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01
考点描述
PART ONE
02
读图学史
PART TWO
03
自主学习
PART THREE
04
名师点拨
PART FOUR
05
随堂训练
PART FIVE
06
链接中考
PART SIX
07
天盘归纳
PART SEVEN
08
思维导图
PART EIGHT
课标要求
内容要点
以京师大学堂的开办和科举制度的废除为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展的主要史实。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近代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知道鲁迅、茅盾、齐白石、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人的成就
了解近代新式教育的变革、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近代文学艺术成就等基本史实
上图学校是___________,创办于__________期间,辛亥革命后改为__________。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开端。
京师大学堂
百日维新
北京大学
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1.新式教育:___________时期,洋务派兴办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一批新式学校。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先后在天津创办____________,在上海创办__________。
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创办___________。1902年清政府废除八股文,1905年清政府决定逐步废除_________,存在1 300多年的_________至此寿终正寝。清政府还通令兴办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中国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起来。
洋务运动
同文馆
福州船政学堂
北洋西学堂
南洋公学
京师大学堂
科举考试
科举制度
2.创办报纸:________年外国人在________创办的________,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天津的__________、上海的《新闻报》和延安的____________,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报纸。上海的《东方杂志》、陈独秀创办的_________和邹韬奋主办的________周刊,是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
3.出版机构:________年在________创办的___________,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_________的文化出版机构。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_________,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
1872
上海
《申报》
《大公报》
《解放日报》
《新青年》
《生活》
1897
上海
商务印书馆
规模最大
新华书店
二、文学艺术的成就
1.文学:________的白话小说____________成为一篇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阿Q正传》是批判___________的经典之作;20世纪初,郭沫若的________、茅盾的________、曹禺的________、巴金的________、老舍的__________;20世纪中期,赵树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丁玲的___________________、周立波的__________。
鲁迅
《狂人日记》
国民性问题
《女神》
《子夜》
《雷雨》
《家》
《骆驼祥子》
《小二黑结婚》
《李有才板话》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暴风骤雨》
2.绘画:________擅绘花鸟草虫,画法上工笔、写意兼长,造诣精深;徐悲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宏篇巨作,在中国画________和________上开辟了新时代。
3.音乐:____________中,聂耳创作______________《毕业歌》等名曲;田汉作词的《义勇军进行曲》,后来被定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曲的_________________。
4.电影:1905年拍摄的________是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________;1931年拍摄的______________是第一部__________。
齐白石
《田横五百士》
《愚公移山》
技法
意境
抗日救亡运动
《义勇军进行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冼星海
《黄河大合唱》
《定军山》
无声电影
《歌女红牡丹》
有声电影
1.易错点: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高等学府是京师大学堂不是京师同文馆;各作者的作品;区分第一部电影和第一部有声电影。
2.易错字:冼星海、《骆驼祥子》
一、选择题
1.清朝废除科举制度是在( )
A.1861年 B.1898年
C.1905年 D.1912年
C
2.“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首《义勇军进行曲》所反映的时代心声是( )
A.师夷长技 B.抗日救亡
C.探索西学 D.和平建国
B
3.下列人物与其主办的报刊,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陈独秀——《新青年》杂志
B.邹容——《生活》周刊
C.严复——《国闻报》
D.梁启超——《时务报》
B
4.《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是( )
A.聂耳 B.茅盾
C.冼星海 D.田汉
A
5.根据下表的具体内容,表格中画线处应填写( )
A.教育近代化进程 B.新闻出版业
C.社会习俗的演变 D.海外留学教育
A
主题:晚清时期的______________
洋务运动中新式学堂与海外留学
戊戌变法时期京师大学堂的创办
清末新政时期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清末新政时期政府正式宣布废除科举制度
6.我们在学习中经常使用《新华字典》,出版它的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这一机构是( )
A.三联书店 B.商务印书馆
C.同文出版社 D.外文出版社
B
7.下列最能体现文学巨匠鲁迅、美术大师徐悲鸿、人民音乐家聂耳和冼星海作品的共同点的是( )
A.弘扬科学精神,批判封建愚昧,讴歌光明、鞭挞黑暗
B.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
C.是科举制度废除后中华文化的复兴
D.无情地批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
A
8.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一首首抗战救亡歌曲,带给人们巨大的精神力量!创作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激发了中国人民抗日斗志的歌曲有( )
①《义勇军进行曲》 ②《离骚》
③《黄河大合唱》 ④《狂人日记》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③④
C
9.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三位重要的历史人物,他们为近代中国作出的共同贡献是( )
A.促进中国近代化
B.改变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C.传播了民主共和的思想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A
二、材料题
10.近代中国经济、社会和思想文化孕育了许多新的变革因素,这些新因素构成了近代中国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的历史起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请将下列相关作品,按照要求归类整理。(只写序号即可)
①《狂人日记》 ②《愚公移山》 ③《阿Q正传》
④《义勇军进行曲》 ⑤《田横五百士》 ⑥《黄河大合唱》
反映反对封建势力题材的有:________;
反映抗日战争时期题材的有:__________________。
①③
②④⑤⑥
问题二:根据上述作品,概括中国近代文学艺术的主要特点。
答:中国近代文学艺术反映鲜明的时代特征,弘扬科学精神,批判封建愚昧,讴歌光明,反抗外来侵略,鞭挞黑恶势力等。
问题三:分析以上数据,概括近代中国从19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初期,民族工业发展所呈现的变化,说出1912—1919年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
答:变化:民族工业的数量和资金总额在不断上升。
原因: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问题四: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根据下列表格要求,填写相应的内容。
变化领域
举例说明
交通工具
文化生活
社会习俗
答:火车、轮船等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促进了商品的流通;创办《申报》等报纸,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创办文化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等;照相、电影传入,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剪发辫、易服饰、劝禁缠足、改礼仪、改称呼等,使国人思想观念发生很大变化,自由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一、选择题
1.(2020·新疆)在鲁迅的小说中,深刻剖析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弱点,成为批判国民性问题的经典之作是( )
A.《子夜》 B.《狂人日记》
C.《阿Q正传》 D.《骆驼祥子》
C
2.(2020·龙东地区)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音乐作品是( )
A.《黄河大合唱》 B.《英雄交响曲》
C.《义勇军进行曲》 D.《毕业歌》
C
3.(2018·内蒙古呼和浩特)1872年,《申报》在上海创办,在它有关圣诞节的报道中,经常使用“外国冬至”“西国冬至”“洋冬至”等字样,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社会( )
A.对侵略者的厌恶 B.中西交融的情形
C.全盘西化的态度 D.天朝上国的心理
B
4.(2019·山东潍坊)1905年5月,依然被称为“老爷”的京师大学堂学生,穿起了短袖衫,开始了首届西式运动会。这反映了京师大学堂
( )
A.是中国近代首所新式学校
B.具有新旧交织的时代特点
C.创办于科举制度废除之后
D.首创完备的新式教育体制
B
5.(2019·广东省)1872年到1875年间,120名赴美留学幼童中,人数居前三位的广东、江苏、浙江分别为84人、20人和9人;甲午战争后,留学生的分布逐步向长江流域延伸。留学生地域分布的变化( )
A.加速了科举制度的瓦解
B.与近代化进程基本一致
C.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始
D.加剧了中国的半封建化
B
6.(2019·湖南益阳)戊戌政变后,除下列哪项措施外,各项变法措施均随之被取缔( )
A.奖励创造发明 B.改科举,废八股
C.取消旗人特权 D.设立京师大学堂
D
7.(2019·云南省)1897年,中国人在上海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
A.商务印书馆 B.中华书局
C.开明书店 D.生活书店
A
8.(2019·江苏无锡)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批人民音乐家创作了大量的抗日救亡歌曲,其中由聂耳作曲、田汉作词的一首歌曲振奋了民族精神,它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这首歌曲是( )
A.《大刀进行曲》 B.《黄河大合唱》
C.《游击队之歌》 D.《义勇军进行曲》
D
二、材料题
9.(2019·福建)教育的变化与文化发展、社会进步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教育事业和中国传统文化一样源远流长。西周分封制下,教育的主要作用是以礼教维持等级制度的秩序。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国竞争形势,为教育提供了相对自由的条件,促成了人才的大量涌现。秦汉以后,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出现,儒家学说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教育被当作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重要工具,整个教育制度围绕选官而展开。
材料二:近代新式教育发展
新式学堂
兴起阶段
1862年京师同文馆建立到1894年甲午战争的爆发,33 年间共创办外语、军事、技术类新式学堂27 所
京师大学堂牌匾
缓慢发展阶段
1895—1904年,维新派把废除八股文作为教育变革的重点问题,近代高等教育数量及规模有所增长
停科举上谕档案
快速发展阶段
1905年科举制废止后,新学制迅速推广,留学教育迅速发展
请回答:
问题一:依据材料一,简析古代教育的主要作用。
答:西周:维护等级秩序;春秋战国:促成大量人才涌现;秦汉以后:选拔官员,维护统治。
问题二: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近代以来与新式教育发展变化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
答: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废除科举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