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拓展课五 瞬时加速度问题和动力学图像问题
学习目标要求
1.知道刚性绳模型和弹簧模型的特点和解决对应问题的思路。
2.掌握动力学图像问题的常见形式和处理方法。
1.两种模型的特点
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力存在瞬时对应关系,所以分析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瞬时加速度,关键是分析该时刻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再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瞬时加速度,解决此类问题时,要注意两类模型的特点:
(1)刚性绳(或接触面)模型:这种不发生明显形变就能产生弹力的物体,剪断(或脱离)后,形变恢复几乎不需要时间,故认为弹力可以立即改变或消失。
(2)弹簧(或橡皮绳)模型:此种物体的特点是形变量大,形变恢复需要较长时间,在瞬时问题中,在弹簧(或橡皮绳)的自由端连接有物体时其弹力的大小不能突变,往往可以看成是不变的。
拓展点
瞬时加速度问题
2.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思路
(1)分析原状态(给定状态)下物体的受力情况,求出各力大小(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利用平衡条件;若处于加速状态,则利用牛顿运动定律)。
(2)分析当状态变化时(烧断细线、剪断弹簧、抽出木板、撤去某个力等),哪些力变化,哪些力不变,哪些力消失(被剪断的绳、弹簧中的弹力,发生在被撤去物体接触面上的弹力都立即消失)。
(3)求物体在状态变化后所受的合外力,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瞬时加速度。
[例1]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体系于长度分别为L1、L2的两根细线上,L1的一端悬挂在天花板上,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L2水平拉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现将线L2剪断,求剪断L2的瞬间物体的加速度。
答案 gsin θ,方向垂直于L1斜向下
[变式训练1]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被水平绳AO和与竖直方向成θ角的轻弹簧系着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绳AO烧断,在烧断绳AO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g)( )
答案 A
1.常见的图像形式
在动力学与运动学问题中,常见、常用的图像是位移-时间图像(x-t图像)、速度-时间图像(v-t图像)和力-时间图像(F-t图像)等,这些图像反映的是物体的运动规律、受力规律,而不是代表物体的运动轨迹。
2.图像问题的分析方法
(1)把图像与具体的题意、情景结合起来,明确图像的物理意义,明确图像所反映的物理过程。
(2)特别注意图像中的一些特殊点,认真分析图像,先从它的物理意义、点、线段、斜率、截距、交点、拐点、面积等方面了解图像给出的信息,再利用共点力平衡、牛顿运动定律及运动学公式解题。
拓展点
动力学图像问题
[例2] (多选)某马戏团演员做滑杆表演,已知竖直滑杆上端固定,下端悬空,滑杆的重力为200 N,在杆的顶部装有一拉力传感器,可以显示杆顶端所受拉力的大小。从演员在滑杆上端做完动作开始计时,演员先在杆上静止了0.5 s,然后沿杆下滑,3.5 s末刚好滑到杆底端,并且速度恰好为零,整个过程演员的v-t图像和传感器显示的拉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分别如图甲、乙所示,g=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演员的体重为800 N
B.演员在最后2 s内加速度方向向上
C.传感器显示的最小拉力为620 N
D.滑杆长7.5 m
解析 演员在滑杆上静止时传感器显示的800 N等于演员和滑杆的重力之和,所以演员体重为600 N,A错误;由v-t图像可知,1.5~3.5 s内演员向下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上,B正确;演员加速下滑时滑杆所受拉力最小,此时a1=3 m/s2,对演员由牛顿第二定律知mg-f1=ma1,解得f1=420 N,对滑杆由平衡条件得传感器显示的最小拉力为F1=420 N+200 N=620 N,C正确;由v-t图像中图线围成的面积可得滑杆长为4.5 m,D错误。
答案 BC
[变式训练2] 质量为60 kg的消防队员,从一根竖直的长直轻绳上由静止滑下,经2.5 s落地。轻绳上端有一力传感器,它记录的轻绳受到的拉力变化情况如图甲所示,g取10 m/s2,则:
(1)消防队员下滑过程中最大速度和落地速度大小各是多少?
(2)在图乙中画出消防队员下滑过程中的v-t图像。
解析 (1)消防队员在t1=1 s内以加速度a1匀加速下滑(mg>F1),然后在t2=2.5 s-1 s=1.5 s内以加速度a2匀减速下滑(mg第一个过程,mg-F1=ma1,vmax=a1t1,得vmax=4 m/s
第二个过程,mg-F2=ma2,v=vmax+a2t2,得v=1 m/s。
(2)v-t图像如图所示。
答案 (1)4 m/s 1 m/s (2)见解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