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秋天的怀念》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秋天的怀念》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9-10 17:25: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秋天的怀念》

自主预习试锋芒
识·日积月累
1.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瘫痪(
)暴怒(
)沉寂(

侍弄(
)憔悴(
)絮叨(

淡yǎ(

chuí(
)打
jué(
)别
仿shàn(
)高jié(

烂màn(

2.通晓词义,填对词语
①_______________: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②_______________:
a.来回翻身。b.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③_______________:形容人很容易发怒,而且很没有规律。
④_______________: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读·观其大略
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2.在文中,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朗读课文,把握全篇的感情基调。说说课文几次写到秋天,为什么文章的题目叫“秋天的怀念”。
作家作品
史铁生(1951—2010),北京人,当代作家,编剧。生前曾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驻会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
名言警句
(1)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2)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3)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多音字
宿舍(sù)
宿
整宿(xiǔ)
星宿(xiù)
鲜血(xiān)

鲜见(xiǎn)
形似字
悴(cuì)憔悴
萃(cuì)荟萃
淬(cuì)淬火
捶(chuí)捶打
锤(chuí)锤炼
陲(chuí)边陲
词语辨析
喜出望外
大喜过望
【同】都有“非常高兴”之意。
【异】“喜出望外”指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大喜过望”指结果比原来希望的更好,因而感到特别高兴。
【举例】①这个公司有种对于优良服务的狂热,不仅要让顾客满意,而且要让他们喜出望外。
②这次比赛,我们预想拿到季军就已经不错了,结果拿了冠军,不觉大喜过望。

合作探究提素养
【探究一】品秋事秋花
1.围绕母亲对“我”无微不至的照料,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2.本文多次提到菊花,菊花在本文中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探究二】品秋人秋情
3.本文对母亲有大量的细节描写,这些生动的描写非常感人。请找出相关句子,仿照参考示例,分析有关细节的感人之处。
参考示例: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赏析:一“扑”一“抓”,“忍住哭声”,这几个细节,生动地写出了母亲不忍心看到“我”自暴自弃的急切心情。其实母亲心里也很悲痛,但为了鼓励儿子,她抑制住了自己的感情。
(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
(2)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3)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4.从母亲忍受肝病折磨和母亲央求“我”看菊花可以看出母亲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美文精练析考点
析考点
人物描写方法
常见题型
1.画线句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请分析其作题型用或表达效果。
2.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画线句。
答题指导
常见的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
心理描写: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复杂感情
外貌描写:揭示人物的身份、境遇及突出特征
语言描写:展示人物的性格,表现人物的情感
动作描写:透视人物的心理,表现人物的特点
神态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特征,反映精神品质
答题模板
运用……描写,刻画(揭示、体现)了……的特点(形象)
练类文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
希望树
开春了,儿子兴冲冲地从集市买回一棵柿树苗。
父亲说:“想吃柿子?”
“不是,这是我的希望树,如果它能顺利发芽,预示我一定能考上重点;要是不能发芽,那就完了。”
父亲笑了,接过树苗,仔细看了看,眉头皱了一皱,说:“春天里棒杵落地也生根,何况是棵好苗子。栽哪儿?我帮你吧。”
儿子笑笑,接过树苗,说:“自己的希望肯定自己栽呀,不然不灵验的。
门前院子左角有块空地,儿子挖坑,填土,浇水,很郑重地栽下了他的希望。儿子还蹲下身亲吻了一下树苗,小声说:“好好努力,生根发芽,可不要辜负了我对你的一片苦心哦。”父亲一直坐在附近屋檐下,饶有兴趣地看着。
儿子要去上学了,说是“要去为梦想拼搏了”,儿子的梦想是考进县一中,那个他偷偷跑去瞻仰过好几遍的“圣地”。儿子走时看了看自己的树,对父亲说:“爸,我的树就托付给你照看一下。”父亲拍了拍儿子跟自己差不离的肩膀说:“放心吧,保管有希望。”儿子半个月回家次。第一次回来,看见父亲为树扎起了很结实的刺篱笆,只是那树没什么动静,有点急了,盯着那树发呆。父亲说:“不要急呀,什么都有它的规律,就像你的学习。新栽的树至少一个月才能返青,有的要几个月哩。”儿子便释然了,给树浇了一点水,就坐在树边,把迎春考试没考好的题目重做了一遍,觉得顺手多了。
儿子下一次回家时,树苗还是没什么动静,儿子却不急了,浇水、松土,自言自语道:“我的树心里有数哩。”然后就在树边温习功课。父亲踱过来说:“你不要只看表面,树皮下已经活了,就像你们学习,进步有时是悄悄的,对不?”儿子笑了,突然想起父亲曾经当过几年民办老师的。
再下次回家时,儿子很高兴。儿子考进了班上前十名,这可是历史性的。儿子又看到他的树竟然发芽了!共有五个芽苞鲜嫩、饱满地立在枝头。呀,五个,是不是象征五门功课都会考好?太棒了!父亲一脸轻松,背着手踱过来说:“我说了嘛,不要急,有些事是急不来的。只要功夫到了,自然会成功的。”儿子表扬了父亲:“爸,你到底是当过老师的。”
几个月后,儿子收到了县一中的录取通知书。他的小树苗已经长了十几公分了,还分了好几个枝,昔日的嫩芽早已舒展成叶了,像一面面胜利的小旗帜骄傲招展。
父亲让儿子收好了通知书,带他去半里路外的菜园。儿子以为是去帮忙种菜,欣然雀跃,一路感激着自己种下的希望树给了自己鼓励
菜园地头也栽着一棵柿子树,父亲说:“看看,和你那棵比一比。”儿子跑过去,看了看,竟没看出什么名堂,说:“怎么,你也栽了一棵?”
“是啊,我看你那一棵树根不好,担心发不了芽,就重买了一棵差不多的,把你的那棵移到这里。你看,”父亲掰下梢顶一截,“已经枯干了。”
儿子惊得微张了嘴巴,说:“这是我那棵?”
父亲点点头。
儿子说:“既然这棵根不好,没戏了,你还栽着干什么呢?”
父亲说:“我只是担心罢了。况且既然是棵苗就应该栽下试一试,希望总是有的嘛。就像你不试怎么知道是不是重点的料?这棵树也没有放弃,它也尽力了。”
七月的阳光晒着,儿子脸上有汗,也许是泪吧。
1.“父亲笑了,接过树苗,仔细看了看,眉头皱了一皱此处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昔日的嫩芽早已舒展成叶了,像一面面胜利的小旗帜骄傲招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句子采用了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表现了儿子怎样的心理?
儿子挖坑,填土,浇水,很郑重地栽下了他的希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课多练显身手
小题快练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
B.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复去地睡不了觉。
C.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决别。
D.母亲进来了,档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2.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
B.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C.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D.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3.《秋天的怀念》的作者__________中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___________》《务虚笔记》等,散文《__________》《病隙碎笔》等。
4.下列各句中所用的描写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B.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C.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
D.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
写作微练
5.【技法借鉴】文章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如“我”瘫痪后的暴怒无常、不理解母亲,与母亲的小心翼翼、精心呵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中体现了母爱的伟大。
【片段练笔】请你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
【情境提示】①妈妈的温柔与严厉。②爸爸的大方与小气。③我的听话与叛逆。
参考答案

自主预习试锋芒
【识·日积月累】
l.tān
bào

shì
qiáo







2.①憔悴②翻来覆去③暴怒无常④喜出望外
【读·观其大略】
1.本文写了“我”因瘫痪变得暴怒无常,母亲默默地忍受并且悉心照顾“我”、鼓励“我”,在母亲走后“我”终于又鼓起了生活的勇气。
2.由对生活绝望到决心“好好儿活”。
3.课文两次写到了秋天,一次在母亲去世前,次在母亲去世多年后,“我”和妹妹去北海公园看花。题目为“秋天的怀念”,其主要寓意为在秋天怀念同样是在秋天去世的母亲,也表明经过人生的“秋天”,母亲牵挂的儿女都已经长大,懂得了怎样面对生活的困境。

合作探究提素养
1.“我”发脾气时,母亲抚慰我;母亲为了“我隐瞒病情;母亲央求“我”看花;母亲的临终嘱托。
2.美丽的菊花象征着多姿多彩的生活。菊花很美,生活也很美。我们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与打击,都应该勇敢地、好好地活下去。
3.(1)示例:赏析: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偷偷地听”“悄悄地进来”,这些小心翼翼的举动表现了母亲内心痛苦与忍让的感情。母亲十分体谅儿子的苦楚,尽可能不去惊扰儿子,其实母亲的心里更难受。
(2)示例:赏析:挡落叶的细节表现了母亲担心“我”看到落叶凋零的景象而伤感痛苦,怕“我”失去对生活的信心。
(3)示例:赏析:“我”同意看花,在母亲看来,“我”消沉的情绪有所好转,所以她竟高兴得坐立不安。
4.坚忍、顽强、乐观,时刻为儿子着想。

美文精练析考点
1.【解析】本题考查描写的作用。“父亲笑了”
“眉头皱了一皱”运用了神态描写,父亲担心树苗不能发芽,为后文父亲移栽树苗做铺垫。
答案:运用神态描写,表现出父亲看到树苗树根不好,担心不能发芽的心理,为后文父亲重新买了一棵差不多的树苗做铺垫。
2.【解析】本题考查语句赏析。“像一面面胜利的小旗帜”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结合内容体会生动形象性
答案: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柿子树的勃勃生机,烘托出儿子激动兴奋之情。
3.【解析】本题考查描写方法及作用。“挖、填、浇、栽”运用了动作描写,写出了儿子栽树认真,对树寄予希望。
答案:动作描写。写出了儿子对这棵柿子树寄予了很大的希望,认为柿子树的生长预示着自己的前途。
4.【解析】本题考查人物分析。根据父亲的言行分析,如“你不要只看表面,树皮下已经活了,就像你们学习,进步有时是悄悄的,对不”,表现出父亲善于引导孩子,偷偷地移栽树苗表现出父亲呵护(爱护)孩子自尊心。
答案:父亲是一个和蔼可亲、善于呵护(爱护)孩子、懂得引导孩子的人。

一课多练显身手
1.A
B项,“翻来复去”应为“翻来覆去”;C项,“决别”应为“诀别”;D项,“档”应为挡”。
2“我可活什么劲儿”后面的感叹号应在后引号里面。
3.史铁生
命若琴弦
我与地坛
4.B
B项属于神态描写,其余三项均为动作描写。
5.示例:爸爸抠门儿真是抠到家了。新学期开学,我就对爸爸说:“爸爸,我想买一个新书包。”可爸爸却不同意:“家里那么多书包了,不能买。”“可那些书包都是姐姐用过的,再说了,都是女孩子的样式,不适合我。”“别找理由花钱,你说什么我都不会给你买。”完了,彻底没戏!
我的爸爸有时又是十分大方的。记得有一次,电视里播报了一位可怜的少年的事迹。当时,我和爸爸妈妈也在收看。这位少年的父母从小就离开他,只有他和妹妹相依为命。兄妹俩从小就渴望上学。虽然他们已经念到了三年级,但还差学校十四元五角。家境的困难使他们的求学之路只好到这里就结束。记者即将离开的时候,采访了他们。他们哭着说:“曾经,妈妈回来看过我们,过了三天就离开了我们兄妹。那是我们最快乐的三天。”看完了电视,爸爸立刻捐了五百元给那对兄妹,让我真是刮目相看。哎,这就是我的爸爸,小气又大方的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