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金典】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创新习案 课件(共4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名师金典】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创新习案 课件(共44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9-09 16:46: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01
考点描述
PART ONE
02
读图学史
PART TWO
03
自主学习
PART THREE
04
名师点拨
PART FOUR
05
随堂训练
PART FIVE
06
链接中考
PART SIX
07
天盘归纳
PART SEVEN
08
思维导图
PART EIGHT
课标要求
内容要点
通过对电的利用、内燃机与汽车、飞机的诞生,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内燃机的发明与汽车制造业的发展;飞机的诞生;化学工业的产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知识内在联系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统治确立(17、18世纪,英、美、法三国) 第一次工业革命相继完成 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高潮,资产阶级统治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大和巩固(19世纪60年代,美国、俄国、日本等) 第二次工业革命展开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电的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新的交通工具的出现;化学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更多更新的材料。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1.上图是美国号称“发明大王”的 ,他的主要发明是 , ,碱性蓄电池, 。 
爱迪生
白炽灯泡
电影摄影机
放映机
2.上图是早期的汽车,世界上最早汽车在 由德国人 制造(第一台汽油发动机汽车)。
19世纪80年代
本茨
3.上图人物为瑞典化学家 ,是现代诺贝尔奖创始者,他发明了 和 。
诺贝尔
现代炸药
无烟炸药
4.上图是美国人 发明的早期飞机。
莱特兄弟
一、电的应用——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成就
1.起止时间: 世纪六七十年代(19世纪下半叶)开始,20世纪初完成。
2.主要标志(标志性成就): 成为新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电力的广泛使用)。
3.主要特点: 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4.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 现象。人们根据这一现象发明了早期的电动机和发电机。
19
电力
科学研究
电磁感应
5.美国发明家 (发明大王)利用电学研究最新成果,发明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在纽约建立了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
6.发电机、电动机、电焊机、电钻、电话、电车、电报等问世。人类社会进入“ 时代”。
爱迪生
电气
二、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出现——应用技术领域另一重大成就
1.1876年,德国人 制造出煤气内燃机。1883年,德国工程师 研制出汽油内燃机。几年后,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 。
(作用:内燃机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的重大成就,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中的 问题,引发了交通领域的一场变革。)
奥托
戴姆勒
柴油内燃机
发动机
2.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 制造出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被称为“汽车之父”。
1913年,美国 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汽车制造业的革命,汽车价格大幅下降。
3.汽车、飞机、轮船等陆续出现。1903年,美国人 兄弟发明飞机。
4.意义:内燃机的发明带动相关新兴工业的发展(汽车、轮船、飞机等出现),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本茨
福特
莱特
三、新动力机器:发电机、电动机、 ;新能源:电力、 。
四、化学工业和新材料——应用技术又一重大突破
1.内燃机的发明推动 的发展,加速石油化学工业产生。
化学工业:19世纪60—80年代,人们已能使用新方法生产碱、硫酸、人造染料等产品。
1867年,瑞典化学家 发明现代炸药。他的发明在军事、工程等方面应用广泛。
内燃机
石油
石油开采业
诺贝尔
2.新材料: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现代 工业诞生;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 ,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经济上,生产力取得了又一次飞跃,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成为 强国。
2.政治上,垄断组织出现,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 )过渡。
塑料
人造纤维
工业化
帝国主义
3.资本主义 增强,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对外扩张
1.易错点:
(1)第一次工业革命进入的是“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的是“电气时代”。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是电力的广泛使用,不要写成电气。
(3)电气、电器、电力,要认真区分。
(4)有些地方把第二次工业革命叫做工业革命发展的新阶段,这种说法也是对的。
2.易错字:电 时代,本 , 兄弟


莱特
一、选择题
1.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在新技术发明和应用方面走在其他国家前面的是( )
A.英国和法国 B.德国和美国
C.俄国和日本 D.英国和德国
2.有些学者主张从能源角度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推进到“电气时代”的原因。他们关注的主要能源应是( )
A.风力 B.煤炭
C.电力 D.核能
B
C
3.如下图所示,关于自然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表述合理的是( )
A.自然科学与社会发展存在内在联系
B.自然科学发展导致“一战”爆发
C.自然科学成就都是政治斗争的结果
D.社会发展进程就是自然科学发展进程
A
4.马克思曾预言:“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文中“另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应指( )
A.珍妮机的发明 B.火车机车的发明
C.电力的广泛应用 D.飞机的发明
C
5.下列史实反映出( )
A.蒸汽机的发明应用和汽车工业的发展
B.内燃机的发明应用和汽车工业的发展
C.电力的广泛应用和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D.钢成为基本工业原料和汽车主要材料
B
6.分析美国和德国的煤炭、钢产量变化表,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B.第二次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力
C.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 D.资产阶级统治得到巩固与扩大
B
7.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这体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
A.同时出现在不同的国家
B.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C.后进国家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D.以电力的应用为显著标志
B
8.英国学者安德鲁·波特说:“当英国人从陶醉中惊醒,猛然看见帝国上空的夕阳时,新的太阳已经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陆上升起。那将是世界大国命运的又一次兴衰消长。”引起“又一次兴衰消长”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B.经济危机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市场的争夺
C.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D.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D
9.下表反映的是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发展趋势,其呈现出的最主要特征是( )
A.行业竞争非常激烈 B.城市工业化快速提高
C.企业规模数量扩展 D.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D
10.世界博览会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通过完整展现事物发展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给人们以深刻启迪。下列主题,最适合1876年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的是( )
A.“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B.“环境、资源与人口”
C.“科学、文明和人性”
D.“交通与通讯——人类的发展与未来”
D
二、材料题
11.世界工厂为世界制造,世界工厂因创新而不断变迁;创新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不竭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表:工业革命与世界工厂的变迁
材料二: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美国抛弃了英国模式,转向重工业发展……凭借其在科学技术上的领先,以及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上无法比拟的优势,成为了新的“世界工厂”。
——周斌、李水凤《中国:做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
材料三:中国商品充斥于世界各个角落,以至于有“离开中国,世界就无法生活”的说法……但是中国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品牌、市场网络、管理诀窍还在欧、美、日等跨国公司手中,这就出现了“中国发展,外国赚钱”的局面,利润流向国外。一个公认的事实是,中国的制造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 ——陶金钰《当代中国世界工厂问题研究》
(1)根据材料一,“世界工厂”的产生源自于哪一历史事件?并概括“世界工厂”国家的突出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首先成为“世界工厂”的政治前提。
答:第一次工业革命。突出特点:它们都是制造中心,制造业发达。
政治前提: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英国确立资本主义政体。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的“世界工厂”与英国相比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美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原因。
答:不同:美国主要发展重工业。
原因: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时,科学技术、生产力领先世界。
? (3)根据材料三,“离开中国,世界就无法生活”说明了什么?如何才能改变“中国发展,外国赚钱”的现状?
答:说明中国的制造业发达。掌握核心技术,打造世界品牌,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
(4)综上所述,从“世界工厂”的变迁中,我们可借鉴的主要经验是什么?
答:经济的发展需要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行不断地创新。
一、选择题
1.(2020·黑龙江大庆)科技创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世界的面貌。下列历史人物与其发明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本茨——蒸汽机
B.爱迪生——耐用的白炽灯泡
C.斯蒂芬森——珍妮机
D.瓦特—飞机
B
2.(2020·四川成都)在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日本海军侦查发现敌人后,仅用三四个小时就完成了整个舰队的集合、出航,这是以往依靠桅杆上悬挂的信号旗传递信息无法实现的。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使用了( )
A.移动电话 B.无线电报
C.电子计算机 D.互联网
B
3.(2019·达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某部19世纪后期的电影中有如下情景,你认为可能会被吐槽的是( )
A.福特向观众介绍世界上第一条汽车流水装配线
B.男主角驾车带爱犬游巴黎
C.男女主角默默相视,旁边茶几上的电话嘀嘀直响
D.女主角在白炽灯下完成绘画作品
A
4.(2019·淄博)右面是老师刚刚购置的一套书。从书中可以详细了解( )
A.文艺复兴运动
B.法国大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俄国十月革命
C
5.(2019·凉山)内燃机的发明是19世纪后期应用技术的一项重大成就,发明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的是( )
A.德普勒 B.戴姆勒
C.本茨 D.福特
B
二、材料题
6.(2020·四川资阳节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技术、新发明、新理论层出不穷。电灯亮起来了,电话响起来了;内燃机取代蒸汽机,交通运输飞速发展。……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的新时代。
(1)实现从图一手工操作向图二机器生产的转变,发生在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中?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有何意义?
答:历史事件:工业革命。意义: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围绕题意,言之有理亦可给分)
(2)材料二中,“电灯亮起来了,电话响起来了”说明人类已进入了什么时代?请列举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交通运输飞速发展”的一项重要成果。
答:时代:电气时代。成果:汽车;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