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9)高中物理 必修第一册 专题拓展课一 基本物理量的比较与运动图像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9)高中物理 必修第一册 专题拓展课一 基本物理量的比较与运动图像课件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9-09 19:33: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拓展课一 基本物理量的比较与运动图像
学习目标要求
1.知道速度与速率的区别、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区别。
2.知道速度、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x-t图像和v-t图像,并应用x-t图像和v-t图像解决实际问题。
1.速度
拓展点
速度与速率
2.速率
温馨提示 求平均速度时关注物体的位移,不管经历怎样的路径,物体相同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平均速度就相等,求平均速率时关注物体的路径,即先求物体通过的路程。
[例1] 如图所示,小球从高出地面h=15 m的位置,在t=0时刻竖直向上抛出,经1 s小球上升到距抛出点H=5 m的最高处,之后就开始竖直回落,又经0.5 s刚好经过距最高点h′=1.25 m处,再经过1.5 s到达地面,求:
(1)前1.5 s内平均速度的大小;
(2)全过程的平均速率。(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解析 (1)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由题图可知:前1.5 s内小球的位移为
x=H-h′=5 m-1.25 m=3.75 m
(2)由题图可知全过程小球的路程为
s=5 m+5 m+15 m=25 m
总时间t′=1 s+0.5 s+1.5 s=3 s
答案 (1)2.5 m/s (2)8.3 m/s
[变式训练1] 某人骑自行车沿一斜坡从坡底到坡顶,再从坡顶到坡底往返一次,已知上坡时的平均速度大小为4 m/s,下坡时的平均速度大小为6 m/s,则此人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大小与平均速率分别是(  )
A.0,10 m/s B.5 m/s,4.8 m/s
C.10 m/s,5 m/s D.0,4.8 m/s
答案 D
1.比较
拓展点
速度、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的区别与联系
大小
①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②位移对时间的变化率
③x-t坐标系中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斜率大小
①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
②速度改变量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③v-t坐标系中曲线上该点切线的斜率大小
Δv=vt-v0
2.运动情况的判断
[例2] (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越大,单位时间内质点速度的变化量越大
B.某一时刻的速度为零,加速度有可能不为零
C.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有可能越来越小
D.速度的变化量相同,加速度越大,则所用的时间越短
答案 ABD
[变式训练2] (多选)下列所说的运动情况能够出现的是(  )
A.加速度越来越大,速度却越来越小
B.速度增加得越来越快,加速度保持不变
C.速度变化越来越慢,加速度越来越小
D.速度和加速度都保持不变,且不为零
答案 AC
1.图像表示的信息比较
拓展点
x-t和v-t图像的理解及应用
图像内容
位移—时间图像
速度—时间图像
坐标轴
横轴表示时间
纵轴表示位移
横轴表示时间
纵轴表示速度

表示某时刻质点所处的位置
表示某时刻质点的速度
图线的斜率
表示质点运动的速度
表示质点运动的加速度
图线的
纵轴截距
表示质点的初始位置
表示质点的初速度
两图线的交点
表示两质点相遇的时刻和位置
表示两质点在此时刻速度相同
2.由速度—时间图像可得到的信息
(1)可直接读出运动物体的初速度。
(2)可直接读出运动物体在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
(3)可求出运动物体的加速度。
(4)可以判定物体的运动性质。
3.两种图像的物理意义及应用
[例3] 有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从图看出,物体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同的时间间隔是(  )
A.只有0C.0解析 物体做直线运动,当速度增加时,则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故从图中可知0~2 s和5 s~6 s速度增加,所以正确答案为D。
答案 D
[变式训练3] 如图所示为一质点运动的v-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解析 v-t图像只能描述直线运动,选项A错误;前20 s,质点一直向正方向运动,因此20 s末质点离出发点最远,选项B错误;前10 s,质点做加速运动,因此质点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定相同,选项C错误;图线切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加速度的大小,因此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选项D正确。
答案 D
A.该图像表示质点做曲线运动
B.10 s末质点离出发点最远
C.前10 s,质点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可能相反
D.0~20 s质点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