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百家争鸣 课件(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百家争鸣 课件(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9-09 09:51: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的巨大变革,震撼着人们的心灵。许多思想家从各自的阶级利益出发,著书立说,到处游说,对这场大变革发表见解,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诸子百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儒家:
孔子
孟子
荀子
道家:
老子
庄子
兵家:
法家:
墨家:
墨子
韩非子
孙子
孙膑
“诸子百家”有哪些代表人物?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他有什么主张?相关书籍是什么?
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道家思想,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著有《庄子》一书,后人把他和老子合称为老庄。
道家的另一个代表是谁?他有什么主张?
庄子认为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汉族,春秋时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政治家和思想家,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来的典籍中。
说说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后裔。周灭商后,
周武王封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启于宋。
微子启死后,
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为孔子的先祖。自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后,
后代子孙开始以孔为姓,其曾祖父孔防叔为了逃避宋国内乱,从宋国
逃到了鲁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是鲁国出名的
勇士,叔梁纥先娶施氏曜英,生九女而无一子,其妾生一子孟皮,但
有足疾。在当时的情况下,女子和残疾的儿子都不宜继嗣。叔梁纥晚
年与年轻女子颜征再生下孔子。由于孔子的母亲曾去尼丘山祈祷,然
后怀下孔子,又因孔子刚出生时头顶的中间凹下,像尼丘山;故起名
为丘,字仲尼(仲为第二的意思,叔梁纥的长子为孟皮,孟为第一的
意思)。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病逝,之后,孔子的家境相当贫寒。
由于种种原因,孔子在政治上没有过大的作为,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
月中,足见孔子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
可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
周游[1]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
了私学先驱。孔子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其中有很多皆
为各国高官栋梁。
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后裔。周灭商后,周武王封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启于宋。
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为孔子的先祖。自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后,后代子孙开始以孔为姓,其曾祖父孔防叔为了逃避宋国内乱,从宋国逃到了鲁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是鲁国出名的勇士,叔梁纥先娶施氏,生九女而无一子,其妾生一子但有足疾。在当时的情况下,女子和残疾的儿子都不能继嗣。
庶是指古代妾生的子女。亦指正妻所生除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庶子的地位比嫡子低,不能承奉祖庙的祭祀和承袭父祖的地位。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后裔。周灭商后,
周武王封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启于宋。
微子启死后,
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为孔子的先祖。自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后,
后代子孙开始以孔为姓,其曾祖父孔防叔为了逃避宋国内乱,从宋国
逃到了鲁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是鲁国出名的
勇士,叔梁纥先娶施氏曜英,生九女而无一子,其妾生一子孟皮,但
有足疾。在当时的情况下,女子和残疾的儿子都不宜继嗣。叔梁纥晚
年与年轻女子颜征再生下孔子。由于孔子的母亲曾去尼丘山祈祷,然
后怀下孔子,又因孔子刚出生时头顶的中间凹下,像尼丘山;故起名
为丘,字仲尼(仲为第二的意思,叔梁纥的长子为孟皮,孟为第一的
意思)。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病逝,之后,孔子的家境相当贫寒。
由于种种原因,孔子在政治上没有过大的作为,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
月中,足见孔子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
可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
周游[1]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
了私学先驱。孔子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其中有很多皆
为各国高官栋梁。
叔梁纥晚年娶年轻女子颜征再生下孔子。由于孔子的母亲曾去尼丘山祈祷,然后怀下孔子,又因孔子刚出生时头顶的中间凹下,像尼丘山;故起名为丘,字仲尼(仲为第二的意思,叔梁纥的长子为孟皮,孟为第一的意思)。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病逝,之后,孔子的家境相当贫寒。由于种种原因,孔子在政治上没有过大的作为,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足见孔子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可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打破了
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孔子弟
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人,
有很多皆为各国高官栋梁。
孔子的主张是什么?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仁”
“为政以德”是指以道德原则治理国家。
“道之以德”,是指用道德来教导人民。
它代表了孔子的为政的思想,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作为治国的原则。这是孔子学说中较有价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
你认为孔子提倡的“为政以德”“道之以德”有什么积极意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因材施教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在教育方法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
孔子在学术上的态度是怎样的?
孔子的思想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诗经》、《尚书》、《春秋》、《论语》
孔子在学术上有哪些成就?
孔子在教育方面有哪些重要贡献?
?广开私学,扩大了受教育的对象。
?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先进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孟子,战国时邹国人,著有《孟子》一书。
儒家学派的另一个代表人物是谁?他有什么主张?
?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
?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准则。
荀子是古代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著有《荀子》一书。
儒家学派的还有一个代表人物,荀子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有什么主张?
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
墨家学派创始人是墨子,他的言行记录在《墨子》一书中。
墨家学派创始人是谁?他有什么主张?
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著有《韩非子》一书。
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是谁?他有什么主张?
他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孙武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有什么主张?
主张是“知彼知己,百战不殆”,“避实击虚”,“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等,著有《孙子兵法》一书。
兵家的创始人是谁?
春秋末期的孙武(也叫孙子)
战国时孙武的后代,他继承和发扬了孙武的军事思想,著有《孙膑兵法》。
孙膑又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又有什么主张?
提出了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思想,主张“事备而后动”
“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共同构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为什么说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课文42页课后活动)说说孔子的言论对我们学习的指导意义
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明智的态度。
它的指导意义是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
(课文42页课后活动)说说孔子的言论对我们学习的指导意义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意思是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它的指导意义是要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课文42页课后活动)说说孔子的言论对我们学习的指导意义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意思是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它的指导意义是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
(课文42页课后活动)说说孔子的言论对我们学习的指导意义
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意思是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它的指导意义是要经常复习。
(课文42页课后活动)说说孔子的言论对我们学习的指导意义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意思是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它的指导意义是要有谦虚好学的学习态度。
选择题
1.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人类进步的共同追求。我国战国时期,提出“非攻”,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的是(
)
A.老子
B.孟子
C.墨子
D.韩非
C
选择题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句话属于孔子的(
)
A.礼治思想
B.法治思想
C.仁政思想
D.教育思想
D
选择题
3.北京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来自( 
)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A
选择题
4.下列有关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墨子--“兼爱”“非攻”
B.韩非--“春秋无义战”
C.庄子--“无为而治”
D.荀子--“礼治”
B
选择题
5.2019年12月4日是我国的第一个宪法日,春秋战国时主张“以法治国”的思想家是(
)
A.孟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
D
选择题
6.党的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报告精神的是(
)
A.因材施教
B.温故知新
C.有教无类
D.仁者爱人
C
选择题
7.“光盘行动”,就是提倡人们在吃饭就餐时不剩饭菜,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在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中,提倡节俭、批判贵族奢侈浪费的是(
)
A.孟子
B.墨子
C.庄子
D.韩非子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