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世说新语》二则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8 《世说新语》二则 同步练习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5.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9-09 14:36: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世说新语》两则配套练习
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一)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⑴ 俄而雪骤         ⑵ 与儿女讲论文义       
⑶ 撒盐空中差可拟      ⑷ 未若柳絮因风起       
2、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标注朗读节奏。(限划两处)
谢 太 傅 寒 雪 日 内 集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⑴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⑵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4、课文理解:
本文作者用“         ,        ”两句既交代了咏雪的背景,又可以看出谢安一家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用“     ”一句告诉了读者咏雪的直接原因。咏雪过程中,“兄子胡儿”和“兄女”各用了一个比喻句来描述他们眼中看到的雪景,这两外个句子分别是“        ”和“          ”。而从“       ”和“      ”两个神态(细节)描写中,我们又不仅感受到了谢安与子侄辈亲密无间的感情和把玩诗句的雅兴,还能够体会到谢安对两位后辈的赞赏。
  5、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白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
这什么?
                                    
                                    
                                    
                                    
(二)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目:“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与家君待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与友期行           ????(2)去后乃至          
?(3)相委而去           ????(4)下车引之          
2、“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何不同???
君:
??????????????
??尊君:
?????????????????
??家君:
?????????????????
3、“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可用原文语句回答)
???????????????????????????????????????
4、通过读文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2分)
??????????????????????
??????????????????????????????????????????????????????  
????????????????????????????????????????? ?????????????????????????
???????????     
5、学习本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2分)??????
?????????????????????????????????????????    ?????????????????????????????????
????????????
????????????????????????????????????????????????????????????????       
二、课外拓展
(一)皇甫谧勤学
(皇甫谧)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尝得瓜果,辄进所后叔母任氏。任氏曰:“《孝经》云:‘三牲之养,犹为不孝。’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因叹曰:“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岂我居不卜邻,教有所阙.何尔鲁钝之甚也!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于我何有?”因对之流涕。谧乃感激就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怠。居贫,躬自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沉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自号玄晏先生。著《礼乐》、《圣真》之论。后得风痹疾,犹手不辍卷。
(选自《晋书·皇甫谧传》)
????[注释]①叔母任氏:指抚养他的任姓叔母。②三牲之养,犹为不孝:意为即使每天给父母吃牛、羊、猪(三牲)肉,仍称不上是孝子。③道:正道。④卜:此指选择。⑤阙:同“缺”。⑥经:此指儒家经典著作。⑦博综典籍:博览儒家经典著作。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⑴ 游荡无度,或以为痴             ⑵ 因对之流涕         
⑶ 居贫,躬自稼穑               ⑷ 以著述为务         
2、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标注朗读节奏。(限划两处)
谧 乃 感 激 就 乡 人 席 坦 受 书 勤 力 不 怠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⑴ 尝得瓜果,辄进所后叔母任氏。
                                           
⑵ 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
                                        
                                        
4、读了本文,你觉得文中的皇甫谧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吴起守信
宋?濂
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③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注】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②俟(sì):等待。③服:使……信服。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⑴ 令人求故人              ⑵ 方与之食        
⑶ 恐其自食其言也            ⑷ 非信不可也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起不食待之      B 故人来,方与之食
C 下车引之       D 起之不食以俟者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4、读了本文和《陈太丘与友期行》后,,你对“信”有了什么具体的认识?
                                       
                                     
                                    
                                    
《世说新语》两则配套练习参考答案
(一)咏雪
1、⑴不久 一会儿 ⑵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⑶相比 ⑷趁 乘
2、谢 太 傅  / 寒 雪 日 / 内 集
3、⑴ 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⑵ (谢道韫)就是谢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也就是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4、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
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欣然
大笑乐
5、示例一:我认为“撒盐空中”更好。因为文中说“雪骤”,大雪下得猛烈密集时,只见雪粒直落,看不到雪花轻盈曼舞的样子。“撒盐空中”的比喻,更为真切地描摹了当时的场景。
 示例二:我认为“柳絮因风起”
更好。因为它写出了雪花的轻盈姿态,“柳絮”是轻盈的,“盐”是沉重的颗粒,缺乏美感。好的语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体和意蕴的统一,寄托着作者的主观情感体验。“柳絮因风起”好就好在有意象,有文学的气息。
(二)陈太丘与友期行
1、(1)约定??(2)才??(3)丢下、舍弃??(4)拉
2、 君:对对方的敬称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谦词。
3、“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或:言而无信,待人无礼。
4、聪明、机智的孩子。评价略,言之有理即可。
5、为人处理,待人接物要讲究诚信、礼貌,只有这样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言之有理即可,答案不求统一)?
皇甫谧勤学
1、⑴有的人  ⑵ 眼泪  ⑶ 亲自  ⑷ 把……当作
2、谧 乃 感 激 / 就 乡 人 席 坦 受 书 / 勤 力 不 怠
3、⑴ 皇甫谧曾经得到一些瓜果,总是进呈给他的叔母任氏。
⑵你今年二十岁,眼中没有教育,心思不入正道,没有什么可以拿来安慰我的。
4、皇甫谧是一个心存孝道,知错能改,刻苦勤学的人。
参考译文:
皇甫谧到二十岁还不好好学习,终日无限度的游荡,有的人认为他是傻子。皇甫谧曾经得到一些瓜果,总是进呈给他的叔母任氏。任氏说:“《孝经》说‘即使每天用牛、羊、猪三牲来奉养父母,仍然是不孝之人。’你今年二十岁,眼中没有教育,心思不入正道,没有什么可以拿来安慰我的。”因此叹息说:“从前,孟母三迁,使孟子成为仁德的大儒;曾父杀猪使信守诺言的教育常存,难道是我没有选择好邻居,教育方法有所缺欠么?不然,你怎么会如此鲁莽愚蠢呢!修身立德,专心学习,受益的是你自己,跟我有什么关系呢!”叔母面对皇甫谧流泪。皇甫谧深受感动,于是到同乡席坦处学习,勤读不倦。他家很贫穷,他在亲身参加农业劳动的时候带着儒家经典著作学习,终于博览通晓各种典籍和诸子百家的著作,(皇甫谧)性格恬静,没有奢望,并从此树立了高尚的志向,把写书作为自已的事业,自已取号玄晏先生,写有《礼乐》、《圣真》等论著。后来得了风痹症,仍然手不释卷。
(二)吴起守信
1、⑴ 派、让   ⑵ 才  ⑶ 害怕、担心  ⑷ 讲信用、守信
2、D
3、(可是)老朋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而等待他。
4、示例:守信是一个人立身的基础,也是为人之道。吴起是一个守信的人,他与朋友约定一起吃饭,朋友没有来他就不吃饭等待着朋友,因而赢得了三军的信服。《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友人是一个不守信的人,因此连七岁的小孩子都看不起他。所以我们一定要养成信守诺言的美德,这样才能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赢得别人的尊重。
参考译文:
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朋友,就留他吃饭。老朋友说:“好啊,约定等我回来就(到你家)吃饭。”吴起说:“我(在家里)等待您一起进餐。”(可是)老朋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而等待他。第二天早晨,(吴起)派人去找老朋友,老朋友来了,才同他一起进餐。吴起不吃饭而等待老朋友的原因,是怕自己说话不算数啊。他坚守信用到如此程度,这是能使军队信服的缘由吧!要想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