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目标评估题
第一单元(A)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用手触摸发声时的音叉,感觉到(
A.手有一种“麻麻”的感觉
B.会感觉有一点剌痛
C.没有什么感觉
2.右图女孩子此时听到的鼓声主要是通过(
)传播的。
A.空气
B.桌面
C.人体
3.下列不适合用来描述声音的词语是(
A.悦耳
B.强弱
C.鲜美
4.敲击音叉时,站在边上的小强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说明声音能通过(
)传播。
A.人体
B.鼓面
C.空气
5.只要声音足够大,小明敲击的鼓声,仝班同学都能听见,这说明(
A.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B.声音是单向传播的
C.声音是定向传播的
6.下列情况皮筋不容易产生声音的是(
A.轻轻拉伸
B.轻轻按压
C.轻轻拨动
7.把右图玻璃罩里的空气逐渐抽掉,钟罩里的闹钟声(
)
A.保持不变
B.越来越轻
C.越来越响
8.下列不属于噪音的是(
A.汽车的喇叭声
B.菜场的喧闹声
C.阅览室里的音乐声
9.宇航员在太空工作时需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沟通,这是因为()
A.太空缺少声音传播的物质
B.太空的空间太大,一般物质无法传播
C.太空服的隔音效果太好
10.下列情况,可以说明声音能通过液体传播的是(
A
B
C
11.使用土电话进行实验时,下列情况效果比较好的是(
A.将电话线在水中浸泡一下
B.将电话线拉直
C.让电话线处于松驰状态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A)第1页
智鬻科学课堂
12.下列关于鼓膜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坚硬而且比较厚
B.比较厚,有一定的弹性
C.薄而且有弹性
13.医生听诊器的听筒(见右图)相当于加强版的(
A.耳郭
B.听小骨
C.鼓膜
14.拨动橡皮筋的力越来越大,那么橡皮筋的声音变化是(
A.越来越弱
B.越来越强
C.越来越远
15.同样是轻挠桌面的声音,贴着桌面听比坐在边上听要清晰,这说明(
A.物质传播声音的能力不同
B.声音的传播是单向的
C.声音的传播距离比较短
16.用力敲击音叉时,挨着音叉吊着的乒乓球(见右图)(
A.摆动幅度变大
B.摆动速度变快
C.没有什么变化
17.为了观察到鼓面的振动,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在鼓面涂一点颜色B.在鼓面贴一些胶布
C.在鼓面撒些米粒
18.用相同的力度敲击铝片琴的各个琴片(见右图),听到声音的高
低不同,说明铝片琴声音的高低是由()决定的。
A.琴片的颜色
B.琴片的形状
C.琴片的长短
19.弹奏古筝时,手指在一根琴弦上移到,弦振动的部分越来越长,弹出的音高越(
B.低
C.没有变化
20.右图是某乐器的一根琴弦,手按在()处这根发出的声音最低。
A.A处
B.B处
C.C处
21.调节电视机的声音旋钮,改变的是声音的(
拨动处
A.声音强弱
B.声音高低
C.音质的优劣
22.右图是三根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固定在桌面两根钉之间的状态,现有用相同大小的力度
去拨动它们,()的声音最低。
A.甲
B.乙
C.丙
23.吉它上一根弦的声音过高,调整的方法是(
A.把琴弦调得紧一点
B.把琴弦调得松一点
C.把琴弦调得不紧也不松
24.在探索橡皮筋音高变化的实验中我们发现:橡皮筋拉得越松,振动(
A.越快,声音越高
B.越慢,声音越低
C.越慢,声音越高
25.当橡皮筋在发出声音时,小明用手按压橡皮筋,声音消失,这是因为(
A.声音被手挡住了
B.手使橡皮筋的振动停止了
C.声音被手吸收了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A)第2页
智慧科字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