用加法算式:2+1=3
(板书:2+1=3)
师:这个算式怎么读?
生:2加1等于3
师:这个算式能解决吗?我们先看看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2表什么?1表示什么?
3表示什么?“+”是什么号?(生:加号)
学习加号:
①书空,写加号。加号要写在两个数的中间。
②加号表示的含义(手势:把两部分合起来)
小结:2+1=3表示什么意思?2+1等于几,你是怎么知道的?【白板展示截图中的方法】
生1:摆一摆
生2:直接数
生3:画图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在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经历加法意义的形成过程,建立加法模型。
(三)结合生活情境,理解加法含义
师:2+1=3这个算式除了解决这个问题外,还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生:举生活实例
生1:妈妈给我买回1个本子,我爸又给我买回2个本子,我一共有3个本子,1+2=3。
生2:我们家有2个大人,1个小孩,一共有3个人,2+1=3。
……
师:出示生活中的事物:同学们说的事情都可以用2+1=3表示,老师也找了一些生活实例,你们看看能不能用2+1=3这个算式来解决。
白板演示:
花瓶里有2朵花,又插进1朵,花瓶里一共有几朵花?
停车场先停了2辆车,后又开进来1辆,现在停车场有几辆车?
老师说的事能不能用2+1=3来表示呢?
师:我们说的事物不一样为什么都用2+1=3表示。想一想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生:都是合起来。
小结:虽然我们说的事情不一样,都是把两部分合起来,像这样把两部分合起来我们就可以用加法计算。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5以内的加法。板书课题:5以内的加法
设计意图:通过举生活中的具体实例,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加法含义,建立加法模型,使学生感受加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基础题:40页的摆一摆
2.综合题:41页试一试
先看图说图意,再列式计算
3.提高题:(
)+(
)=5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加深对加法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
5以内的加法
2+1=3《5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京课改版一年级数学上册《5以内的加法》
教材分析:5以内的加法一课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首次接触计算的问题,这节课的知识基础是5以内数的分与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要能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数学意识。教材分两个层次组织教学。第一层次通过金鱼个数变化的情况,引出“2+1=3”,初步感受加法的意义,并领悟计算方法;学生认识“+”号,正确读出算式。第二层次是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理解掌握计算方法。最后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对加法含义的认识,掌握加法计算的过程和方法。
学情分析:“加法”一课是计算数学的起始课。大多数学生入学时已经会算一些简单的加法,但是,对于加法的含义未必理解得很清楚。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要能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数学意识。这节课的知识基础是5以内数的分与合。虽然初步认识加法,知识比较简单,但是,这对学生以后学习计算、解决问题等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实际问题体验,感受加法的含义,认识“+”,能正确读写加法算式。
2.会用手势表示加法的含义。
3.初步掌握5以内的加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4.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里有很多计算问题,感受数学与
生活的联系,逐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数学意识。
教学重点:1.掌握5以内的加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会用手势表示加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可爱的小动物们带着一群数学娃娃来和我们捉迷藏了,瞧!你能猜出它们后面藏的是哪一个数字吗?(出示5以内的分与合)
2
4
5
2
2
1
2
1
3
3
小结:看来同学们学过的知识掌握的非常好啊。
(设计意图:新课前充分复习旧知,通过抓住知识的生长点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准备迁移,自然过渡)
学习新知,创设情境
1.出示主题图
(1)引导学生观察
同学们,你能说一说图片上有什么吗?
预设:爸爸有一条蓝鱼,儿子有两条红鱼。
睁大眼睛,仔细观察,他们在做什么?
追问:放到一起是什么意思?
放到一起是合并起来的意思。(板书:合并起来)
谁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呢?
预设:合起来有多少条鱼?
(2)完整叙述图意。
谁能把刚才小鱼这件事完整地说给大家听一听?
预设:爸爸有一条蓝鱼,儿子有两条红鱼,合起来有多少条鱼?
说得真好,刚才的这件事我们可以用一个数学算式来表示(板书:2+1=3)
谁知道这个算式呀?你会读这个算式吗?谁来读一读。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学生说完整话。)
(3)认识加法算式。
过渡语: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想一想:在这个加法算式中2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
在这个加法算式中,还有两个符号,你认识吗?
“+”这是我们数学课经常要用到的符号,它的名字叫加号,加号表示合并起来的意思。(板书:加号)
追问:加号表示什么意思?
“=”这个符号叫什么?
它也是我们数学课经常要用到的符号。把两条红鱼和一条蓝鱼合并起来一共是3条鱼。3就是2加1得出来的结果,所以就把等号写在3的前面。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意义,将实际问题与数字相联系,为以后的应用题做铺垫。)
打手势理解加法算式的意思
老师还有一种学习加法的方式,你们想不想学啊?跟我一起做。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加法含义的理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为线段图做铺垫。)
2、演示小鸟课件。
过渡语:刚才小鱼的事大家看得很认真,现在又要发生一件事了,比一比,谁看得更认真。
(1)课件演示。
谁能把你看到的事完整地说给大家听?
(2)列算式。
我们可以借助点子图来帮助我们理解,刚才的这件事可以列出一个加法算式吗?你是怎么想的?
(3)说一说3、2、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4)读算式。
(5)打手势理解算式意思。
3、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把2条红鱼和一条蓝鱼合并起来;把3只小鸟和2只小鸟合并起来,求一共是多少,都要用加法列式计算。
(设计意图:呈现生活中的情景,不仅使学生认识加法,同时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过渡语:刚才我们学会了列加法算式,那么你们能不能帮老师解决一下这道难题呢?
出示图片,学生列式,说想法。
2+3=5
1+4=5
3+2=5
4+1=5
(设计意图:同一个图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发散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从多种角度看问题,加深学生对加法算式的理解。)
四、算式拓展
3+2=5这个算式可以表示把右边的3只羊和左边的2只羊合并起来一共是5只羊;也可以表示原来有3只鸟,又飞来两只,一共有5只鸟。还可以表示什么呀?
(设计意图:加法算式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把学生的思维由狭窄引向宽阔。)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你学会了吗?
板书设计:
加法
合并起来
2
+
1
=
3
·
·
加号
课后反思:(课后完成)课题名称:5以内数的加法
姓名:
工作单位:
学科年级:
一年级数学
教材版本: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一、教学内容分析
“5以内的加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和加减法”
单元中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掌握了5以内数的顺序及各数的组成,初步知道加法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是要引导学生探究5以内加法的计算过程,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进一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2、能力目标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便的方法。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大多数学生入学时已经会算一些简单的加法,但是,对于加法的含义未必理解得很清楚。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要能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数学意识。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采用多媒体教学,PPT课件教学形式。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掌握对自己合适、喜欢的计算方法。难点: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便的方法。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境激疑(一)复习旧识出示情境图,以小组竞赛的方式数一数图中各个物体的数量有多少个。看看哪一组最快最准。(二)创新情境,导入新课 1、(PPT展示:森林里一只只松鼠陆续集中到草坪中。)美丽的大森林里小松鼠们的晨练开始了,快乐的一天开始了。请仔细观察,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和组内小伙伴说一说。2、引导学生交流汇报:数据信息:草坪上原来有4只松鼠,又跑来1只松鼠。提出问题:一共有几只松鼠?3、大家真爱动脑。谁能列式解答这个问题?列式就是:4+1=5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1=5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5以内的加法》。板书课题:《5以内的加法》
学生自己仔细观察图中各物体的数量,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进行。认真观察注意收集数字信息汇报信息提出问题尝试列式齐读课题明确学习内容
以游戏的方式对5以内的数字进行复习这样,可以迅速集中起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唤醒学生的已有知识。创设森林中松鼠们晨练情境,把静态课本教材制成动态的投影片,使情境活动化,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的桥梁。让学生在眼看、脑想、口说的过程中,理解图意,激发学习积极性。
二、互动解疑合作交流,探究发现1、独立思考,自主探索。4加1等于5,你是怎样算出的?可以利用学具摆一摆,也可以想一想,说一说。2、小组交流,探讨多种算法。3、全班交流,代表汇报。(看着松鼠图数出来的,1.2.3.4.5,所以4加1等于5;拨手指数出来的,4个加1个就是5个;4和1组成5,所以4加1就等于5。)4、引导评价
小朋友用自己的算法,算出了同样的结果,真了不起。如果我们不看松鼠图,也不拨手指,会很快计算出4加1等于几吗?(看到4+1,就想4和1组成5,一下子就算出来了。用数的组成计算加法,我们就不用再一个一个地数数了。)
独立思考
理清思路学生分组交流;教师巡视,适时点拨。在全班交流算法认真思考自由作答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便的方法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数学学习是师生、生生交流互动、智慧碰撞的过程,在4+1=5的学习中,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充分地说出自己的算法,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的思想;应用数的组成知识来进行计算。
三、巩固运用出示情境图,做一做,算一算。1+3=
3+1=3+2=
2+3=
口头列算式先独立思考自己想想该怎么做学生自主完成
实践应用共设两道题,针对性强,层次性明显。题与题间互有铺垫,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循序渐进,逐层深入,看图填一填到直接算体现了由直观到抽象、感性到理性的学习过程。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总共有几种算数的方法?算数的时候可以怎么想?我们得到了什么结论?
先学生自己总结,老师做最后总结
加强学生对算法的印象,能够有一个更加直观的感观
七、教学评价设计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以教师的引领为主线,以学生的探究为核心,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为契机,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用,用中学。在本课中注重了一下几个方面:
1、注重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力求使课堂体现生活味,数学化,自主性,情感化和趣味化。
2、注重算法的多样化和思维的灵活性。在探讨4+1=5的计算方法时,变老师讲学生听,为学生先独立思考,动手摆小棒,主动与同桌交流。
3、充分发挥了课堂教学评价的魅力。在教学中,我尽最大可能对学生的一举一动进行客观分析,并用各种方式对他们作出较合理的评价,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老师一直在关注着他们。同时较全面了解了学生的学习现状,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到初步形成。
4、注重培养学生说完整话,提数学问题的习惯。
不足之处:
1、学生的倾听和回答习惯还需要加强培养。
2、学生互动学习还有待于训练。还有部分同学不能很好地把自己的想法较好地与同学交流,在今后教学中我会先培养学生如何把自己的想法与同桌一起分享,怎样通过同桌合作来获取更多的知识、来解决学习中的某些难题,使学生学会初步与他人合作的方法。
八、板书设计
5以内数的加法1、2、3、4、53+2=5
读作:3加2等于5
3
4
52+3
4+1
2+2
1+2
3+11+2
4+1
1+3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