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1+1在什么情况下不等于2?
通过这节课学习我们可以知道:
即使在算正确的情况下也不一定等于2
引入新课
学习目标
1.能从力的作用效果体会并理解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2.通过老师与学生的协作探究,
总结出二力合成的规则和方法。
3.知道合力的大小与两个确定大小分力间夹角的关系。
观察下面两幅情境图片,结合生活经验思考:
两位女同学对水桶(或者弹簧)施加的两个力与一位男同学对水桶(或者弹簧)施加的一个力,就“提起水桶”(或拉弹簧)这一作用效果而言,相同吗?从力的作用效果上分析它们可以相互替代吗?
两个同学对拉力器的力和一个同学对拉力器的力有什么关系?
看一看,想一想
几个力
一个力
等效替代
生活现象
效果
相同
生活现象
F1
F2
F
效果
相同
几个力
一个力
等效替代
看一看,想一想
1、合力与分力
当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时,我们常常可以求出这样一个力,这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原来几个力的共同效果相同,这个力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原来的几个力叫做分力。
F
1
F
2
F
静止悬挂的同一吊灯
2.力的合成
合力
分力
等效替换
说明:在实际问题中,就可以用这个力来代替那几个力,这就是力的等效替代。而不是物体又多受了一个合力。
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合成。
在力的合成当中,二力的合成是最简单的,所以我们下面探究二力合成的规律
《曹冲称象》是人人皆知的历史故事,请同学们结合下面的图片回忆故事情节,细心体会曹冲是怎样“称出”大象的重量的?采用的是什么方法?思考后,请自由发言。
“等效替代”
F1=4N
0
F2=3N
F=F1+F2=7N
F
两个分力同向,合力的大小等于相加的结果;
合力的方向与两个力的方向相同
观察以下图片,结合生活经验体会力的作用效果,求出合力。
3、探究二力的合成规律
(1)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
0
F1=4N
F2=3N
F=F1-F2=1N
F
两个分力反向,合力的大小等于相减的结果
方向与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
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规律
使用直接加减的方法
同向相加(同同同)
反向相减(同大同)
问题
?
若两个分力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呢?
探究求
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
合力的方法
(2)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
1、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2、实验依据的原理是什么?
探究互成角度的分力与合力的关系,寻找求合力的方法。
合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
力的作用效果有几种?
你准备采用哪一种?
又如何保证它们等效?
探究实验前要明确:
3、思考方案
如何显示力的作用效果:
橡皮筋的形变。
如何保证作用效果相同:
橡皮筋与细绳套的结点都拉到相同的点。
选择哪个物体作为研究对象:
橡皮筋
要记录的数据:
结点伸长到的位置。
合力和两个分力的大小
——弹簧秤示数。
合力和两个分力的方向
——描点记录细绳方向。
4、实验步骤
1、用两个弹簧秤拉,把结点拉到某一位置O,用力的图示表示F1、F2;
2、用一个弹簧秤拉,仍旧把结点拉到位置O,用力的图示表示F。
O
O
F1
F2
F
O
1N
o
A
B
c
F2
F合
·
F1
O
求两个力的合力时,可分别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这叫做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结论:
解法1、作图法(即力的图示)求合力
15N
F1
F2
F合
530
例题
已知:力F1=45N,方向水平向右;力F2
=
60
N,方向竖直向上,通过作图求这两个力的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
大小:F合=15X5N=75N
方向:与F1成53°斜向
右上方
O
F1
F2
F合
解法2、计算法求合力
上例中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作出下图:
解:由直角三角形知识可得:
θ
方向:与F1成53°角斜
向右上方
tanθ=F2/F1=4/5
θ=
53
°
1、两力相互垂直时
F1
F2
F合
2、两力夹角为任意时
F1
F2
F合
?
3、合力F的取值范围|F1-F2|≤F≤F1+F2
公式法求合力
1)若F1、F2的大小不变,将两个力之间的夹角从0°增大到180°,则合力如何变化?
2)合力在什么时候最大?什么时候最小?能得到与F1、F2
等大的合力吗?
思考与讨论
思考与讨论
动手做一做
当θ=0°时,F=F1+F2(合力与分力同向)
当θ=180°时,F=|F1-F2|(合力与分力
中较大的力同向)
2、合力的取值范围,|F1-F2|≤F≤
F1+F2
1、夹角θ越大,合力就越小
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3、合力可能大于某一分力,也可能小于或等于与某一分力
共点力
F1
F2
o
F
1
F
2
如何求三个或三个以上力的合力?
F12
F1
F3
F2
F123即合力F
独立思考后自主回答。
力的三角形法则
·
F1
O
F2
F合
课堂小结
1.阅读教材,加深理解本节内容
2.完成课后练习P64
3、4题
课后作业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