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一)——简单的数据分析
学习内容:教科书P38例1和例2
学习目标:1.认识横向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搜集到的数据绘制统计图。
2.理解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
自学指导:
自学教科书P38例1
1.先观察图:根据图上的信息,绘制条形统计图。说说横轴和纵轴分别代表什么?
2.如果用横轴代表销售量,用纵轴代表不同的品牌,该怎样设计这样的统计图?完成教科书P38的统计图。
3. 小组讨论:观察这两个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4. 小组讨论:如果下周要进货,哪种品牌的矿泉水应该多进些,哪种品牌的应该少进些?并说明理由。
5. 同步练习:
统计(二)
学习内容:教科书P39例2
学习目标:1.理解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
自学指导:
观察P39统计图,说说这个统计图和以前见过的有什么不同,用折线表示的起始格代表多少个单位,其他格代表多少个单位?这样画有什么好处?
完成P38身高统计图。
先观察体重统计图,起始格表示多少个单位?其他格代表多少个单位?再完成P38体重统计图。
从这两个统计图中了解到什么信息?
同步练习:
统计(二)——平均数
学习内容:教科书P42、43
学习目标: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会求平均数。
自学指导:
自学教科书P42例1
先观察P42图,你能了解到什么信息?并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
小组讨论:怎样理解“平均每人搜集多少瓶”?
怎样才能让他们一样多?把你想好的方法在小组内说一说。
怎样计算平均数?列式计算,并在小组内说明理由。
自学教科书P43例2
观察欢乐队和开心队身高记录,猜一猜哪个队高些?并说明理由。
小组讨 论:怎样比较两支球队的身高情况?
同步练习:
1.三年级四个班的同学去参加义务劳动情况如下:
班级 一班 二班 三班 四班
人数 56 48 52 44
四个班一共去了多少人?
平均每班有多少人去参加义务劳动?
2.一个蔬菜店,上半年卖出蔬菜统计如下:
一月:320千克 二月:222千克 三月:369千克
四月:278千克 五月:380千克 六月:231千克
上半年一共卖出蔬菜多少千克?
平均每月卖出多少千克?
(3)低于平均数的有哪几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