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 岭南版 八年级上册 2.3鸟语花香 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美术 岭南版 八年级上册 2.3鸟语花香 课件(20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岭南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9-09 10:52: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郑板桥,原名郑燮,清代著名画家 ,“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一生只画兰、竹、石,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郑板桥(清代1693-1765)
墨竹画法
鸟语花香之
现实生活中的竹子
现实生活中的竹子
画 家 笔 下 的 竹 子
画家笔下的竹子
竹竿
竹节
竹枝
竹叶
现实生活中的竹子和画家笔下的竹子,由哪几部分组成?
竹竿、竹节、竹枝和竹叶的画法及特征
竹竿:

竹竿是一节一节的,从下往上画,竹竿粗壮、挺直,每一节的大小均匀。注意:画多根竹竿时避免平行和十字交叉。

竹节:
绘画时节与节之间留出小的空隙,用浓墨勾画竹节,把竹节的形状看成简单的“乙”字形或“八”字形。

竹枝:
竹枝生于竹节上,上下竹节的竹枝左右交错,可生一枝,可生多枝,根据画面的需要而定。竹枝健长、清秀。

竹叶:
竹叶是竹子的画龙点睛之笔,竹竿能表现竹的质感,而竹叶则体现竹的精神。画时把竹叶看成一组一组的形状,用“个、分、介、人”四字来概括,也就是把这四个字的每一笔都当成一片竹叶,并给予它一定的动态,将书写与绘画融为一体。
用墨时要注意:
浓——淡、疏——密的变化,这样能体现竹叶的层次感。
接下来观看竹子的绘画全过程。(老师示范)
(在实物投影仪平台上做示范,直接显示在大屏幕上让学生观看)
课堂习作:
画一幅墨竹。
要求:1、形态特征。2、笔墨变化。
3、完整构图。
带着思考:
绘画竹子时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最后画什么 ?
竹竿 → 竹节 → 竹枝 → 竹叶
学生习作——教师巡堂辅导:
指导思路:1、鼓励学生表达时大胆落笔。
2、普遍梳理,个别引导。
3、展示优秀习作,让其他学生参考学习;
提示做得不充分、不完整的习作,并提出
改进建议。
(现场展示的学生习作,
通过手机拍摄显示转屏器直接投影在大屏幕上让学生观摩)
习作展示——点评:
围绕:1、形态特征。2、笔墨变化。
3、完整构图。
(把学生完成的习作,
通过手机拍摄显示转屏器直接投影在大屏幕上让学生观摩)
拓展延伸… …
落款(盖章)——
画一幅中国画,完成画面的最后一个环节,看画面需要,以完善画面素材,完整画面布局(构图)。
落款
长款
穷款
印章
名章
闲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