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1.1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课件 (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1.1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课件 (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9-10 09:55: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一节
大熊猫和冷箭竹形态迥异,但它们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
讨论:如果让你提供证据说明大熊猫和冷箭竹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你将如何获取和提供证据?
可以将大熊猫和冷箭竹的几种器官、组织制成装片或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些组织是否由细胞构成;或查阅科学研究文献,利用科学家已经获得的研究结果为证据。
问题探讨
主要是

施旺
施莱登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一、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
1.建立者:
2.内容要点:
施莱登和施旺
不是“一切生物”,未涉及原核生物、病毒等
不是所有新细胞都由老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也可由老细胞相互融合形成,如受精卵来源于精子和卵细胞的融合。
3.建立过程:
时间
科学家
贡献
不足
1543年
维萨里、比夏
器官、组织水平研究生命
未深入到细胞水平
1665年
罗伯特·虎克
用显微镜发现细胞并命名细胞
观察到的是死细胞
17世纪
列文虎克
用显微镜观察到了活细胞
未上升到理论水平
17世纪
马尔比基
用显微镜观察了动植物的微细结构
未用细胞来描述
19世纪
施莱登
首先提出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未与动物界联系
19世纪
施旺
与施莱登共同提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
未搞清细胞的来源
19世纪
耐格里
发现新细胞的产生是细胞分裂的结果
未上升到理论水平
1858年
魏尔肖
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未考虑非细胞结构生命的增殖
是科学家在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通过多人的共同努力得出最终结论。
4.通过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领悟到科学发现具有以下的特点。
(1)科学发现需从观察入手。
(2)科学发现的过程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3)科学理论的形成需要观察与归纳概括的结合。
(4)科学学说的建立是一个不断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讨论P4:
2.可信。因为在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中,科学家不仅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还揭示了动植物的个体与细胞的内在规律性关系,这样的科学归纳比一般的不完全归纳更具可信度。这一结论,实际上是阐释了植物和动物在结构上的一致性,由此突破了植物学和动物学之间的壁垒,也推动了人们对细胞深入地开展研究。
1.通过对动植物体的解剖和显微观察获得证据,并通过归纳概括形成结论。
3.“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这暗示着人身体的每个细胞都凝聚着漫长的进化史;细胞学说主要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因为它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4.意义:
(1)细胞学说使人们认识到植物和动物有着共同的结构基础----细胞,催生了生物学的问世。
(2)细胞学说中关于细胞是生命活动基本单位的观点,使生物学的研究从器官、组织水平进入细胞水平,并为后来进入分子水平打下基础。
(3)细胞学说中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结论,不仅解释了个体发育,也为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了伏笔。
对生物学发展具有那些重要意义?
注意:没有阐明生物界的多样性(差异性)
科学研究中经常运用不完全归纳法,该方法得出的结论很可能是可信的,因此可以用来预测和判断,不过,也需要注意存在例外的可能。
科学方法——归纳法
(1)概念:
(2)分类:
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
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
部分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
所有类型的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
结论: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
不完全
归纳法
完全
归纳法
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1)单细胞生物能够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一个细胞就是一个个体。例如:草履虫、眼虫、变形虫、衣藻、大肠杆菌、酵母菌等单细胞生物。依赖单个细胞完成摄食、运动、生长、繁殖等各项生命活动。
大肠杆菌
酵母菌
草履虫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2)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反射弧
这些结构的基本单位是神经细胞-------神经元
(3)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新冠病毒
噬菌体
某病毒
①结构及组成:
病毒无细胞结构,主要有蛋白质和核酸组成,其核酸只有DNA或RNA一种。
②生活方式:
寄生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因此,只能用活细胞来培养病毒,不能用培养基培养病毒。
(1)动植物各种生理活动的细胞基础是

(2)生物生长发育的细胞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
(3)遗传与变异的细胞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代谢
细胞增殖和分化
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
因此,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2.多细胞生物生命活动的细胞基础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观察图1-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模式图,分析大熊猫和冷箭竹的结构层次(有小到大)。
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个体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生物圈
结构层次
概念?
举例
?
?
?
?
?
细胞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心肌细胞、叶的表皮细胞
组织
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
肌肉组织、叶的保护组织
器官
系统
个体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生物圈
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
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的结构
由各种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单个生物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形成一个整体
不同种群相互作用形成更大的整体
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更大的整体
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相互关联构成更大的整体
心脏、叶
血液循环系统?
大熊猫、冷箭竹
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的大熊猫个体/所有的冷箭竹
在同一区域内,所有生物一起共同形成了一个群落
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
地球上只有一个生物圈?
(1)生命系统各结构层次的概念及实例
辨析:组织、器官、系统
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
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
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的结构。
动物四大组织:结缔(血液)、肌肉(骨骼肌、心肌、平滑肌)、上皮(胃粘膜)、神经组织。
植物五大组织:保护、输导(导管、筛管)、营养、机械、分生(形成层)组织。
动物八大系统:消化、呼吸、运动、循环、泌尿、神经、生殖、内分泌系统。
植物无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植物六大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动物器官:感觉器官(眼、耳、鼻、舌)、内脏器官(心、肝、脾、胃、肾)、牙齿、皮肤。
种群: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形成一个整体。
群落:不同种群(所有种群/生物)相互作用形成更大的整体。
辨析: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①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鲫鱼
②一个池塘中的全部的鱼
③一个池塘上的全部的雄性鲫鱼
④北京密云水库的鲫鱼和湘江的鲫鱼
Y
N
N
N
①我们校园内的所有植物和动物
②我们校园内的所有生物
N
Y
生态系统: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更大的整体。
①一片森林
②一个池塘(池塘中有生物以及池塘这个环境)
Y
Y
练一练:
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分析,下面各自对应于哪个层次?
一个变形虫(

一片森林中所有的鸟/乔木(

一枯木及其上所有的生物(

细胞(个体)
既不是种群也不是群落
生态系统
一片草原及生活在这里的鸟、蛇等生物(

生态系统
一片草原上的蜂鸟


种群
一片树林中的桉树苗、小桉树、大桉树组成一个(

种群
一个大肠杆菌(

培养皿中的大肠杆菌菌落(

细胞(个体)
种群
培养基被污染后,除大肠杆菌外,又滋生了别的细菌和真菌(

桃花(
)、一棵桃树(
)、
一片桃林(

群落
器官
个体
生态系统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各层次生命系统的形成、维持和运转都是以细胞为基础的,就连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不例外。
------→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同种
不同
+无机环境
(2)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关系
①地球上基本的生命系统是
,最大的生命系统是

细胞(个体)→种群→群落
→生态系统→生物圈
细胞
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单细胞生物:
是生物,但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
②并非所有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
生物圈
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结构层次。
植物:
病毒:
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群落
→生态系统→生物圈
③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如蛋白质、核酸等)等物质和细胞膜、细胞器等结构都不能独立表现生命特征,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④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可含水、阳光等“非生物成分”。
(3)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几点说明
②生命系统:
①系统:
③生态系统:
是指彼此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组分有规律地结合而形成的整体。包括生命系统和非生命系统。
其范围可大可小,小到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但不是生命系统),大到整个生物圈。
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的无机环境。
是指能够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的系统,其结构层次由9个。
系统
生命系统
生态系统
(4)系统、生命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关系
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也是一个系统吗?如果是,它们是不是生命系统?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思考与讨论P6:
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一个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靠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不可能完成生命活动的。
思考与讨论P7:
从细胞的视角看生命世界
1.叶的表皮细胞:保护作用;心肌细胞:收缩、舒张。
2.冷箭竹的光合作用在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中进行;
大熊猫运输氧的功能靠红细胞完成。
3.生殖细胞
通过上面3个问题的讨论可以看出,动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是靠一个个细胞完成的!
4.有关系。
因为基本上每个细胞都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和释放二氧化碳,而绿色植物的一些细胞和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正因为有了细胞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才能保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本节小结
一、概念检测
练习与应用P8:
1.(1)√
(2)√
(3)x
(4)√
3.(1)
2.C
角质保护层(死亡)
上皮组织
皮下结缔组织
上表皮细胞
下表皮细胞
栅栏组织
海绵组织
导管细胞(运输水和无机盐)
筛管细胞(运输有机物)
(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共同点是: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区别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有些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
(3)因为人体皮肤和迎春叶都是由多种组织组成的。例如,人体皮肤由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和肌肉组织组成,这些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行使保护等功能的器官。
二、拓展应用
1.运用不完全归纳法时,要审慎地接受所得出的结论,归纳时需要注意抓住所归纳对象的本质特征。
2.病毒尽管没有细胞的结构,但病毒必须寄生在细胞中生活,依靠细胞中的物质来合成自己需要的物质,离开了细胞,病毒就不能长时间生存,因此说,病毒的生活是离不开细胞的。
3.如果“新细胞都是从老细胞中产生的”不成,细胞一直可以从无机环境中自然发生生物进化论中生物都起源于共同原始祖先的观点就会受到质疑。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说明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这也支持生物有着共同起源的观点。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