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音乐出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欣赏课
东北民歌《茉莉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演唱和聆听东北、江苏《茉莉花》,让学生感受并体验民歌的艺术魅力,进一步唤醒学生的民族热情。
2、指导学生从节奏,旋律、风格和语言上比较东北民歌《茉莉花》、江苏民歌和河北民歌《茉莉花》的异同。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 悠久的音乐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歌,培养学生对祖国民族音乐的热爱和热爱祖国、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通过聆听、演唱东北《茉莉花》比较,感受东北民歌《茉莉花》的独特的地方民歌特点。
教材分析:
《茉莉花》变体极多,全国大概有四五十个版本,其中东北民歌《茉莉花》直接且爽快热情,具有北方民歌小调的特点,旋律大跳多,幅度大,这与东北人快人快语性格豪放有直接关系。因此我采用参与、观察、发现、体验和视听音画相结合等方法,同时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让学生提高审美品位和欣赏品位。让学生由衷为祖国悠久灿烂的民族音乐文化感到骄傲和自豪。
教具:多媒体电脑、PPT、电钢琴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学习新课
导入:
师:同学们,请问你们喜欢旅游吗?为什么喜欢旅游呢?
生:旅游可以欣赏美景,品尝美食。
师:请问这些都是谁创造和制作的呢?
生:1、工人2、劳动人民
师:劳动人民在劳动时唱的歌曲就是什么?(民歌)板书
师:民歌是我国音乐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劳动人民在哪里工作?
生:大自然
师:劳动人民有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咱们今天就看看劳动人民赞美的大自然中的什么美?播放音乐江苏、东北民歌《茉莉花》来找到答案!
师:同学们请问歌曲赞美的是大自然的什么?
生:茉莉花(出示ppt)
欣赏江苏、东北民歌《茉莉花》
师:听完后两首分别感受是什么?
生:1、柔美2、豪爽
师:如何在音乐中找到柔美和豪爽呢?在乐谱中找到答案!
师 1生用“LA”模唱旋律,出示PPT茉莉花简谱
2生随钢琴逐句模唱,感受旋律,节奏和音之间的关系
3生随钢琴演唱旋律,出现了哪几个音?尝试发现最高的音和最低的音是哪个音?
生:1(do) 2(re) 3(mi) 5(sol) 6(la)
师:借助板书音梯来呈现每个音之间的关系。
生:出现最高的音的 .(mi)
3
师:画出线条辅助,引导学生直观旋律走向,设疑是级进还是跳进?
生:级进多
师:生随钢琴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感受歌曲的婉转细腻!
欣赏东北民歌《茉莉花》
师:生随钢琴用“LA”模唱和跟唱旋律
师:分别找出最高音和最低音?
生:最低音中音3(mi)最高音6(la)
师:借助板书音梯来呈现每个音之间的关系
师:找出两首民歌共同的音是什么?
生:1(do) 2(re) 3(mi) 5(sol) 6(la) 这五个音是民族五声音阶。
师:这五个音在我们中国哪种乐器中存在?
生:1笛子2古筝
师:说的太好了!
师:观察两幅旋律走向图,请学生对比观察,如果是以开心为图示,请问那幅图能体现出大喜?
生:东北民歌《茉莉花》的旋律图
师:从节奏和歌词中来找出东北和江苏《茉莉花的不同之处》
生:好啦一朵茉莉花,东北民歌衬词显得爽快,心情跃然脸上。江苏民歌《茉莉花》节奏上十六分音符密集,东北民歌《茉莉花》节奏较为松散。
师:观察两幅瀑布画,思考哪副瀑布画的起伏更加适合东北茉莉花的旋律特点?
生:起伏大的适合东北茉莉花,起伏落差小则适合江苏茉莉花。
四、河北的《茉莉花》重点在于感悟和体会。
五、拓展
邀请学生跟着东北民歌《茉莉花》的节奏酣畅淋漓的扭起大秧歌,感受热情豪爽的性格特点
六、聆听与观看
欣赏席琳迪翁和宋祖英共同演绎《茉莉花》,让学生懂得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民族音乐和国际流行音乐接轨碰撞的火花。
教学反思:
我所执教的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六年级第一课欣赏课《茉莉花》,歌曲《茉莉花》分三个版本,依次是:江苏版、东北版和河北版。六年级的学生初步具备对人文知识的基础。第一:从人文、风土人情、气候、性格和地理等角度欣赏歌曲茉莉花。感受风土人情、地域之间等差别而形成的各地民歌特有的特点。第二:欣赏的角度着重从在江苏版的《茉莉花》和东北版的《茉莉花》在旋律线条、歌词和节奏中找到相同点和不同点,分析及梳理让孩子们切实感受到南北的地理,风土人情,气候和性格的差异。而河北的《茉莉花》重点在于感悟和体会。第三:培养和提高孩子们发现美,感受美的审美能力。了解多元音乐文化的同时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在体会歌曲时,可以通过对东北民歌和音色处理使得学生们更加理解民族地域之间的差异,深刻的理解多元音乐文化,融合学科综合,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