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9-10 12:19: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教学设计
课题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4.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有能用“运动快慢”的观点观察和分析身边事例的意识。
学习重点
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
学习难点
速度概念的建立;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频闪摄影”
?
教学方式
引导-探究;参与-活动
课型
体验、应用
?
教具与媒体
多媒体、投影仪
?
教???????学???????程???????序??
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依据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3min)?〖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机械运动,虽然知道了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但我们平时所说的物体运动和静止却都是相对某一物体而言的,即相对于参照物而言。?【问题】同是物体的运动,它们的快慢一样吗?你认为哪些物体快,哪些物体慢呢??【讨论】?【总结】今天我们就研究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板书课题)?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一)生活中对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8min)?〖师〗平时我们是如何对物体运动的快慢进行比较、判断的??【讨论】比较相同时间内谁走的远,和比较在相同长度内谁用的时间短。?【播放视频1】视频中的画面是怎样比较快慢的??【播放视频2】比较运动快慢有几种方法??【总结】观众的方法实际上是:在相同时间内看物体运动路程的长短来比较快慢,路程长则比较快,路程短则比较慢;裁判的方法实际上是:物体运动路程相同,看运动时间的长短比较快慢,所用时间短则比较快,所用时间长则运动慢。?(二)物理上对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6min)?【问题】如果物体运动时所用的时间和通过的长度都不相等,又该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讨论】如果时间和路程都不相等,的确不容易比较,但我们是否可以认为让它们的路程或时间相等呢??【总结】?(1)让它们的时间相等: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谁大,谁运动得就快,谁小,谁运动得就慢。?(2)让它们的路程相等:比较单位路程内通过的时间,谁大,谁运动得就慢,谁小,谁运动得就快。?(三)速度(10min)?【结论】物理上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它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讨论】为什么不用单位路程的时间来表示速度呢??【总结】因为单位时间的路程越大,则速度越大;而单位路程的时间越长则速度越小,故虽然后者也能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但比较起来很不方便,所以我们用单位时间的路程来表示速度。?【播放视频3】速度的引出??【公式】,用符号表示为。?【单位】路程的单位是米(m),时间的单位是秒(s),则速度的单位就是米/秒,即m/s或m.s-1。?常用单位是km/h或km.h-1。?单位换算:1m/s=1×=3.6km/h?练习:1km/h=______m/s。?【一些物体的速度】?阅读课文第31页的速度(说明第一宇宙速度是航天器沿地球表面作圆周运动时必须具备的速度,也叫环绕速度。)?练习:速度的单位换算-典型例题?下列物体运动的速度哪个大(???
)?A.蜗牛:1.5毫米/秒?B.炮弹:1000米/秒?C.发射人造卫星的最起码速度:7.9千米/秒?D.火车:360千米/时?【例题】两例题先让学生看,然后变换一些数值进行计算,变换已知条件进行计算,让学生再命一些类似的题目。让另外的学生计算。?(四)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10min)?【频闪摄影】为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我们用频闪摄影的方法将运动物体的位置凝固住,会看到这样的两种不同情况。看课本图12.2-2,比较两种运动的差异。?【播放视频4】运动的快慢。?【结论】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如……?物体沿着直线、快慢是变化的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如……?【计算】?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可以直接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2.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虽然固定,但我们也可以比较它们整个路程的速度,我们把它叫做平均速度。?公式,s是整个路程的长度,t是完成整个路程所需要的时间,就是平均速度。?【播放视频5】变速直线运动和平均速度。?【速度表】?练习:有关平均速度的计算?【匀速直线的图像】?将频闪照相与图像结合,会得出路程随时间的变化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练习:有关图像的判断、选择题等。?【播放视频6】频闪灯?
???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学生讨论、回答??????学生讨论?????????????师生讨论得出??????????????学生回答???????????师生讨论?????学生练习?????????学生练习???????????学生计算?????????学生比较、讨论???????师生讨论得出??????学生观看???学生练习?????练习????
??增加前后内容间的联系???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引起学生兴趣???????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走向物理?????????互动合作精神的体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先用正确的概念统治大脑???再分辨概念的其他歧义?????????????????????教给学生单位换算的策略?????拓展知识?????及时对知识进行巩固???????变式练习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获???通过对比给出两个概念,公式也可以通过对比给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知道了为什么要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就是物体运动的速度,其实单位路程的时间也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速度,只不过后者比较起来不方便罢了;速度的计算公式是以后我们学习的关键,我们要注意领会速度单位间换算的技巧,会从不同的信息渠道收集关于速度计算的条件,然后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作业
P30动手动脑学物理2、3、5。
教学流程
板书?设计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一、生活中对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1.比较相同时间内谁走的远;?2.比较在相同长度内谁用的时间短。?二、物理上对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取单位时间或路程来比较它们的路程或时间。?三、速度?1.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2.公式:;3.单位:即m/s或m.s-1;常用单位是km/h或km.h-1。?四、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1.概念;?2.变速直线运动计算公式;
课后反思
这节课是该章的重点内容,也是整个这册的重要知识点,它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点,所以我们要对它引起高度重视。?1.速度的公式虽然在小学就学过,但为什么速度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学生却并不知道,其实这里就渗透着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所以向学生展示为什么不用单位路程的时间来表示速度的意义就变得非常深远了。在此进行一个讨论是很有必要的。?2.计算平均速度的公式也含有种近似、平均的思想,通过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平均速度的比较,让学生体会这种思想变化的含义是很重要的,何况我们生活中大部分运动还都是涉及的是平均速度,所以在此要通过让学生练习,体会这种思想的转变,这也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需要以后的继续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