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张PPT)
1
—
|
3
—
|
5
—
|
1
—
|
1
—
|
3
—
|
5
—
|
1
—
|
1
—
|
3
—
|
5
—
|
1
—
|
1
—
|
3
—
|
5
—
|
1
—
|
叮
叮
叮
叮
1
—
|3
—
|
5
—
|
1
—
|
叮
叮
叮
叮
1
—
|
3
—
|
5
—
|
叮
叮
叮
1
—
|
3
3
5
3
2
|
1
—
||
叮
6
6
|
1
1
|
3
1
|
咚
咚
咚
咚
咚
咚
1
6
|
3
3
5
3
2
|
1
0
||
咚
咚
可爱的
小花
雀
1
—
|
3
—
|
5
—
|
1
—
|
叮
叮
叮
叮
1
—
|3
—
|
5
—
|
1
—
|
叮
叮
叮
叮
》教学设计:花城版第三册第七课《小花雀》第二课时
一、教学材料分析:
歌曲音域:低音5到高音6共9度。
音程:大二、大小三、纯四共四种音程。节奏:六种。
结构:四句式。前三句每句四小节八拍,最后一句两小节四拍。
调式:五声调式;拍号:2/4拍,歌曲写作以三度上行下行的方式出现,第三乐句是典型的三度级进。歌词富有童趣,歌词与旋律音一一对应,朗朗上口。歌曲旋律节奏密集,音调流畅。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以往的音乐课堂学习感知、体验、练习了一定数量的五声音阶歌曲,大部分学生在集体中能熟练打稳定拍视唱五声音音调歌谱
,对二分、四分、八分、十六分规整分割的节奏与节拍的关系有一定认识。课堂学习中进行过一些轮唱与为歌曲主旋律配唱相关和弦音的练习,积累了独立用身体动作进行两个声部声势伴奏的经验,音乐能力较高的小部分学生能运用所学音乐要素创作节奏短句和旋律短句。但是学生动作机能发展差异明显,有小部分学生动作还处于模仿学习阶段,尚未能独立打拍唱准,对一拍有八和十六音符的节奏表达不够熟练。
学习思路:引导学生在轻松的活动中主动体验、感受音乐要素,自主快乐地探究、发现、合作表现音乐作品。
教学思路:创设不同层次的多种活动,帮助不同音乐能力的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练习音乐知识技能,逐步提高学生听、唱、写、创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用熟悉的歌曲巩固五声音阶,以及六种规整节奏。引导学生稳定、准确地表现音准与前八后十六以及前十六后八节奏,用清新自然的声音良好地歌唱歌曲。
2.增进学生听想节奏、记唱歌谱、听辨音级和进行合作二部卡农与多声部歌唱的能力。
3.培养即兴创作节奏、旋律短句以及合作表现音乐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准确歌唱歌曲中的六种节奏和音准。
2.听辨音级,合作二部卡农歌唱和二声部旋律歌唱。
教学难点:
1.听想节奏与记唱歌谱。
2.用歌曲节奏与音级即兴创作节奏句、记写节奏,创编旋律短句以及合作表现音乐。
教学准备:
1.五声音阶音级卡以及节奏卡;2.打击乐器(一套五声音砖,刮胡、三角铁、沙蛋)3.粗油性笔一盒;4.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节奏与开发音调。
1.学习用高低音调念唱《小花雀》的每句节奏。
师:同学们请听老师唸唱,并用小手模仿老师轻拍打膝盖打拍。
教师与学生共同拍着膝盖打拍,教师慢速用高音调念唱全曲。学生聆听并模仿回应。(
再听一次音调变化了,请同学们用和我一样的音调念唱。师生共同拍着膝盖打拍,教师用中速低音念唱节奏,以一句为一单元示范,学生用同样的音色模仿。
2.回想节奏型
师:同学们听到有什么节奏?(学生回想说节奏,教师贴出节奏卡,×
、××、×××
、×××、××××、0)
设计意图:在打稳定拍律动中听、想、模仿唱节奏活动,引导学生在语言中感受各种节奏组合。
二、声势律动,在多声听觉中巩固节奏,听想旋律。
1.学习用两种声势,巩固节奏型,并体验节奏多声音效。
用所学过的几种节奏组合成两种声势节奏型:A× × ××
B××××
××
0
×××
请跟老师用声势练习这些节奏型:老师示范A、×
×
×
×(脚:ta踏
)学生模仿。
教师示范B、×
××
×
×
0
××
×
(拍腿、拍胸、擦手、拍手
di
li
di
li
、
ti
ti、虚、
dI
li
ti);学生模仿。(老师强调注意互相听,大家做声势发出的声音应当一致。)
2.听想歌曲旋律,同时合作做声势伴奏。
学生分成两组合作A、B两种声势。再交换。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有趣的歌曲,但是需要同学们用刚才学习的声势进行伴奏。
同时要听想老师唱的是什么歌曲?
学生分两组合作。老师指挥A组开始两小节4拍后B组进入。教师第9小节进入,用中性音dum唱旋律,第二遍两组交换声势,所有同学都做过两种声势节奏,听想2次)
3.学生说出听想到的歌曲名称。(教师用多媒体揭示该课题名称)
设计意图:通过声势练习多声部节奏,练习内心听觉,听辨歌曲旋律:教师用中性音歌自然引出学习唱歌谱。)
三、听唱歌谱旋律的活动(时间:6‘)(符号联结)
1.全体学生做手势歌唱旋律。
老师唱的是什么音呢?第一个DO,这首歌的其他音是哪些音呢?学生看老师做手势一起慢速唱谱。教师注意准确示范第一个音发音及音准。
2.教师在音列指点音级,学生看音级唱《小花雀》歌谱。
3.请一位同学在音列指音级带领全班唱《小花雀》歌谱。
4.幻灯片展示《小花雀》歌谱,全体打拍视唱一遍歌谱。
教师提示速度与开始音音准:按照F调的do打拍起唱:预备开始
四、多声部歌唱练习(时间8分)
1.听辨音级,进行二声部合唱。(听唱--合唱)
师:老师想与你们合作唱歌,请你们一边唱一边倾听我唱了什么音?
1)
教师指挥学生歌唱旋律,教师同时在第一、二、三乐句伴唱和弦功能音:1-3-5-1-
2)
学生说说老师唱的音。(幻灯出示配写和弦的歌谱)
教师做手势带学生练唱1—|3—|5—|1—|1—|3—|5—|1—|1—|3—|5—|1—|
3)班级与师生交换唱,教师唱歌曲旋律并做手势带领学生合唱和声音级。
4)学生分两组合作唱。教师做手势提示。
2.全体听伴奏合作打稳定拍唱歌词。找合适的速度与情绪。
教师示范集体合作打拍:第一拍右手拍自己左手,第二拍拍右边同学左手。(节奏×
×),
播放伴奏,学生打拍唱三遍,学生随伴奏音乐速度体验慢中快的速度,找出表现歌曲的合适速度与情绪。
设计意图:通过调动学生的听觉意识,主动去听音乐,在听觉练习中逐步培养敏锐、细致的音乐听辨能力。
五、合作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1.学生中速活泼地歌唱。
教师随即加入音砖伴奏。请学生说说伴奏用的是什么节奏。逐一引出三角铁、沙蛋、刮胡演奏的节奏,叠加一起伴奏。(注意示范沙蛋的演奏动作)
刮胡
|
0
0
|
0
0
|
0
0
|
0
0
|
~~
×××
|
~~
×××|(1个)
沙蛋
|
0
0
|
0
0
|
××
××
|
××
××
|
××
××|××
××|(2对)
三角铁|
0
0
|0
0
|×
-|
×
-
|
×
-
|×
-
|(2个)
音砖
|
1
5
|
5
55
|1
5|
5
55
|
|1
5
|5
55
|(1块DO,一块SOL一块低音SOL)
2.二部卡侬歌唱歌曲。
师:我们有个乐队伴奏啦,现在全班分两组卡农歌唱,乐队帮助伴奏。
教师引导学生分成两组围成两个圆圈,教师指挥打击乐队开始四拍,两组圆圈依次相差2拍开始卡侬歌唱《小花雀》提示学生注意轻声唱,互相听。如果学生很稳定教师可以第六拍进入第三部卡侬。
3.教师把带伴奏的卡侬表演标记为A。并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倾听乐器的节奏,用固定节奏合作伴奏,同时分组卡农歌唱,提升学生音乐实践能力,合作能力以及音乐表现能力。
六、创编节奏与旋律句,结合卡侬表演,初步体验回旋曲结构。(课堂活动)
1.师生归纳《小花雀》由12356五个音、6种节奏组成。
2创编节奏句和记写节奏。
师:我们积累了这些节奏,你们可以创编两拍的节奏型吗?请想出来的8位学生在黑板记写。教师击鼓打拍,全体口读手拍一遍创作的节奏句。教师标记为B、C。
3.创编旋律句。引导学生用12356五块音砖按照创编的节奏句即兴演奏旋律。(教师用鼓击节拍,一位学生即兴演奏B句4小节反复一次,另一为学生即兴C句4小节反复一次)
4.整体表现,体验回旋曲(ABACA)。
A段:
乐器伴奏的卡农《小花雀》+B段:一位学生用音砖按照创编的4小节节奏即兴旋律+A+C段:另一位学生用音砖按照第二句4小节节奏即兴旋律+A
4.归纳回旋曲。板书:ABACA
设计意图:在多样性的集体合作活动中,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节奏、音高、创编以及音乐表现中积累经验,初步体验回旋曲结构,使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得到相应的提高。
七、课程结束。
播放速度为慢中快变化的《小花雀》,学生分两列做声势:×
×
××
×
脚
脚
手胸
胸。同时歌唱离开音乐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