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内容:第六章 第1、2节
得分________ 卷后分________ 评价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5分)
1.(枣庄中考)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时,温度计内水银液面慢慢升高,在“水银液面升高”的过程中,有关温度计内水银的物理量不变的是(
)
A.温度
B.体积
C.密度
D.质量
2.(湘潭中考)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前,调节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指在如图所示位置,这时应该(
)
A.将左端平衡螺母向右旋进一些
B.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D.将游码向右移动
3.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的左右两盘分别放体积相同的3个甲球和2个乙球,天平恰好平衡,则一个甲球与一个乙球的质量比为(
)
A.2∶3
B.3∶2
C.1∶1
D.无法确定
4.阅读图表信息判断下面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常温、常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
金
19.3×103
水银
13.6×103
钢、铁
7.9×103
纯水
1.0×103
冰(0
℃)
0.9×103
植物油
0.9×103
干松木
0.5×103
酒精
0.8×103
A.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
B.体积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酒精的质量大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
D.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5.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物质的密度最大
B.c物质的密度是a的两倍
C.b物质的密度是1×103
kg/m3
D.a、b、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6.(宜昌中考)下列情况中,物质密度不变的是(
)
A.把纸撕成碎片
B.冰熔化成水
C.氧气罐中的氧气用去一部分
D.把铁丝烧红
7.三只完全相同的瓶子,里面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硫酸、水和酒精,用塞子将三只瓶子封好,如图所示,则可判定(ρ硫酸=1.8×103
kg/m3,ρ酒精=0.8×103
kg/m3,ρ水=1×103
kg/m3)(
)
A.甲是酒精,乙是水,丙是硫酸
B.甲是酒精,乙是硫酸,丙是水
C.甲是水,乙是酒精,丙是硫酸
D.甲是硫酸,乙是水,丙是酒精
8.将16
g酒精(ρ酒精=0.8×103
kg/m3)和30
g水混合,假设混合后体积不变,则混合物的密度为(
)
A.0.8×103
kg/m3
B.0.9×103
kg/m3
C.0.92×103
kg/m3
D.1.0×103
kg/m3
9.已知酒精的密度为0.8×103
kg/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装下纯净水的瓶子一定能装下相同质量的酒精
B.能装下酒精的瓶子一定能装下相同质量的纯净水
C.同体积的水和酒精质量之比是4∶5
D.同质量的水和酒精体积之比是2∶5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10.在下面的空格中填入适当的数字或单位。
(1)某中学生的质量约为45(
)。
(2)一个铁钉的质量约为10(
)。
(3)水的密度是1.0×103(
)=(
)g/cm3。
11.平时我们习惯于讲“水比油重”实际上指的是水的(
)比油大,平时我们也习惯于讲“大人比小孩重”,实际上指的是大人的(
)比小孩大。
12.(黑龙江中考)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3∶2,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为(
)。把甲乙两物体都截去一半,两物体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比为(
)。
13.已知砖的密度为1.5×103
kg/m3,用长25
cm、宽12
cm、厚6
cm的砖块砌房子的墙,若房子内、外墙的总面积为720
m2,墙的厚度为25
cm,则修建此房约需砖(
)块,如果汽车一次能装载4吨,则最少要拉(
)次才能将这些砖拉来。
14.一只质量为68
g的瓶子,装满水后质量为184
g。如果在瓶中先放入一个37.3
g的金属片,然后再装满水,总质量为218
g,则此金属片的密度为(
)kg/m3(保留一位小数)。
15.现有由同种材料制成的A、B两个金属球,其中有一个是实心的,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
g、60
g,体积分别为16
cm3、12
cm3。实心球是(
)球,它的密度是(
)kg/m3。
16.小华去超市买了一包方便面,想用天平验证其标注的面饼质量是否准确。他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按如图甲所示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这一过程中的错误是(
);纠正错误后,测得面饼的质量如图乙所示,为(
)
g。将该面饼压碎,其质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实验探究题(13分)
17.某学习小组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选用了体积为10
cm3、20
cm3、30
cm3的三个铝块和托盘天平进行实验。
(1)调节天平平衡后,小明用天平测量铝块1(体积为10
cm3)的质量,如图甲。这一操作中的错误是(
)。改正错误后,他正确操作,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位置如图乙。请将此铝块的质量填写在下表空白处。他接下来继续测量了铝块2和铝块3的质量并完成了下表格的记录。
铝块
m/g
V/cm3
1
(
)
10
2
54
20
3
84
30
(2)小组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发现铝块3的数据与铝块1和铝块2反映的规律不相符,为了得到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的结论,他们将铝块3的质量数据改为81,并用描点法画出铝块的m?V图象,请你在图丙中建立坐标系完成他们的图象。
(3)请你对他们更改数据的做法进行评价(
)。如果是你,对这种情况采用的做法应该是(
)。
四、计算题(10分)
18.用同种材料制成的三个正方体,它们的边长分别为1
cm、2
cm、3
cm,质量分别为3
g、24
g、54
g,其中只有一个是空心的,请你通过计算判断哪个是空心的。
检测内容:第六章 第1、2节(答案版)
得分________ 卷后分________ 评价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5分)
1.(枣庄中考)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时,温度计内水银液面慢慢升高,在“水银液面升高”的过程中,有关温度计内水银的物理量不变的是(D)
A.温度
B.体积
C.密度
D.质量
2.(湘潭中考)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前,调节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指在如图所示位置,这时应该(B)
A.将左端平衡螺母向右旋进一些
B.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D.将游码向右移动
3.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的左右两盘分别放体积相同的3个甲球和2个乙球,天平恰好平衡,则一个甲球与一个乙球的质量比为(A)
A.2∶3
B.3∶2
C.1∶1
D.无法确定
4.阅读图表信息判断下面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C)
常温、常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
金
19.3×103
水银
13.6×103
钢、铁
7.9×103
纯水
1.0×103
冰(0
℃)
0.9×103
植物油
0.9×103
干松木
0.5×103
酒精
0.8×103
A.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
B.体积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酒精的质量大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
D.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5.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a物质的密度最大
B.c物质的密度是a的两倍
C.b物质的密度是1×103
kg/m3
D.a、b、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6.(宜昌中考)下列情况中,物质密度不变的是(A)
A.把纸撕成碎片
B.冰熔化成水
C.氧气罐中的氧气用去一部分
D.把铁丝烧红
7.三只完全相同的瓶子,里面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硫酸、水和酒精,用塞子将三只瓶子封好,如图所示,则可判定(ρ硫酸=1.8×103
kg/m3,ρ酒精=0.8×103
kg/m3,ρ水=1×103
kg/m3)(A)
A.甲是酒精,乙是水,丙是硫酸
B.甲是酒精,乙是硫酸,丙是水
C.甲是水,乙是酒精,丙是硫酸
D.甲是硫酸,乙是水,丙是酒精
8.将16
g酒精(ρ酒精=0.8×103
kg/m3)和30
g水混合,假设混合后体积不变,则混合物的密度为(C)
A.0.8×103
kg/m3
B.0.9×103
kg/m3
C.0.92×103
kg/m3
D.1.0×103
kg/m3
9.已知酒精的密度为0.8×103
kg/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能装下纯净水的瓶子一定能装下相同质量的酒精
B.能装下酒精的瓶子一定能装下相同质量的纯净水
C.同体积的水和酒精质量之比是4∶5
D.同质量的水和酒精体积之比是2∶5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10.在下面的空格中填入适当的数字或单位。
(1)某中学生的质量约为45__kg__。
(2)一个铁钉的质量约为10__g__。
(3)水的密度是1.0×103__kg/m3__=__1.0__g/cm3。
11.平时我们习惯于讲“水比油重”实际上指的是水的__密度__比油大,平时我们也习惯于讲“大人比小孩重”,实际上指的是大人的__质量__比小孩大。
12.(黑龙江中考)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3∶2,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为__3∶2__。把甲乙两物体都截去一半,两物体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比为__3∶2__。
13.已知砖的密度为1.5×103
kg/m3,用长25
cm、宽12
cm、厚6
cm的砖块砌房子的墙,若房子内、外墙的总面积为720
m2,墙的厚度为25
cm,则修建此房约需砖__5×104__块,如果汽车一次能装载4吨,则最少要拉__34__次才能将这些砖拉来。
14.一只质量为68
g的瓶子,装满水后质量为184
g。如果在瓶中先放入一个37.3
g的金属片,然后再装满水,总质量为218
g,则此金属片的密度为__11.3×103___kg/m3(保留一位小数)。
15.现有由同种材料制成的A、B两个金属球,其中有一个是实心的,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
g、60
g,体积分别为16
cm3、12
cm3。实心球是__A__球,它的密度是__8×103__kg/m3。
16.小华去超市买了一包方便面,想用天平验证其标注的面饼质量是否准确。他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按如图甲所示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这一过程中的错误是__游码未调至零刻度线__;纠正错误后,测得面饼的质量如图乙所示,为__83.4__
g。将该面饼压碎,其质量__不变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实验探究题(13分)
17.某学习小组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选用了体积为10
cm3、20
cm3、30
cm3的三个铝块和托盘天平进行实验。
(1)调节天平平衡后,小明用天平测量铝块1(体积为10
cm3)的质量,如图甲。这一操作中的错误是__用手拿砝码__。改正错误后,他正确操作,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位置如图乙。请将此铝块的质量填写在下表空白处。他接下来继续测量了铝块2和铝块3的质量并完成了下表格的记录。
铝块
m/g
V/cm3
1
__27__
10
2
54
20
3
84
30
(2)小组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发现铝块3的数据与铝块1和铝块2反映的规律不相符,为了得到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的结论,他们将铝块3的质量数据改为81,并用描点法画出铝块的m?V图象,请你在图丙中建立坐标系完成他们的图象。
答图:
(3)请你对他们更改数据的做法进行评价__没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法不正确__。如果是你,对这种情况采用的做法应该是__分析原因,重新实验__。
四、计算题(10分)
18.用同种材料制成的三个正方体,它们的边长分别为1
cm、2
cm、3
cm,质量分别为3
g、24
g、54
g,其中只有一个是空心的,请你通过计算判断哪个是空心的。
解:正方体的体积V=a3,a是正方体的边长,各正方体的密度:ρ1===3
g/cm3,ρ2===3
g/cm3,ρ3===2
g/cm3,因为边长为3
cm的正方体密度最小,所以,边长为3
cm的正方体是空心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