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上学喽
[设计理念]
《我今天上学》是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阶段的第一节音乐课。对于他们来
讲,既新鲜、兴奋,又对老师充满了疑问和陌生感。我在设计这节课时,采用“想一想、玩一玩、唱一唱、编一编、跳一跳”的方法,通过多种感官的参与、体验,激发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而愉快地适应小学音乐课堂的学习生活。
[教学目标]
1.?初步熟悉和逐渐喜爱新的学校,对上音乐课产生兴趣,建立我是小学生的自豪感。
2.?体验明快的歌曲节奏与情绪,张扬个性,愿意展示自己在音乐方面的能
力。
3.?培养自我认知能力,开始学会认识自我、认识新同学和适应新环境,从学习心态上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转变。
[教学重难点]
用不同形式感受的节奏型。
[教学过程]
一、做游戏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很高兴能和那么多小朋友在一起上音乐课。我想和你们做朋友,可我不认识你们,怎么办呢?”
学生想办法,并提出很多建议。
(此环节让学生替老师想办法,有助于消除学生对老师的陌生感,拉近师生之
间的距离。)
师:“我们现在玩一个说名字的游戏。我有个小小的要求,可要听清楚,你们要模仿老
师来做。”
师:“我.?叫︱李鲁红︱我们拉拉︱勾?0︱。我们大家一起把名字说出来。”
(学生会用自己的方法说名字,但还不能按节奏的要求做。主要目的是放松
学生的心态。)
师:“你们人太多,我听不清楚你们说的是什么,我想和你们一个一个说。”
(玩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把难点变成学生容易接受的游戏,把“苦学”变成“乐学”,整个教学环节始终在愉快合作、融洽的气氛中进行。先大家做,后单独做的方法,有利于消除孩子们的紧张心理,让学生一个个站起来和老师对话,注意让学生学会倾听、模仿,培养学生自信大胆地回答问题。)
二、多形式学习歌曲
1.?听歌曲范唱,学生说内容。
师:“老师真开心,这么短的时间我又认识了这么多的朋友。现在你们可都是光荣的小学生了,在学校里要开心地学习,开心地玩耍,更要开心地来上学。老师给你们听一首其他小朋友唱得高高兴兴来上学的歌,我们来听听,他们都唱了什么呢?”
(做完游戏,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这时要抓住孩子好奇的心理,引起他们继续探究
的兴趣。)
2.?感受歌曲中×.?×︱×××︱的节奏型。
(1)边听歌曲范唱,边跟着老师拍节奏。
(2)说出歌曲什么地方出现了“啰.?哩︱啰哩啰︱”,出现了几次。
(3)唱出三处“啰.?哩︱啰哩啰︱”。
(玩说名字的游戏已基本解决难点后,此时感受歌曲中×.?×︱×××︱的节奏型,起到巩固的作用。)
3.?师生合作共同学唱歌曲。
(1)学生唱“啰.?哩︱啰哩啰︱”,老师读歌词,学生可以拍手给老师伴奏,也可以根据歌词做动作。
(2)老师唱“啰.?哩︱啰哩啰︱”,学生读歌词。
(让学生在唱和听的过程中进行对比。如果唱错了可自我纠正。)
(3)在(1)(2)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开心地把“噢,上学喽!”读出来。
(4)学生感受自己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并找出改正的方法。
(自我评价,自我纠正。)
(5)启发学生边做动作边开心地把“噢,上学喽!”读出来。
师:“哪位同学不仅能把高兴的劲儿说出来,而且还能加一个动作来表现。”
(能有感情地歌唱是歌唱教学中最重要的目标之一。(3)、(4)、(5)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怎样有感情地读歌词,把自己成为一名小学生的高兴心情和十分得意的神情表现出来,为下面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打下基础。)
(6)师生随音乐读歌词。(要特别强调“噢”和“上学喽”)
(7)师生接唱。
师:“现在我想和你们合作一次,你们唱‘啰.?哩︱啰哩啰︱’我来唱其他的歌词。”(第一遍接唱)
师:“刚才你们唱得真不错,我要考验你们一下,我来唱‘啰.?哩︱啰哩啰︱’你们来唱其他的歌词。”(第二遍接唱)
(8)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你们觉得自己唱得怎么样?”让学生自我演示,自我纠正。
(评价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它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激励自己,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很大的激发作用,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9)改正错误后,再让学生随音乐唱。(最后的“上学喽”要更放开些。)
三、活动中享受成功
1.?创编歌词
师:“听,什么声音响了?(根据歌曲旋律填词唱出来)‘叮铃叮铃铃,下课铃声敲响了,小朋友们来到操场上,蹦一蹦跳一跳,小朋友们我问你,课间十分钟,你们都玩什么?’哪位小朋友能试着用一句话唱着来回答老师呢?”
教师启发演唱:“妙妙妙妙妙,我们捉迷藏;啦啦啦啦啦,我们在唱歌。”
学生进行即兴创作:“啦啦啦啦啦,我们在上课”、“哈哈哈哈哈,我们笑哈哈”、“画呀画呀画,我们在画画”……
(课标提出“注重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此环节着重启发孩子们的创造思考能力。在教学中,我们要随时启发孩子们的创作潜能,让孩子们时常动动脑筋,孩子会很珍惜并且很自豪他们所创作的作品,哪怕是短短的一句话。)
2.?跳踢踏
(1)学生看图像,说内容,引出跺脚。
(2)学生模仿老师(边读儿歌,边做动作。)
(3)先请学生(大胆的)和老师一起跳,其他小朋友拍手或跺脚伴奏。
(4)请所有的小朋友做一做,可以互相拉手,也可以互相挽着手,也可以互相搂着肩膀来踏脚。
(“跳踢踏”目的是让学生在唱和跳的过程中表达“上学喽”的愉快心情,要求学生按节奏能自由地行走和踏跳。)
四、课堂小结并结束新课
师:“老师真的很开心,和那么多聪明的小朋友一起上了一节课,老师也希望你们在学校里过得快快乐乐。看你们刚才跳得那么愉快,我也想和你们一起跳了。我们玩一个接龙的游戏,我做龙头,你们跟着我跳着踢踏舞出教室。”
(和学生跳着踢踏舞出教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