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学习目标要求
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1.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主要推理过程和推论,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意义。
3.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4.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1.科学思维
能领悟科学实验的科学推理方法及其意义;能从不同的角度解决动力学问题。
2.关键能力
科学推理能力。
一、亚里士多德的运动理论
1.亚里士多德把运动分为两大类——______运动和______运动。在他看来,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固有位置,偏离固有位置的物体将做______________的运动。
2.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__________________,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________________。
自然
受迫
趋向固有位置
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静止在某个地方
[想一想]
用力踢球,球才会运动起来,运动需要外力来维持吗?
提示 不需要。
二、伽利略的研究工作
1.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让一个小球沿光滑斜面从左侧某一高度滚下时,无论右侧斜面坡度如何,它都会沿斜面上升到与出发点__________的地点。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将达到______高度,但它要运动得远些。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球到达同一高度时就会离得______。若将第二个斜面放平,球将永远运动下去。如图所示。
几乎等高
同一
更远
2.伽利略的观点:力不是______物体运动的原因。
3.笛卡儿的观点:不受其他物体的作用时,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会做__________运动。
维持
匀速直线
[判一判]
(1)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2)伽利略认为,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它就不能运动。( )
(3)笛卡儿认为若没有力作用,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不会改变。( )
√
×
√
三、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与质量
(1)迅速打击杯子上的玻璃板,鸡蛋会落入杯子中,为什么?
(2)汽车安全带有什么作用?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______________状态或______状态,直到有______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______________状态或______状态的性质,叫作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______定律。
3.惯性与质量:质量大的物体惯性____,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______。惯性是物体______属性。惯性大小只由质量大小决定,与其他因素无关。
匀速直线运动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外力
静止
惯性
量度
固有
大
[判一判]
(1)牛顿第一定律可以用实验验证。( )
(2)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
(3)物体受力越大,惯性越大。( )
×
×
×
如图所示是冰壶在冰面上的运动图片,如果摩擦阻力比较大,冰壶很快停下来;如果摩擦阻力很小,可以忽略,冰壶将永远运动下去。
■情境导入
探究
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试结合上述现象讨论:
(1)牛顿第一定律中的“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说明运动与力有什么关系?
(2)根据牛顿第一定律思考,如果物体不受外力作用,物体将处于什么状态?
提示 (1)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外力时,仍然静止;原来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时,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
■归纳拓展
1.牛顿第一定律的物理意义
(1)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
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就一定发生改变,并且产生加速度。
②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若不受力,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者静止状态。
(2)揭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的一种属性——惯性,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3)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得出的,是在理想实验的基础上加以科学推理和抽象得到的,但其得到的一切结论经过实践证明都是正确的。
(4)牛顿第一定律无法用实验直接验证。它所描述的是一种理想状态,即不受外力的状态。
2.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三种情况
(1)速度的方向不变,大小改变。
(2)速度的大小不变,方向改变。
(3)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同时发生改变。
[例1] (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一条实验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惯性定律与惯性的实质是相同的
D.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解析 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在不受力的理想条件下所遵循的运动规律,不能通过实验验证,并非实验定律,选项A错误;牛顿第一定律说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但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则必须有力的作用,选项B、D正确;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一种性质,惯性定律则反映了物体在一定条件下的运动规律,选项C错误。
答案 BD
[针对训练1] (多选)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规律
B.牛顿第一定律就是物体的惯性
C.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是由于物体具有惯性
D.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必定受到外力的作用
解析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惯性大小仅由物体的质量决定,与物体是否受力及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是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或所受合外力为零)的条件下所遵守的运动规律,它指出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物体必定受到外力的作用。总之,惯性和惯性定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惯性定律揭示出物体具有惯性。故选项A、C、D正确。
答案 ACD
■情境导入
探究
对惯性的理解与应用
(1)如图甲所示,公交车突然快速启动时,车上站着的乘客身体为什么会向后倾倒?
(2)如图乙所示,公交车在运行时突然急刹车,车内乘客身体为什么会向前倾倒?
答案 (1)当公交车由静止突然快速启动时,乘客的下半部分受到车的摩擦力作用也随车运动,而上半部分由于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故向后倾倒。
(2)乘客随车一起运动,当急刹车时,车停止运动,乘客的下半部分受到车的摩擦力作用也随车停止运动,而上半部分由于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向前倾倒。
■归纳拓展
1.惯性与质量的关系
(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2)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2.惯性与力的关系
(1)惯性不是力,因此“物体受到了惯性作用”“产生了惯性”“受到惯性力”等说法都是错误的。
(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越大,物体的运动状态越容易改变;惯性越大,物体的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3)惯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无关。
3.惯性与速度的关系
(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属性。
(2)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并且惯性的大小由物体本身决定,与物体是否有速度及速度的大小无关。
4.惯性的表现
(1)在不受力的条件下,惯性表现出维持其原来运动状态的“能力”,有“惰性”的意思。
(2)在受力的条件下,惯性表现为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温馨提示 运动的物体总要保持运动,物体的惯性总是以保持“原状”或者反抗“改变”两种形式表现出来。
[例2] 火车在长直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一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到火车上原处。这是因为( )
A.人跳起后,车厢内空气给他一向前的力,带着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B.人跳起的瞬间,车厢的地板给人一个向前的力,推动人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C.人跳起后,车在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落下后必定偏后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偏后距离太小,不明显而已
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和车始终具有相同的速度
解析 人跳起后,因人与空气及车在水平方向上速度相同,所以车厢内空气不能给人向前的力,A错误;人跳起时车厢地板给人竖直向上的力,B错误;人跳起后,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的作用,由于惯性人跳起后直到落地,仍保持与车相同的速度,因此人与车在水平方向上总是具有相同的位移,所以仍然会落回原处,C错误,D正确。
答案 D
[针对训练2] (多选)关于惯性的大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在阻力相同的情况下,速度大的不容易停下来,所以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
B.两个物体的质量相同,惯性就一定相同
C.推动地面上静止的物体比维持这个物体做匀速运动所需的力大,所以静止的物体惯性大
D.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同一个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
解析 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质量相同的物体惯性相同,A错误,B正确;推动静止的物体比维持这个物体做匀速运动所需的力大,是由于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不是由于静止的物体惯性大,静止时与运动时物体的惯性相同,C错误;同一物体的质量不变,在月球上和地球上惯性一样大,D错误。
答案 A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