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金典】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创新习案 课件(共5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名师金典】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创新习案 课件(共51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7.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9-09 14:36: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01
考点描述
PART ONE
02
读图学史
PART TWO
03
自主学习
PART THREE
04
名师点拨
PART FOUR
05
随堂训练
PART FIVE
06
链接中考
PART SIX
07
天盘归纳
PART SEVEN
08
思维导图
PART EIGHT
课标要求
内容要点
知道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了解日本投降的史实,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了解全民族抗战、中共七大、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等基本史实,探究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1.上述图片人物的抗日史事: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在__________中壮烈殉国;在________作战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2.他们所进行的战争分别代表________战场和________战场,全国各界团结抗战,说明抗日战争是________的抗战。
枣宜会战
反“扫荡”
正面
敌后
全民族
一、全民族坚持抗战
1.日本:改变侵华策略,对国民党政府进行__________,辅之以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2.国民政府:________公开叛国投敌,于1940年3月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国民党顽固派于1941年1月制造震惊中外的“__________”。
政治诱降
汪精卫
皖南事变
3.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了________运动,打破日伪军的封锁。
4.中国全民抗战:枣宜会战中________上将壮烈殉国;八路军副参谋长________将军血洒疆场;青年学生、广大妇女、工厂工人、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文艺界等以各种形式支持抗战。
大生产
张自忠
左权
二、中共七大
1.召开时间、地点:________年4月,在________召开。
2.内容:制定了党的____________;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________在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大会确立___________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3.意义:为争取__________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1945
延安
政治路线
毛泽东
毛泽东思想
抗日战争
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1.背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发起的_________取得一系列胜利;_______先后向日本广岛、长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弹;_______政府对日宣战并出兵东北;毛泽东发表___________________的声明。
2.日本的投降:________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胜利,________回到祖国怀抱。
局部反攻
美国
苏联
《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1945
台湾
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
1.胜利原因: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_________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___________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民族团结
中国共产党
2.历史意义:它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__________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____________,对世界__________战争的胜利、维护__________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__________得到提高。
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
民族解放
民族独立
东方主战场
反法西斯
世界和平
国际地位
1.抗日战争与二战的关系: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与援助。
2.几个重要时间:
(1)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战胜利;
(2)1945年9月2日,在东京湾举行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3)每年9月3日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一、选择题                                                                                                                       
1.1941年1月18日《新华日报》上发表了周恩来向项英等死难者致哀的题词“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该事件是
( )
A.七七事件 B.西安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皖南事变
D
2.日寇的疯狂侵略,使中华民族空前团结起来。下列史实体现了全民族抗战的是( )
①妇女参与救护和战地服务 
②农民军在廊坊阻击敌人 
③青年学生投笔从戎 
④海外华侨捐款捐物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B
3.“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这一政治路线出自(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七大 D.遵义会议
C
4.下列关于中共七大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会议在北平召开 
②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③成为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④会议指明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战后的奋斗方向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B
5.报纸具有时效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快”就是报纸的价值所在。如图的报纸最早有可能发行于( )
A.1945年8月2日
B.1945年8月16日
C.1945年9月2日
D.1945年9月9日
B
6.近代以来,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非法侵占和窃取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等中国领土,这是不可抹杀的历史事实。近代历史上“台湾及其附属岛屿”能够回归祖国是因为(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美国支持中国抗战
C.中华民族投入抗战 D.蒋介石与美国合作
A
7.下图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时日本侵略者投降的一幕,这一幕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C.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 D.八路军、新四军浴血奋战
A
8.每年的9月3日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抗日战争的胜利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体现在( )
①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②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③对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④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D
9.中共七大上周恩来作《论统一战线》的长篇发言,对抗战期间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和经验教训做了回顾和总结,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思想。由此可见,中共七大的意义在于( )
A.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B.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为夺取抗战最终胜利准备了条件
D.加速了国共两党关系破裂的步伐
C
二、材料题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抗战艰苦卓绝,北起松花江畔,南到珠江两岸,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材料三:我们,谨代表日本天皇、日本政府及日本皇军总将,兹此接受一九四五年七月廿六日由美利坚合众国政府、中国政府及大不列颠政府于波茨坦协定所拟订的四个条款,和其后由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提出的附款,上述四强下称为同盟国。我们兹此宣布日本皇军总将、所有日本陆军部队以及所有日本辖下地区的武装部队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问题一:材料一中图一所示场面最早有可能出现在何时?图一、图二场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答:1931年。图一: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图二: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东北三省摆脱了日本人的统治。
问题二:材料二中中国人民“血肉筑长城”的典型战役有哪些?请列举两例(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各一例)。国共两党由对抗走向联合抗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台儿庄战役(或淞沪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等)、百团大战等。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问题三:对于材料三中日本的无条件投降,你能说说中国人民最终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吗?
答: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
问题四: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谈谈为什么说抗日战争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答:在中国近代史上,多次反抗外敌入侵的斗争均遭到失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收复台湾,中国人民彻底赶走了日本侵略者。
一、选择题
1.(2020·四川自贡)照片定格历史瞬间。下列四幅图片最能体现抗日战争的特点是( )
A.全民族抗战 B.局部抗战
C.分散抗战 D.自发抗战
A
2.(2020·山东潍坊)1939年2月,毛泽东在延安生产动员大会上提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其背景是( )
A.日伪军封锁根据地 B.正面战场节节胜利
C.日军开始全面侵华 D.中国军队全面反攻
A
3.(2020·重庆)英雄是民族的脊梁。在抗日战争中,无数中华儿女以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下列图片所示民族英雄,在枣宜会战中壮烈殉国的是( )
C
4.(2020·山东聊城)“我们共产党人和全国一切真诚的革命志士,都是辛亥革命最忠实的继承者……我们共产党人誓与全国一切革命真诚志士一道,誓与全国人民一道,继续奋斗,不达目的,决不休止。”1941年,中共中央作出这一决定的主要目的是( )
A.完成土地革命 B.巩固苏维埃政权
C.团结抗战到底 D.组织百团大战
C
5.(2020·重庆)从全国抗战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国抗日战场抗击和牵制着日军总兵力的78%—94%,其中1937年末为88%,1938年末为94%,1939年末为83%,1940年末为78%。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四年中,中国仍然抗击着日本总兵力的34%—69%。这表明中国战场( )
A.是抗击日军的唯一战场
B.是抗击日军的主战场
C.分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D.最早结束二战的战事
B
6.(2019·北京市)1943年,中国政府先后与美国、英国签署新条约,取消了近代以来美、英在华的许多特权,随后荷兰、比利时等国相继放弃在中国的不平等权益。这说明( )
A.抗日战争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反法西斯同盟取得了战争主动权
C.中国取得了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D.美英等国建立了公正的国际秩序
A
7.(2019·四川眉山)据日本防卫厅战史研究所资料,1937年,日本陆军共24个师,其中21个师投入侵华战争。1939年,日本陆军共41个师,其中34个师投入侵华战争。1941年,日本陆军共51个师,其中34个师和44个独立旅、混成旅团用于侵华。由此可见( )
A.中国战场上只有中国人民在积极抗日
B.日本不断地减少侵华战争的兵力总数
C.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实力严重不足
D.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
D
8.(2019·内蒙古呼伦贝尔)在这场关乎世界和平、人类命运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抗击和消灭日军最多,付出代价最大,对彻底战胜日本法西斯起到了决定作用。这表明,中国抗日战争( )
A.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B.使近代中国实现了统一
C.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D.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C
二、材料题
9.(2017·重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九一八事变后,在东北三省,除各种抗日义勇军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依靠群众,直接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极其艰苦的斗争。中共满洲省委指示各地党组织,加强与抗日义勇军的联系,并组织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从1932年起,先后组织了由汉、满、朝鲜、蒙古、回等民族的爱国志士参加的十余支抗日游击队。……执行民族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党组织主动地争取团结各种抗日力量,收编和改造各种义勇军。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
材料二:中国的抗日战争……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中国战场是抗击法西斯侵略时间最长(1931—1945年)的战场。中国作为抵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战场,在长达10年以上的时间里单独抵御了穷凶恶极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牵制了日军主力,扼制了日军北进,推迟了日军南下,有力地支援了欧洲、东南亚和太平洋战场。
——刘宗绪、黄安年《世界近代现代历史专题30讲》
材料三:中华民族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和推进建立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高举爱国主义大旗,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
——姜廷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问题一:根据材料一,概要指出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的抗战活动。
答:组织和领导抗日武装,直接同日本侵略者进行斗争;实行民族革命统一战线策略,主动争取团结各种抗日力量。
问题二: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战场“有力地支援了欧洲、东南亚和太平洋战场”的表现。
答:表现:牵制了日军主力,扼制了日军北进,推迟了日军南下。
问题三: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一、二、三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答:示例:
观点: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全民族反侵略战争。
论证:(1)它是真正的全国战争。在前线,军民坚决抵抗日军进攻;在后方,掀起了全国性的抗日救亡运动。
(2)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全国各个阶级、阶层、党派都投入了抗战。不仅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还有部分地主买办、海外华侨和宗教界人士,都参加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反对日本侵略者。
(4)共产党努力发动和组织广大民众,使抗日战争有了极大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结论:综上所述,全国军队,包括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主力军和游击队,都一致抗日;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互相配合,共同对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