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1单元 2.2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1单元 2.2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9-09 12:48: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一、选择题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测试时间:30
分钟
1.下列各选项中,可以称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
校园内的榕树
B.
池塘中的泥鳅
C.
巴中的母亲河巴河
D.
小河中的虾
2.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一个小生态瓶也是一个生态系统,它们都是由什么组成的(

动物、植物、细菌和真菌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阳光、空气、水
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在生态系统中,最终把生物部分的有机物还原成自然环境中的无机物的是(

消费者
B.
分解者
C.
生产者
D.
太阳光
4.“我把花草呵护,花草向我微笑”,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花草”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

A.
消费者
B.
生产者
C.
分解者
D.
非生物部分
5.森林中一棵枯死的大树上长了蘑菇,蘑菇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非生物部分
6.“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一食物链可以准确地表示为(

虾米→小鱼→大鱼
大鱼→小鱼→虾米
阳光→虾米→小鱼→大鱼
植物→虾米→小鱼→大鱼
为了减少害虫对农业产量的影响,使农作物高产,人们常通过喷洒农药的方法来消灭农田中的害虫,残留农药通常会通过
在人体中不断积累(

A.

B.
空气和土壤
C.
食物链
D.
皮肤接触
我国的草原面积约
4
亿公顷(1
公顷=0.01
平方千米),约占世界草原面积的
1/10,是我国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十三五”期间,我国进一步推进草原保护制度建设,促进草原休养生息、持续发展。如图为某一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简图,该食物网中,共有食物链(

A.
3

B.
4

C.
5

D.
6

9.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的关系,如果它们所在的生态系统受到有毒物质污染,那么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A.

B.

C.

D.

10.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此生态系统结构比较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强
若此生态系统被有毒物质污染了,一段时间后,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草
此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为鼠→蛇→鹰
此生态系统中,鹰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
11.玉米田中有杂草,有玉米螟等害虫,还有害虫的天敌。下列关于该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该生态系统中的玉米是生产者
杂草和玉米之间是竞争关系
玉米螟和它的天敌之间是捕食关系
玉米田需要人工管理,没有自动调节能力
若草原生态系统中只有“草→鼠→蛇→鹰”这条食物链,当蛇被大量捕杀,一段时间后


草场会被破坏
B.
鹰的数量会增加
C.
鼠的数量会减少
D.
鹰的数量不会变
下列关于生物和生态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飞蛾扑火是昆虫对光刺激作出的反应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这一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分解者
小河里的所有动物、植物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甲、乙、丙、丁四种生物因捕食关系构成了一条食物链:乙→丁→丙→甲,若因某种原因导致丙大量减少,则短时间内丁会大量增加,甲会大量减少
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的数量关系如图所示,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生物丙是生产者
若此生态系统被重金属污染,则体内重金属含量最高的生物是乙
如果甲的数量增加,在一段时间内,乙和丙的数量将增加
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是:乙→甲→丁→丙
15.研究者对某池塘中部分生物摄取的食物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将结果记录在表中。请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生物种类
蜻蜓幼虫
小球藻
小鱼
水蚤
体内食物成分
水蚤
蜻蜓幼虫
小球藻
表中属于生产者的是小球藻
根据表中信息,写出的食物链为:小球藻→水蚤→蜻蜓幼虫→小鱼
若某有毒物质进入该食物链,则体内含该有毒物质最多的是小鱼
在一段时间内,如果蜻蜓幼虫的数量增加,则小球藻的数量将减少
16.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了。这一事实说明(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无限的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只能一成不变,否则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草原上放养的牲畜越少越好
二、非选择题
把下列相关的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①生产者
a.
动物
②消费者
b.
细菌和真菌
③分解者
c.
植物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绘了辽阔壮丽、生机盎然的草原风光。如图是某草场部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图,请分析回答:
草场的雨水、阳光、温度、牛、羊等是影响绿色植物生活和分布的
因素。
在食物链“绿色植物→兔→X”中,X
代表的某种生物是

1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位于海淀区上庄镇上庄水库北侧,翠湖湿地是人工修复湿地,被称为北京的江南水乡,也是北京唯一一家被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公园分为封
闭保护区、过渡缓冲区和开放体验区。
翠湖曾因污染严重导致动植物种类减少,自
2009
年实施人工修复以来,湿地环境发生
了巨变。如今,翠湖公园内的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大鸨、遗鸥、丹顶鹤等非常珍稀的野生水鸟几乎每年都能看到。除了鸟类之外,这里的水生植物也有非常大的观赏价值。睡莲、芦苇、香蒲、菖蒲、千屈菜、水葱应有尽有,华北地区罕见的食虫植物狸藻也在翠湖现身。开放体验区因地制宜地设计了湿地文化长廊、蝴蝶谷、观鸟阁、蛙声伴客、临湖映眺、观鱼区、湿地植物体验区等景点。
翠湖湿地的生态环境需要继续改善,综合考虑生态系统保护和湿地动植物保育所需要的环境条件,现阶段只采用预约的方式接受游客进园游览。
翠湖湿地公园内的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叫做

水是影响翠湖湿地动植物生活分布的重要
因素之一,因此水质净化是湿地恢复的重要工作之一。
工作人员采取多种措施净化水质。
①让污水流经吸附有多种微生物的生物膜,微生物可以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分解为无机物,供植物再利用。这实现了生态系统中的
(填“物质”或“能量”)
循环。
②每年投放滤食性鱼类,如花鲢、白鲢,直接降低了某些爆发式增长的浮游生物(如浮游藻类)的数量,缓解了水体富营养化,同时还能作为翠湖鸟类的食物来源。请你写出翠湖中的一条食物链:
。水体中存在的重金属,在
体内积累最多。
翠湖曾因污染严重导致动植物种类减少,这说明生态系统的
能力是有限的。人工修复后的翠湖湿地,鸟类的种类和数量大大增加,主要原因是该湿地公园中
数量增加,使得流入湿地的总能量增加,可供养更多的鸟类。
答案


C
解析
校园里的榕树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植物,没有其他生物,也没有非生物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池塘中的泥鳅、小河中的虾,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动物,
没有其他生物,也没有非生物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巴中的母亲河巴河既包括了巴河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巴河环境中的所有生物,可以称为一个生态系统。


D
解析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B
解析
在生态系统中,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给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B
解析
“花草”主要是绿色植物,它们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花草”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生产者。


C
解析
蘑菇属于真菌,腐生细菌和真菌能够将动植物的遗体、粪便以及枯枝落叶等中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蘑菇属于分解者。


D
解析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反映了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的吃与被吃的关系,与此有关的一条食物链是:植物→虾米→小鱼→大鱼。


C
解析
农药具有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特点,会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所以残留农药通常会通过食物链在人体中不断积累。


C
解析
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题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有
5
条:草→兔→狐;草→兔→鹰;草→鼠→狐;草→鼠→鹰;草→
鼠→蛇→鹰。


D
解析
环境中的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这一食物链中的营养级最高的消费者。狼是该食物网中营养级最高的消费者,故其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


D
解析
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弱,A
错误。若该生态系统受到有毒物质的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
物是鹰,B
错误。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鼠→蛇→鹰”不能构成食物链,C
错误。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因此鹰体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D
正确。


D
解析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玉米田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弱,而不是没有自动调节能力,D
错误。


A
解析
若草原生态系统中只有“草→鼠→蛇→鹰”这条食物链,当蛇被大量捕杀后,鼠的数量将先增加后减少,鹰的数量会大量减少,短时间内草会由于捕食者鼠的增加而减少,草场会被破坏。


C
解析
小河里的所有动物、植物构成了生态系统中生物部分的一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必须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C
的说法错误。


D
解析
从题图中可以看出,生物数量由多到少依次是丙、丁、甲、乙,因此这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丙→丁→甲→乙;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的,
D
的说法不正确。


D
解析
据表中信息可知:在一段时间内,如果蜻蜓幼虫的数量增加,会导致水蚤数量减少,
而小球藻的数量会因水蚤的数量减少而增加,D
错误。


B
解析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当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17.
答案
①—c
②—a
③—b
解析
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生产者一般指
c
植物。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消费者主要是
a
动物。b
细菌和真菌常常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18.
答案
(1)生态
(2)狼或鹰
解析
(1)草场的雨水、阳光、温度、牛、羊等是影响绿色植物生活和分布的生态因素,雨水、阳光和温度属于非生物因素,牛、羊属于生物因素。(2)兔被鹰或狼捕食,在食物链“绿色植物→兔→X”中,X
代表的生物是狼或鹰。
19.
答案
(1)生态系统
(2)非生物(生态)
(3)①物质
②浮游藻类→花鲢→鸟类
(或浮游藻类→白鲢→鸟类)
鸟类
(4)自动调节
生产者
解析
(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翠湖湿地公园中各种各样的生物与环境一起构成湿地生态系统。(2)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水、阳光、空气等属于非生物部分,各种各样的生物属于生物部分。(3)①污水中含有的大量有机污染物使细菌等微生物迅速繁殖,微生物可以将有机污染物分解成无机物,供植物再利用,这实现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②每年投放滤食性鱼类,如花鲢、白鲢,直接降低了某些爆发式增长的浮游生物(如浮游藻类)的数量,缓解了水体富营养化,同时还能作为翠湖鸟类的食物来源。翠湖中存在的食物链:浮游藻类→花鲢→鸟类;浮游藻类→白鲢→
鸟类。水体中存在的重金属随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鸟类体内重金属积累最多。(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翠湖曾因污染严重导致动植物种类减少,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具有一定限度的,如果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人工修复后的翠湖湿地,生产者的数量大大增加,使流入湿地的总能量增加,大大改善了湿地生态系统,
使得鸟类的种类和数量也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