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小手艺展示
——分数乘分数
自主练习
你说我讲
情境导入
回顾反思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一、情境导入
王芳2小时能织围巾多少米?
二、你说我讲
1
5
米
2小时能织多少米?
2小时所织米数就是1小时所织米数的2倍。
怎样列算式呢?
1
5
×
2
王芳
小时能织围巾多少米?
二、你说我讲
1
5
米
小时能织多少米?
怎样列算式呢?
1
5
×
1
2
1
2
小时所织米数就是1小时所织米数的
。
1
2
1
2
1
2
王芳
小时能织围巾多少米?
二、你说我讲
1
5
米
怎样列算式呢?
1
5
×
2
3
小时所织米数就是1小时所织米数的
。
2
3
2
3
2
3
小时能织多少米?
2
3
怎样计算
×
和
×
呢?
二、你说我讲
1
5
1
2
1
5
2
3
1
5
的
1
2
1
10
1
5
×
=
1
2
1
10
怎样计算
×
和
×
呢?
二、你说我讲
1
5
1
2
1
5
2
3
1
5
的
2
3
2
15
1
5
×
=
2
3
2
15
二、你说我讲
分子相乘
积作分子
1
5
×
=
1
10
1
2
分母相乘
积作分母
二、你说我讲
1
5
×
=
2
15
分子相乘
2
3
积作分子
分母相乘
积作分母
王芳
小时能织围巾多少米?
二、你说我讲
5
8
1
5
×
=
1×5
5×8
1
1
=
(米)
5
8
1
8
5
8
×
=
5×1
8×5
1
1
=
(米)
1
5
1
8
二、你说我讲
分子和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和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计算时能约分的要约分,结果化成最简分数。
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三、自主练习
1.一瓶饮料重
千克。
1
2
1
2
1
2
1
2
1
2
2
3
2
3
三、自主练习
2.计算。
四、回顾反思(共15张PPT)
小手艺展示
——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自主练习
你说我讲
情境导入
回顾反思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一、情境导入
装一个黄沙包需要多少克玉米?
二、你说我讲
想一想:怎样计算呢?
先求做一个绿沙包需要多少克玉米。做一个绿沙包所需的玉米是红沙包的
,是把“做一个红沙包所需60克玉米”看作单位“1”。把60克平均分成4份,做一个绿沙包所需的玉米相当于它的3份。
3
4
装一个绿沙包需要多少克玉米?
二、你说我讲
红沙包
60克
绿沙包
?克
3
4
装一个绿沙包需要多少克玉米?
二、你说我讲
60
×
=
60×3
4
15
1
=
(克)
3
4
45
做一个绿沙包需要45克玉米。
装一个黄沙包需要多少克玉米?
二、你说我讲
再求做一个黄沙包需要多少克玉米。做一个黄沙包所需的玉米是绿沙包的
,是把“做一个绿沙包所需要45克玉米”看作单位“1”。把45克平均分成9份,做一个黄沙包所需的玉米相当于它的7份。
7
9
装一个黄沙包需要多少克玉米?
二、你说我讲
绿沙包
黄沙包
45克
7
9
?克
装一个黄沙包需要多少克玉米?
二、你说我讲
45
×
=
45×7
9
5
1
=
(克)
7
9
35
答:做一个黄沙包需要35克玉米。
装一个黄沙包需要多少克玉米?
二、你说我讲
还可以列综合算式计算。
理清做一个黄沙包需要的玉米克数与做一个红沙包所需要的玉米克数的关系。如果把“做一个红沙包所需要的玉米克数”看作单位“1”,那么做一个绿沙包需要的玉米克数就占单位“1”的
,做一个黄沙包需要的玉米克数就占单位“1”的“
×
”。
3
4
3
4
7
9
装一个黄沙包需要多少克玉米?
二、你说我讲
红沙包
绿沙包
黄沙包
60克
?克
装一个黄沙包需要多少克玉米?
二、你说我讲
60
×
=
(克)
3
4
35
×
7
9
=
60
×
3
4
×
7
9
15
1
1
3
5
1
答:做一个黄沙包需要35克玉米。
二、你说我讲
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连乘计算。
进行连乘计算时,将所有因数一次约分后,再将分子、分母分别连乘,求出积的分子、分母,这样计算比较简单。
三、自主练习
30
×
14
15
×
3
4
=
(天)
21
答:鸡的孵化期是21天。
三、自主练习
2.在○里填上“>”、“<”或“=”。
<
<
<
<
<
<
四、回顾反思(共16张PPT)
小手艺展示
——分数乘整数
自主练习
你说我讲
情境导入
回顾反思
请同学们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几个问题。
(1)4个13是多少?怎样列式?
13+13+13+13+13=52
整数乘法的意义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也可以这样
13×4=52
这两道题各有什么特点?
第1道题有没有更简单的列式方法?
计算:
=1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一、情境导入
做小鸟风筝的尾巴,一共需要多少米布条?
二、你说我讲
怎样列算式呢?
1
2
×
5
=
(米)
做小鸟风筝的尾巴,一共需要多少米布条?
二、你说我讲
1
2
×
5
=
(米)
1
2
米
?米
用加法计算:
1
2
1
2
1
2
1
2
1
2
+
+
+
+
=
1+1+1+1+1
2
=
5
2
(米)
5
2
做小鸟风筝的尾巴,一共需要多少米布条?
二、你说我讲
1
2
×
5
=
(米)
用乘法计算:
1
2
1
2
1
2
1
2
1
2
+
+
+
+
=
1+1+1+1+1
2
=
1×5
2
5
2
1
2
×
5
=
=
5
2
(米)
做小鱼风筝的尾巴,一共需要多少米布条?
二、你说我讲
1
2
×
6
=
(米)
1
2
×
6
=
(米)
做小鱼风筝的尾巴,一共需要多少米布条?
二、你说我讲
1
2
×
6
=
(米)
1
2
×
6
=
1
2
×
6
分数
的分母仍作分母
1
2
分数
的分子1和整数5相乘的积作分子
1
2
做小鱼风筝的尾巴,一共需要多少米布条?
二、你说我讲
1
2
×
6
=
(米)
1
2
×
6
=
1
2
×
6
=
6
2
约分
3
1
=
3(米)
3
做小鱼风筝的尾巴,一共需要多少米布条?
二、你说我讲
1
2
×
6
=
(米)
1
2
×
6
=
6
2
×
1
=
6
2
3
1
=
3(米)
3
做小鱼风筝的尾巴,一共需要多少米布条?
二、你说我讲
1
2
×
6
=
1
2
×
6
3
1
=
3(米)
1
2
×
6
=
6
2
×
1
3
1
=
3(米)
二、你说我讲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分数乘整数的简便计算就是先约分,再计算。
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三、自主练习
1.
9
20
5
9
4
三、自主练习
2.计算。
四、回顾反思(共11张PPT)
相关链接
——倒数
自主练习
你说我讲
情境导入
回顾反思
把下列整数改写成分母是1的假分数。
复习
一、情境导入
口
天
口
木
口
天
口
木
观察下面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二、你说我讲
5
6
×
6
5
=
1
7
11
×
11
7
=
1
1
5
×
5
=
1
1
19
×
19
=
1
仔细观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它们的乘积都是1。
两个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了位置。
观察下面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二、你说我讲
倒数的意义
和
的乘积是1,
和
的乘积是1,也可以说
和
互为倒数,
和
互为倒数。
5
6
6
5
7
11
11
7
5
6
6
5
7
11
11
7
二、你说我讲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独立存在。
你能写出下面这些数的倒数吗?
二、你说我讲
1
2
2
9
7
5
4
的倒数是(
)
。
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的倒数是(
)
。
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的倒数是(
)
。
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4
的倒数是(
)
。
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1的倒数是多少?0的倒数是多少?
二、你说我讲
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1的倒数是1。
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分数的分母不能为0。
0没有倒数。
二、你说我讲
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互换位置即可。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三、自主练习
1.写出下列各数的倒数。
3
4
5
8
4
7
6
5
4
1
9
4
3
5
4
3
8
5
7
4
1
6
4
5
1
4
9
5
3
四、回顾反思(共11张PPT)
小手艺展示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自主练习
你说我讲
情境导入
回顾反思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一、情境导入
一班男生做了多少件?
二、你说我讲
(1)把“一班共制作泥塑作品15件”看作单位“1”。
想一想:怎样计算呢?
(2)男生做了总数的
,把总数15件平均分成5份。
3
5
15件
男生?件
(3)男生做的占其中的3份。
(4)列式解答。
一班男生做了多少件?
二、你说我讲
15
×
=
15×3
5
3
1
=
(件)
3
5
9
答:一班男生做了9件。
二班女生做了多少件?
二、你说我讲
想一想:怎样计算呢?
12件
(1)把“二班共制作泥塑作品12件”看作单位“1”。
(2)女声做的是男生的
,把总数12件平均分成6份。
3
5
(3)女生做的占其中的5份。
5
6
?件
(4)列式解答。
一班男生做了多少件?
二、你说我讲
12
×
=
12×5
6
2
1
=
(件)
5
6
10
答:一班男生做了10件。
二、你说我讲
已知整体数量及部分数量占整体数量的几分之几,求部分数量用乘法计算。
已知甲数及乙数是甲数的几分之几,求乙数,用乘法计算。
三、自主练习
1.计算。
三、自主练习
2.
4米
尾巴?米
4
×
1
2
=
2(米)
答:这只短吻鳄的尾巴长2米。
三、自主练习
3.一只陆龟每分钟爬行5米,蜗牛爬行的速度是陆龟的
。蜗牛每分钟爬行多少米?(画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
1
5
5米
1
5
?米
5
×
1
5
=
1(米)
答:蜗牛每分钟爬行1米。
四、回顾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