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01
考点描述
PART ONE
02
读图学史
PART TWO
03
自主学习
PART THREE
04
名师点拨
PART FOUR
05
随堂训练
PART FIVE
06
链接中考
PART SIX
07
天盘归纳
PART SEVEN
08
思维导图
PART EIGHT
课标要求
内容要点
了解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
创建中华民国和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
上图文件名是__________________,颁布者是________。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文件,肯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孙中山
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1.时间、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临时大总统:________。
3.措施:成立_________________;采用___________;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选举产生议员。
4.意义: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2年1月1日
南京
孙中山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公元纪年法
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清朝统治结束:________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
2.1912年2月13日,____________辞职。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________为临时大总统。3月,袁世凯在________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的职务。临时政府迁往________。
1912
孙中山
袁世凯
北京
北京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颁布: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
《__________________》。
2.内容: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________;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________;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___________;参议院行使________,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________并负其责任,司法________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全体国民
自由和权利
平等
立法权
行政权
独立
3.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_________________制度和_____________原则,是___________的重要成果。
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
民主自由
辛亥革命
1.易错点:袁世凯在北京就任;公历与中华民国纪年换算:1911年+民国(?)年=公元(?)年;清朝结束的标志是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
2.易错字:黎元洪、袁世凯。
一、选择题
1.2020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9周年,如果以“追寻共和足迹”为主题出一期板报,请在下列内容中选取可用素材并按顺序排列
( )
①成立中国同盟会 ②公车上书 ③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④武昌起义 ⑤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⑥建立兴中会
A.②①④⑤③ B.⑥②④③⑤
C.⑥①④③⑤ D.⑥①④⑤③
C
2.辛亥革命从根本上确立了中国“民主共和”的政治方向,因此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复兴。这主要体现在当时( )
A.提出三民主义
B.推翻封建制度
C.建立民国和颁布《临时约法》
D.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C
3.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地点是( )
A.北京 B.南京
C.武昌 D.广州
B
4.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下列关于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A
首都
南京
B
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
C
国旗
五星红旗
D
纪年法
公元纪年法、并行民国纪年法
5.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并推荐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采取的措施有( )
①清帝必须退位 ②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③临时大总统到南京就职 ④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
6.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及其资产阶级革命党人通过一部法律文件对新的政治体制进行了设计,这部法律文件就是( )
A.《辛丑条约》 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7.福建泉州人李娜到台湾旅游,参观一座建于民国38年的建筑。该建筑建于公元( )
A.1948年 B.1949年
C.1950年 D.1951年
B
8.《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关于此文件说法错误的是( )
A.是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B.规定了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C.袁世凯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
D.规定了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司法独立
C
9.《临时约法》规定了参议院、大总统、国务员、法院的职权,实行“三权分立”、“代议政治”以及对内对外政策的原则。这说明辛亥革命( )
①彻底推翻了封建势力 ②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意志
③受到美国政治体制的影响 ④促进社会生活的变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B
二、材料题
10.中国近代化探索中,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
——李友唐《〈清帝退位诏书〉和〈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条件〉》
材料二:天子已退位,清朝统治不复存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国已经正式成为一个共和国。历史上很少见到如此惊人的革命,或许可以说,从来没有过一次规模相等的、在各个阶段中流血这样少的革命,革命的最后阶段是否已经达到目的,这是未来的秘密……我们希望,这会给中国带来一个它所期望的进步的稳定的政府。
——1912年2月16日英国《泰晤士报》评论
材料三:革除“大人”“老爷”等称谓,废止跪拜,剪除男子发辫,劝禁女子缠足,严禁鸦片。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问题一:材料一中“民军起事,各省响应”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根据皇太后的懿旨,清政府作出了什么决定?此决定有什么历史意义?
答:辛亥革命。宣统帝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问题二:材料二中“所期望的进步的稳定的政府”是指哪一政府?此政府成立时的临时大总统是谁?后来谁继任?
答: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孙中山。袁世凯。
问题三:材料三是关于哪方面的内容?体现了什么样的变化?
答:社会生活方面。社会观念的转变和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六款:大清国大皇帝允定,付诸国偿款海关银四百五十兆两,……第七款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亦可自行恪守。……连外国人也说“中国已经到了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了。”这样,中国有国家之名,再无主权之实……
材料二:“共和成,专制灭;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
请回答:
问题一: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的“第六款”“第七款”内容出自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条约?这一条约给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答:《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问题二:哪一历史事件导致“民国成、清朝灭”?该历史事件的领导者是谁?此历史事件的结果如何?
答:辛亥革命;孙中山;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地。
问题三: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取相关历史信息,形成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答:观点:《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加剧,清王朝统治风雨飘摇,孙中山领导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论证:《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为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他从甲午中日战争时期就开始从事武装反清斗争,屡败屡起,百折不挠。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结论:辛亥革命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它促进了中国政治近代化进程,辛亥革命以后中国进入了共和政治时代;促进了中国经济近代化进程,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清了障碍;促进了中国人民思想近代化进程,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一、选择题
1.(2020·四川成都)中国近代史上曾有一个政权在其国歌中写道:“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下列叙述,能体现该政权“旧邦新造”的是它( )
A.终结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迈开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C.创办新式学堂废除八股取士
D.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2.(2019·四川德阳)右图所示内容是一本历史著作中某一章的小标题,这一章的大标题应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C
3.(2019·四川自贡)辛亥革命作为20世纪中国历史的第一次巨变,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里程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②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③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④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4.(2019·黑龙江大庆)他领导的辛亥革命以疾风暴雨之势推翻了长达260年的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他”是( )
A.李鸿章 B.康有为
C.孙中山 D.胡适
C
5.(2019·甘肃定西)蔡元培先生给孙中山先生的挽联中写道:“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由此可见,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 )
A.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C.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
D.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
6.(2019·广西百色)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了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 )
A.使中国人民接受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B.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C.推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
D.促进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B
7.(2019·湖北孝感)鲁迅曾说,辛亥革命后,“我到街上走了一通,满眼都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里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材料反映的实质是辛亥革命( )
A.反封建不彻底
B.没有唤醒民众
C.没有推翻封建专制制度
D.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
A
8.(2019·江苏常州)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的实践活动主要有:成立同盟会,发动武昌起义,创建中华民国。这群人属于( )
A.农民阶级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地主阶级 D.资产阶级革命派
D
二、材料题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甲午战争后,有志之士关于“救亡”“图存”的思考开始进入近代国家转型与民族关系建构的层面,进入到怎样处理和调适国内政治与民族关系,怎样以民族革命来促进政治革命,怎样在不同文化之间构建平等的现代政治结构。正是在国家与民族两条主线的推动下,在对政治革命与民族革命高度一致的认同下,才爆发了辛亥革命。因此,辛亥革命不是偶然出现的,它是中国近代仁人志士试图在王朝体制下
变法维新以图强之举屡遭挫折后,所选择的一条以政治革命的方式来推翻腐朽的专制王朝,以达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目标。
——李禹阶《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国家和民族的发展》
问题一:材料中“变法维新以图强之举”指什么历史事件?列举两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在经济上有什么措施?
答:戊戌变法。康有为、梁启超。措施: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问题二: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有哪些重要的成果?
答:“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推翻清朝的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问题三: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改变社会性质”这一角度,自拟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答:示例:
观点:资本主义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论证:维新变法运动试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改良挽救民族危机,但是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戊戌六君子被杀,变法内容仅保留京师大学堂,变法只维持了103天,结果以失败告终。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但是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结论:在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下,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不可行。当今中国,想要进一步发展,要坚持走独立自主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