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新课导入
很久以前,所罗门王拥有一个神奇的戒指,只要他一戴上这个戒指,就能够听懂鸟兽虫鱼的语言。更神奇的是,几十年前,奥地利有这样一位科学家,他不需要戴上魔戒,也能轻松和动物“对话”。
请看不戴魔戒的劳伦兹,是如何与鸟兽虫鱼亲密对话的。
17
动物笑谈
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欣赏精彩语段,学习文中准确严谨而又传神生动的笔法,体会行文活泼又不乏幽默的特点。
3.体会劳伦兹对动物、自然的挚爱,对生命的尊重,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康拉德·劳伦兹,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1973年因动物行为学研究方面开拓性的成就而获诺贝尔奖,除了在学术上的成就之外,劳伦兹最为人所称道的,是他在动物行为方面的通俗写作,著有《所罗门王的指环》等。
走近作者
字词积累
哺乳
羞怯
匍匐
鹦鹉
温驯
禁锢
俯冲
柠檬
怪诞不经
大相径庭
神采奕奕
bǔ
qiè
pú
fú
gù
fǔ
níng
méng
yīng
wǔ
xùn
dàn
jìng
yì
整体感知
1.一气呵成默读完全文,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
2.勾画出文中表明时间变化、地点转换的语句,厘清写作顺序。
3.默读时记住文章的主要情节,概括四件趣事。
默读文章,要求:
2.勾画出文中表明时间变化、地点转换的语句,厘清写作顺序。
①有一段时期我正在做有关水鸭子的实验……
②记得有次我把一堆水鸭蛋拿给一只麝香鸭代孵……
③于是我立刻着手去做这个实验。就在复活节后的第七个
星期天……
④六月里的一个周末,我从维也纳坐火车回艾顿堡。
⑥又有一次,这只鸟的恶作剧把我吓了一大跳。
⑦这只鹦鹉还有一样好把戏,可以跟猴子和小孩子的丰富
想象力比美,也许是因为它对我母亲的热爱而触动了灵机
吧。夏天里,我的母亲只要在院子里坐着……
3.默读时记住文章的主要情节,概括四件趣事。
①作者学母鸭的叫声,在地上屈膝爬行,带小水鸭前行;
②在公共场合,为了唤回黄冠大鹦鹉,作者居然模仿大鹦鹉的鸣叫;
③他养的鹦鹉爱搞恶作剧,竟敢把老教授衣服上的扣子咬掉排成一堆;
④调皮的鹦鹉还故意把鲜艳的毛线缠到门前的柠檬树上。
细读品味
文章题目是“动物笑谈”,读了文章后,你觉得
作者在写这些事情时,他的笑里有哪些感情?
请用“作者的笑里有
,我是从……(句子)中读出来的”的句式分享你看到的笑。
作者的笑里有宠溺,我是从“好像只要是我不出声,它们就以为我死了,或者以为我不再爱它们了。这真是值得大哭特哭的理由呢”中读出来的。
作者的笑里有自豪,我是从“我带着那群小鸭子在我们园里青青的草上又蹲又爬又叫地走着”“心中正为它们的服从而暗自得意”“它聪明得很,不要多久,就知道在哪儿可以找到我了”“这只鹦鹉还有一样好把戏,可以跟猴子和小孩子的丰富想象力比美”中读出来的。
作者的笑里有关心、疼爱,我是从“看到这只骄傲的大鸟坐在树枝上想飞却又不敢飞的模样,真叫人觉得可怜”中读出来的。
作者的笑里有开心,我是从“我跑到‘犯罪’现场一看,果然,可可不但把这位老教授身上的扣子全咬下来了,而且还整整齐齐地排在地上”中读出来的。
作者的笑里有尴尬,我是从“他们大概被眼前的景象吓坏了,因为他们只看到一个有着一大把胡子的大男人,曲着膝,弯着腰,低着头在草地上爬着,一边不时回头偷看,一边大声地学着鸭子的叫声——至于那些小鸭子,那些叫人一看就明白原委的小鸭子,却完全不露痕迹地藏在深深的草里”“不过我到底还是叫了。我周围的人一个个都像生了根似的定在那里”中读出来的。
你觉得观光客、和作者一起出站的人会用什么词来形容作者?(用课文里的词)
疯子或怪诞不经
既然知道自己的行为可能会被人当作疯子,作者为什么还要那样做呢?(用原文或者自己的话回答)
①探求科学真理——“要解释存在我心中已久的疑问”“不过为了探求真理”
②真心关爱动物,担心可可飞远了会迷路。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作者是一个拥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崇高的科学精神,与动物平等共处,尊重动物,热爱动物的人。
讨论
你还能从文章哪些地方看到作者的这些特点?
从作者身上,我们学到了哪些与动物相处的方式?
示例一:亲近动物,才能取得动物的信任;
示例二:了解动物的习性,才能和动物和谐相处;
示例三:尊重动物,你会发现动物的可爱和美。
讨论
品味语言
1.修辞
①果然,这一次这些小鸭子一点儿也不怕我,它们信任地望着我,挤成一堆,听任我用叫声把它们带走。
运用拟人的修辞,赋予小鸭子以人的灵性,写出了它们可爱的情状。
②它们的小眼睛焦急地向四周探索,却不会朝上方看,
没有多久,就像被弃的小鸭子一般,发出细细的尖叫,哭
起来了。
运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鸭子们找不到“妈妈”时的反映,表现出了它们的可爱。
③它总是一口咬住露在外面的活线头,很快地飞到空中,
把一整团线都打开来,就像一个纸风筝拖着一条极长的尾巴。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作者把“可可”比作一个“纸风筝拖着一条极长的尾巴”,写出了鹦鹉可可的动作的轻盈敏捷。
2.描写
①他们只看到一个有着一大把胡子的大男人,曲着膝,弯着腰,低着头在草地上爬着,一边不时回头偷看,一边大声地学着鸭子的叫声。
动作描写,描写了作者称职地当水鸭妈妈的样子,说明了观光客“脸色煞白”的原因,极富喜剧效果。突出了作者专注、忘我的精神和极高的专业素养。
②到底叫不叫呢?那一刻真叫我为难啊,如果我叫了,它竟然理也不理地飞走了,我怎么向旁边的人解释?
心理描写,写出了“我”看到可可后对于叫不叫的矛盾心理,但作者最终还是叫了,表现了他对可可发自内心的关爱。可可违背天性俯冲下来,由此可见它对“我”的信任和喜爱。
③只见这位老先生弯着身子,蹒跚地走过来,两手紧紧地抓住裤腰。
动作描写,“弯”“蹒跚地走”“紧紧地抓住”生动地写出了被可可恶作剧后父亲的尴尬之状,富有表现力。
④袖子上的口子作一堆,背心上的作一堆;另外,一丝不错地,裤子上的口子也排作一堆。
细节描写,详细地描写可可的恶作剧,形象地写出可可就像一个捣乱的孩子,让人生气之余忍俊不禁,流露出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