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金典】第23课 内战爆发 创新习案 课件(共4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名师金典】第23课 内战爆发 创新习案 课件(共45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7.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9-09 14:41: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3课 内战爆发
01
考点描述
PART ONE
02
读图学史
PART TWO
03
自主学习
PART THREE
04
名师点拨
PART FOUR
05
随堂训练
PART FIVE
06
链接中考
PART SIX
07
天盘归纳
PART SEVEN
08
思维导图
PART EIGHT
课标要求
内容要点
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实行独裁、发动内战的本质,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史实
了解重庆谈判、全面内战爆发、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等基本史实。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实行独裁、发动内战的本质
上图反映了毛泽东到重庆参加__________,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__________”。
重庆谈判
双十协定
一、重庆谈判
1.时间、地点、人物:1945年8月,________三次电邀________到________商谈国家大计。
2.目的:蒋介石的目的,一方面是为__________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是想在__________上获得主动。为了尽一切可能______________,毛泽东亲赴________,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
蒋介石
毛泽东
重庆
发动内战
政治舆论
争取国内和平
重庆
3.结果: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和平建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__________”。
4.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在________召开。再一次确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来了一线曙光。
《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双十协定
重庆
避免内战、和平建国
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
二、国民党发动内战
1.爆发标志:________年6月,________违背“_________”,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____________,发动了__________。
2.全面进攻:1946年10月,国民党军队占领________,全面进攻达到最高峰。
3.重点进攻:1947年3月,国民党开始发动对____________________的重点进攻。
1946
蒋介石
双十协定
中原解放区
全面内战
张家口
陕北解放区与山东解放区
三、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
1.战略战术:面对国民党军队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实际情况,毛泽东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著名论断。制定了以______________为主要方式,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战原则和方针。
2.粉碎全面进攻:解放区军民经过半年多的_____________,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
疯狂进攻
敌强我弱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运动战
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自卫反击战
3.粉碎重点进攻:________、________等率领中共中央主动撤出_______,转战陕北。________率领的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________、________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对________的重点进攻;华东野战军取得了____________的胜利,打退了敌人对________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毛泽东
周恩来
延安
彭德怀
青化砭
沙家店
陕北
孟良崮战役
山东
1.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在全面内战爆发时期,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
2.1946年6月,蒋介石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标志着内战的全面爆发。
一、选择题                                                                                                                       
1.有一首诗这样写道:“天下安危系一身,弥天大勇壮军威。双十协定应运生,中华人民主沉浮。”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西安事变 B.重庆谈判
C.淮海战役 D.解放南京
B
2.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1945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材料中“我们”去的地方是
( )
A.重庆 B.南京
C.上海 D.西安
A
3.“经过谈判,国共双方达成‘双十协定’,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和平、民主、团结的希望和曙光。”与之相关的史实是( )
A.西安事变 B.第一次国共合作
C.第二次国共合作 D.重庆谈判
D
4.某部小说的故事梗概如下:1945年10月10日,国民党同中国共产党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著名的“双十协定”。下列适合做这部小说书名的是( )
A.开启思想解放的大门——新文化运动
B.我眼中的延安——中国革命的中流砥柱
C.中国社会转型的开端——鸦片战争
D.艰难的较量——重庆谈判
D
5.1945年8月29日,重庆《大公报》社评:昨天下午三点多,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毫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毛泽东到重庆的目的是( )
A.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
B.把不愿意和平的罪名强加给国民党
C.为了尽可能争取和平
D.拜见老朋友
C
6.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 )
A.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B.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
C.国民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
D.人民解放军攻克南京
C
7.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延安之得失,事关重大。1947年3月,中共中央决定主动撤离延安。毛泽东说:“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敌人进延安时握着拳头,他到了延安,就要把指头伸展,这样就便于我们一个一个地切掉它。”不久,人民解放军
( )
A.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B.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C.开始战略决战
D.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
B
8.1947年,指挥西北野战军英勇作战,粉碎了国民党对陕北解放区重点进攻的是( )
A.朱德 B.彭德怀
C.邓小平 D.周恩来
B
9.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 )
A.山东解放区 B.中原解放区
C.陕北和山东解放区 D.大别山根据地
C
二、材料题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物年谱实际上是社会和经济的缩影,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变迁,反映了社会的政治、文化和经济的广阔场景。以下三则材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重要人物的年谱片段:
材料一:1921年28岁
7月23日至8月初,作为长沙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出席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材料二:1935年42岁
1月15日至17日,出席在贵州遵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被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材料三:1945年52岁
8月,作为主要成员,与国民党在谈判桌上进行了一次惊心动魄的较量。
问题一:这些材料是哪位历史人物的年谱片段?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答: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问题二:材料二所说的是哪次会议?请你简要评价这次会议。
答:遵义会议。这次会议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问题三:材料三中所说的“较量”是指什么事件?这次较量有什么成果?最终结果如何?
答: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蒋介石违背协定,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解放战争爆发。
一、选择题
1.(2020·深圳)1945年8月29日《大公报》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为了争取和平,与蒋介石共商国是,社评中毛泽东到访的地点是( )
A.重庆 B.南京
C.北平 D.西安
A
2.(2020·黔南州)下列选项与年代尺①处相对应的是( )
A.重庆谈判 B.内战爆发
C.挺进大别山 D.南京解放
A
3.(2019·江苏南京)蒋介石曾写道:“对毛泽东应召来渝后之方针,决以诚挚待之。政治与军事应整个解决,但对政治之要求,予以极度之宽容。而对军事则严格之统一,不稍迁就。”这里的“渝”指的是
( )
A.广州 B.瑞金
C.西安 D.重庆
D
4.(2019·湖南株洲)互联网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如果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近代重庆”一词,显示的信息可能有( )
①《马关条约》增开重庆为通商口岸 
②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由南京迁至重庆 
③日本在重庆向国民政府递交投降书 
④国共两党在重庆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A
5.(2019·广西贵港)毛泽东1946年夏与美国记者斯特朗谈话时说:“原子弹是美国反动派用来吓人的一只纸老虎,看样子可怕,实际上并不可怕。当然,原子弹是一种大规模屠杀的武器,但是决定战争胜败的是人民,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材料中毛泽东认为( )
A.战争胜利的关键取决于人心向背
B.决定战争胜败的是新式武器
C.美国的支持是战争胜负的关键
D.战术决定战争的胜败
A
6.(2019·山东日照)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是在( )
A.北伐战争时期 B.国共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D
二、材料题
7.(2019·湖南岳阳)中国共产党是没有特殊利益的政党,是为广大人民谋幸福的政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材料二:
请回答:
问题一:材料一中,“新的革命力量”指什么?“民主革命的转折”具体指什么转折?
答:无产阶级;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问题二: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这对当时的中国时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国共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问题三:材料二中,图二反映的是什么事件中的场景?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赴重庆的目的是什么?
答:重庆谈判;目的是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同时揭露美蒋反动派假和平的阴谋,还可以团结和教育广大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