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01
考点描述
PART ONE
02
读图学史
PART TWO
03
自主学习
PART THREE
04
名师点拨
PART FOUR
05
随堂训练
PART FIVE
06
链接中考
PART SIX
07
天盘归纳
PART SEVEN
08
思维导图
PART EIGHT
课标要求
内容要点
以张謇办实业为例,初步认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了解民国以来剪辫、易服、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近代交通通信在中国的出现。了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初步认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分析近代社会生活和习俗变化的原因和特征
上图建筑是__________,是实业家________创办的,他带动很多中国人走上了“__________”的道路。
大生纱厂
张謇
实业救国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产生与发展:19世纪________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在华__________、__________,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2.进一步发展: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_______________的法令,掀起了________的热潮。________________期间,西方列强忙于__________,暂时放松了_________________,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____________”。其中发展最快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六七十
开办工厂
开采矿山
奖励发展实业
发展实业
第一次世界大战
欧洲战事
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短暂的春天
纺织业
面粉业
3.曲折发展:_______________后,________经济势力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再度受挫。随着_______________的建立和扩张,民族工业除了受到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双重压迫,还遭到________________的摧残。内忧外患的危机,严重阻碍着民族工业的正常发展。
4.发展特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__________,它们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集中在________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地区分布也极________,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__________的大城市。
第一次世界大战
帝国主义
国民党官僚资本
帝国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
比较落后
封建主义
轻工业
不平衡
沿海沿江
5.企业家代表:状元实业家________创办__________,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__________”道路。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著名企业家。
张謇
大生纱厂
实业救国
荣氏兄弟
卢作孚
侯德榜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1.交通通信: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__________相继传入中国。近代铁路和公路的修建,水上、空中航线的开辟,新式马路的修建,传统街道的改造,近代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逐渐改变了人们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交通工具
交通管理和通信事业
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
2.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_________后,民国政府颁布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废除有损人格的___________,代之以简单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取消“________”“________”的称谓,代之以“________”的称呼,体现出__________的新风尚。
3.饮食:西餐、西式蛋糕、洋酒、洋烟、洋布在沿海城市成为时尚。
4.婚丧:文明结婚、集体婚礼、公葬、追悼会等新式婚丧礼节纷纷出现。
辛亥革命
剪辫
易服
劝禁缠足
跪拜礼
鞠躬
握手礼
老爷
大人
先生
自由平等
5.娱乐:公园、咖啡馆在大都市风行一时。
6.服饰:________、________等具有民族风情的服装受人青睐。
7.变化的特征: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是________的。__________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的变化;__________的变化,大于西北各省的变化;__________的变化,大于广大乡镇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民众的变化,大于没有受过教育或教育程度低的民众的变化。从总体上看,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旗袍
中山装
不平衡
沿海地区
东南各省
大中城市
受过教育和教育程度较高
新旧并呈
多元发展
1.易错点:三座大山是指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辛亥革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政治上结束中国两千多年以来的封建君主专制,经济上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实业救国”成为潮流;思想文化上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社会习俗上,体现自由平等的新风尚。
2.易错字:张謇、官僚资本主义
一、选择题
1.以下近代企业中,不属于民族资产阶级创办的是( )
A.继昌隆缫丝厂 B.发昌机器厂
C.大生纱厂 D.江南制造总局
D
2.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回顾历史张謇的“中国梦”是( )
A.平均地权 B.民主科学
C.实业救国 D.变法图强
C
3.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举步维艰,但也曾获得过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被称为民族工业发展的“短暂的春天”。下表中民族工业发展的“短暂的春天”出现在(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辛亥革命时期
C
年份
1912
1913
1914
1915
1917
1918
厂家数
622
941
1275
1644
1973
2321
4.今天,上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在百度网站上输入“1909年、中国、詹天佑”,你可能搜索到的是( )
A.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
B.京张铁路全线通车典礼举行
C.张謇的大生纱厂宣告破产
D.《申报》刊登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消息
B
5.1911年2月5日,法国《小日报》刊登的一幅石印画(右图)再现了当时一些中国人当众剪掉长辫的场景。该画反映出( )
A.剪辫易服已成为当时社会的共识
B.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已被推翻
C.民国剪辫易服法令得到贯彻
D.中国社会习俗呈现新旧并存特征
D
6.民国时期社会习俗的变化包括( )
①剪发辫,易风俗
②改称谓,废跪拜
③禁缠足,倡女权
④废科举,办新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7.1912年3月2日,中华民国成立不久,国民政府就废除了“大人”“老爷”等清官场的称呼,规定政府职员一律改称职务,而民间普遍改称呼为“先生”或“君”。这说明( )
A.当时社会等级森严不可逾越
B.国民政府提倡人人平等互相尊重
C.服饰革新改变了社会的风气
D.传统婚姻礼仪繁琐需要简化革新
B
8.1899年,状元实业家张謇创办了江苏南通大生纱厂。初期,厂子有长足发展;一战期间,又进一步发展;一战后,纱厂屡遭挫折,最后被吞并。对大生纱厂的发展历程最合理的解释是( )
A.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最早出现民族工业
B.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C.近代的中国民族工业难以得到正常发展
D.张謇挣来的钱用于兴办学校等教育机构
C
9.1912年12月,南京临时政府工商部颁布《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规定工艺品的发明者有权申请专利;后又颁布了《公司条例》《农商部奖章规则》等。南京临时政府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
B.促进文化生活的变迁
C.推动社会习俗的变化
D.推进新式教育的发展
A
二、材料题
10.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国初年沪宁杭地区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道路上存在许多荆棘坎坷,也有不少机遇和条件。有人用一幅示意图(见下图)来表示民族工业的发展。
请回答:
问题一:根据材料一,分析早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
答:特点:地区分布不均衡:沿海多,内地少;行业分布不均衡:轻工业为主,重工业极为薄弱。
问题二: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取相关历史信息,形成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答:论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
论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遭遇的阻力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和内战的破坏;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国民政府官僚资本的压迫等。
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主要有:历届政府鼓励兴办实业;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情;实业家张謇等“实业救国”的爱国精神;西方列强侵略的客观促进作用等。
结论:综上所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总体来说是比较落后。
问题三: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謇兴办的实业名称。从他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近代先进知识分子怎样的价值追求?
答:大生纱厂。为了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弃个人功名利禄的爱国情怀。
问题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中国工业化和民主化最终无法实现的原因”这一角度,自拟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答:示例:
观点:近代中国工业化和民主化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无法实现。
论证:洋务运动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因为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维新变法运动鼓励发展资本主义民族工业,也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但是遭到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和破坏,变法只维持了103天,以失败告终。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在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也迎来短暂的春天,但是最终因为一战的结束,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再度受挫。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结论:在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下,无法实现中国工业化和民主化。当今中国,想要进一步发展,要坚持走独立自主的发展之路。
一、选择题
1.(2020·贵州铜仁)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他抱着“实业救国”的思想,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回家乡南通创办大生纱厂,这位“状元实业家”是
( )
A.张謇 B.邓世昌
C.荣宗敬 D.卢作孚
A
2.(2020·贵州遵义)如图是中国某一时期政府倡导的社会生活习俗新风尚,最早可能出现于(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中华民国时期 D.改革开放新时期
C
3.(2020·山东济宁)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发生了巨变。下列社会生活现象的出现与辛亥革命直接相关的是( )
A.吃西餐 B.住洋房
C.剪发辫 D.看电影
C
4.(2019·山东日照)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不同阶级、阶层的代表人物先后提出了自强求富、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实业救国、民主与科学等口号和主张,体现了时代的变化和发展。下列人物中,积极倡导和实践实业救国的是( )
A.孙中山 B.李鸿章
C.梁启超 D.张謇
D
5.(2019·安徽省)下图是中国棉纺织业布机数(1912-1921年)和机制面粉业年产量(1913-1921年)柱状图。该图反映了( )
A.列强加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
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起步
C.中国重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
D.民族工业获得快速发展良机
D
6.(2019·山东聊城)19世纪,西方的星期作息制传入中国。参照传统的二十八宿值日法的推算,汉语新添了“星期”和“星期日”等新名词。1907年清廷明确规定在正式用语中使用“星期”而不用“礼拜”。上述现象主要表明( )
A.中西文化融合 B.习惯完全西方化
C.天文学发展迅速 D.汉语词汇丰富
A
7.(2019·湖北荆州)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规定取消“老爷”“大人”等称谓,代之以“先生”的称呼;人们在社交场合中,出现鞠躬、握手、鼓掌等新礼节。这些变化体现出当时的( )
A.婚姻自主意识 B.崇洋逐新趋向
C.民族风情特征 D.自由平等风尚
D
8.(2019·湖南娄底)“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俗的变化。这一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C
二、材料题
9.(2019·广东)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工业的产业分布及结构特征的变迁,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5—1913年民间资本厂矿企业地域分布
——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总计
上海
武汉
天津
广州
杭州
无锡
其他
厂矿数
549
83
28
17
16
13
12
380
资本额(千元)
120 288
23 879
17 240
4 219
5 791
1 552
1 422
66 185
材料二:抗战前,中国数量有限的工厂,大半集中于沿海省份,“七七”事变后,政府即下令沿海各厂矿迁入内地。从1937年7月到1940年底,三年半时间,完成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工业大迁移。内迁厂矿区域分布,以四川为最多,占内迁总数54.67%,湖南次之,占29.21%,陕西占5.90%,广西占5.11%,其他各省占5.11%。这些内迁厂矿,为战时大后方工业重建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吴景平、曹振威《中华民国史》
材料三:
请回答:
问题一:根据材料一,归纳1895年至1913年民间厂矿企业分布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造成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
答:特点: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长江流域(通商口岸周围)。
原因:沿海和长江流域最先遭受西方经济侵略,自然经济较早解体;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开放较早;交通便利等。
问题二: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工业大迁移”的原因并分析其意义。
答:原因:抗日战争(或日本全面侵华);政府组织内迁等。意义:为大后方工业重建奠定基础;为抗日战争胜利提供物质条件;保存民族工业基本力量;有利于促进工业合理布局;促进内地工业发展等。
问题三:观察材料三图,指出这一时期我国工业发展呈现的特点。这些特点对我国经济建设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特点:沿海工业比重大,内地工业比重小;重工业发展迅速,轻工业发展相对较慢。
影响:工业布局渐趋合理;奠定工业化基础;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一定程度上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
问题四:综上所述,你从我国工业发展历程中能获得哪些启示?
答:启示:工业布局要合理;经济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与近代经济思想家不同,洋务派官员可能尚未意识到工业化的重要性,但是他们的实际行动却促使中国逐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
——朱博康、施正康《中国经济史》
材料二: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工业开始兴起,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有了初步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逐步壮大。他们试图改变封建专制制度,期待以政治近代化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材料三:1894年农历甲午年,这年的春天来得特别迟,颐和园条条垂杨秃枝在寒风中颤抖。年逾不惑、踌躇满志的张謇成为全国惊羡的新科状元,被授予翰林院修撰。然而他却走上了与传统士大夫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出于对国家权利丧失的愤慨,1896年他毅然弃官返乡兴办实业。
——《古老中国的发展传奇》
问题一: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派在“他们的实际行动”中提出的口号。
答:“自强”“求富”。
问题二: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康有为、孙中山、胡适等资产阶级代表,为改变封建专制制度,实现政治近代化做出了哪些努力?
答:康有为与梁启超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即戊戌变法;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推动新文化运动发展。
问题三: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謇兴办的实业名称。从他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近代先进知识分子怎样的价值追求?
答:大生纱厂;为了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弃个人功名利禄的爱国情怀。
问题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中国工业化和民主化最终无法实现的原因”这一角度,自拟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答:示例:
观点:近代中国工业化和民主化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无法实现。
论证:洋务运动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因为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维新变法运动鼓励发展资本主义民族工业,也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但是遭到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和破坏,变法只维持了103天,以失败告终。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在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也迎来短暂的春天,但是最终因为一战的结束,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再度受挫。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结论:在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下,无法实现中国工业化和民主化。当今中国,想要进一步发展,要坚持走独立自主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