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 古代印度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发祥地: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_______________。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__________流域。
南亚次大陆
印度河
2.文明发展历程:
(1)约公元前23~前18世纪,哈拉帕和_________________等早期文明一度繁荣,后来衰亡。
(2)公元前1500年左右,_____________入侵,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
(3)__________________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农业和工商业比较繁荣,出现了许多工商业中心城市,首都________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摩亨佐·达罗
雅利安人
孔雀王朝
华氏城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3.出现: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___________制度。
社会等级
4.主要等级:
等级
名称
社会阶层
最高等级
婆罗门
掌管_____
第二等级
______
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第三等级
______
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
第四等级
首陀罗
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为前三个等级服务,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
不可接触者
贱民
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
祭祀
刹帝利
吠舍
5.特点:各等级世代相袭,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6.创立时间:公元前_____世纪。
7.创始人:____________________,后被称为“释迦牟尼”。
8.教义: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
“___________”,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宣扬“____________”。
9.地位: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6
乔达摩·悉达多
众生平等
忍耐顺从
10.传播:
(1)公元前____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
(2)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______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内地,后又传到朝鲜、______和越南等国。
(3)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______、泰国、柬埔寨等国。
3
中亚
日本
缅甸
1.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 )
A.黄河流域
B.印度河流域
C.恒河流域
D.尼罗河流域
B
2.下列古迹属于古印度的是( )
D
3.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是( )
A.汉谟拉比统治时期
B.胡夫统治时期
C.孔雀王朝统治时期
D.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河流域时
C
4.古代某国,其社会成员按地位的高低,划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这个“某国”是( )
A.古印度
B.古巴比伦王国
C.古代中国
D.古埃及
A
5.你看过电影《阿育王》吗?阿育王在印度家喻户晓,他在位时,孔雀王朝成为印度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按印度种姓制度阿育王属于哪一等级( )
A.第一等级
B.第二等级
C.第三等级
D.第四等级
B
6.古代印度的等级制度中,处于统治地位的是( )
①婆罗门 ②刹帝利 ③吠舍 ④首陀罗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A
7.吉米是公元前1500年印度一个非常善于经营的富有商人,家财万贯,他有很多愿望,在当时的条件下,你认为他的哪个愿望可能实现( )
A.向神庙中的婆罗门上供
B.向国家多纳税,寻求国王授予爵位
C.娶一个美丽的公主做妻子
D.雇佣一名武士,保护财物不受侵犯
A
8.公元前
6
世纪,印度种姓制度引起人们的强烈不满,社会矛盾尖锐。在这种情况下,释迦族王子释迦牟尼出家苦行修道。7
年后,终于悟道成佛,创立了( )
A.道教
B.佛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B
9.小说及电视剧《西游记》中描述的“如来佛”这一角色,其原型来自于历史人物( )
A.乔达摩·悉达多
B.耶稣
C.安拉
D.宙斯
A
10.某校九年级历史学习小组把“古代印度文明成果”确定为研究课题。下列研究内容能列入该课题的是( )
①种姓制度 ②《汉谟拉比法典》 ③阿拉伯数字
④佛教的创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D
11.(2019,株洲中考)某《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吠舍骂了要罚款150到200帕那,首陀罗骂了,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这一规定出自( )
A.古代印度
B.古代中国
C.古巴比伦王国
D.古代埃及
A
12.亚非大陆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古老的大陆有着灿烂的文明。今天让我们畅游亚非大陆,领略古老灿烂的文明。
材料一 如图。
(1)图一文明发祥于哪一大河流域?上面两图是古埃及文明的重要标志,它们分别是什么?
尼罗河。金字塔;象形文字。
材料二 如图。
(2)图三石柱上刻写的是哪个文明古国的什么文明成果?该文明成果的实质是什么?在世界法制史上有何地位?
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3)图四反映了哪个文明古国的什么制度?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4)图一、三、四反映的是三个不同文明古国的文明代表,这三个文明古国有何共同的文明特征?
源于大河流域,是奴隶制的文明。(共23张PPT)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1课 古代埃及
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发祥地:非洲东北角的____________流域。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尼罗河
2.古埃及发展状况:
(1)国家出现:约从公元前______年开始,在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了若干个小国家。
(2)统一:公元前_______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
(3)发展阶段:经历了_______时代、中王国时代和________时代三个时代。
3500
3100
古王国
新王国
(4)强大:在新王国时代法老________________统治时期,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版图向北延伸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
_________________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5)灭亡:公元前525年,______________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古埃及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图特摩斯三世
幼发拉底河
波斯帝国
3.文明成就:科学和文化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中,_______、数学和______最为突出。__________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古埃及的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天文学
医学
太阳历
象形文字
二、金字塔
4.用途:古埃及国王的陵墓。
5.地位: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三、法老的统治
6.地位:古埃及的国王称______,是全国最高统治者,集
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大权于一身。在宗教上,具有无上的权威。
7.衰落:______金字塔之后,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
法老
军、政、财、神
胡夫
1.(2019,眉山中考)人类最早的文明一般产生于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下列人类古代文明中,发源于非洲地区的是(
)
A.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B.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C.古代尼罗河流域文明
D.古代黄河流域文明
C
2.诗歌《尼罗河颂》中写道:“光荣啊,起源于大地的尼罗河……你灌溉土地,使一切生物欣欣向荣。你生出大麦和小麦,好叫神庙里欢度节日。”尼罗河流域的国家出现的时间是( )
A.约公元前3500年
B.公元前3100年
C.公元前525年
D.公元前18世纪
A
3.在新王国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埃及成为强盛的军事帝国,其版图范围( )
A.地跨欧、亚、非三洲
B.向北延伸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
C.横跨尼罗河流域
D.向南扩展至尼罗河源头
B
4.古埃及文明未能延续下去,主要是因为受到许多外来势力的入侵,下列外来势力未曾入侵过埃及的是( )
A.波斯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帝国
D.古巴比伦王国
D
5.他们相信“灵魂不死”,认为人死后还要在冥世,即另一个世界中生活,只要保住肉体,灵魂就能依附肉体万世长存。为此,他们利用多种材料,把尸体制成“木乃伊”。这反映了古埃及人在哪一方面的成就( )
A.农业生产
B.数学
C.医学
D.天文学
C
6.历史学家汤姆准备研究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古埃及的历史,他首先必须掌握的文字是( )
A.甲骨文
B.象形文字
C.楔形文字
D.金文
B
7.(2019,娄底中考)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东方许多古老民族最先告别了野蛮与蒙昧,大踏步地迈进了文明社会,创造了辉煌的古代东方文明,下列文明成果属于古埃及的是( )
A.楔形文字
B.佛教
C.金字塔
D.《汉谟拉比法典》
C
8.下列关于金字塔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①是为古埃及国王修建的巨型陵墓
②是古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
③是奴隶和劳动人民被奴役的象征
④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A
9.古埃及国王称为法老,实行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成为金字塔的享用者。法老至高无上的权威表现在( )
①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帝国 ②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
③法老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 ④实现了国家统一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B
10.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 )
A.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B.法老是全国最高统治者
C.法老具有无上的权威
D.王权的逐渐衰落
D
11.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埃及奴隶制国家建立在尼罗河畔
B.古埃及人都饮用尼罗河水
C.尼罗河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D.尼罗河是古埃及人挖掘出来的
C
12.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各小组选出的“解说员”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所选专题的相关资料。有一组的解说员展示搜集的材料如下方框所示。请你判断其所选的专题是( )
1.位于非洲北部的尼罗河流域。
2.有著名的狮身人面像、金字塔。
3.其统治者称“法老”。
A.古代印度
B.古代埃及
C.古巴比伦
D.古代希腊
B
13.阅读下列史料,回答问题。
(1)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出了不同类型的人类文明,图1尼罗河孕育了哪些文明成就?
金字塔,象形文字,木乃伊。
(2)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古代法老在该国处于什么地位,拥有哪些权力?
法老是古代埃及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在宗教上,具有无上的权威。
(3)图2中的大运河在形成方式上与图1中的尼罗河有何不同?它在当时有何作用?
不同:图2大运河是人工开挖的运河;图1的尼罗河是自然形成的河流。作用: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造福后代。
(4)综合上述史料,你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古代,自然环境会深刻地影响人类的生活。
人类有目的的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让大自然为人类造福。爱护保护大自然,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共24张PPT)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地理位置:西亚的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之间的地方。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2.国家的出现: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3.国家统一:大约在公元前24世纪,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
4.文字:_____________。
楔形文字
二、古巴比伦王国
5.统一: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____________完成了____________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6.统治:汉谟拉比实行____________制度,加强__________,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汉谟拉比
两河流域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
三、《汉谟拉比法典》
7.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
_______法典。
8.内容:
(1)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为拥有_________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2)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___________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
(3)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
______________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成文
公民权
家庭奴隶制
商品经济
9.实质:《汉谟拉比法典》严格保护_________的利益。
10.意义:《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_______传统源远流长。
奴隶主
法制
1.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的两河流域是指(
)
A.恒河平原
B.尼罗河三角洲
C.黄河—长江中下游平原
D.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D
2.两河流域实现初步统一的时间是( )
A.约公元前3500年
B.约公元前24世纪
C.约公元前1800年
D.约公元前3100年
B
3.《圣经》把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在这里曾经孕育的文明国度是(
)
A.古巴比伦
B.古代埃及
C.古代印度
D.古代中国
A
4.对外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统一事业的是( )
A.汉谟拉比
B.胡夫
C.图特摩斯三世
D.汉武帝
A
5.汉谟拉比在位时期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他采取的制度是( )
A.实行民主政治
B.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C.实行共和制度
D.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B
6.观察右图,这一文物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世界文明的重要遗产。它记载的内容是( )
A.《共同纲领》
B.《临时约法》
C.《太阳历》
D.《汉谟拉比法典》
D
7.(2019,沈阳中考)《汉谟拉比法典》正文共有282条,包括诉讼程序、盗窃处罚、租佃雇佣关系、商业高利贷关系、债务、婚姻、遗产继承、奴隶等,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情况。上述材料反映了《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是( )
A.内容全面
B.思想落后
C.传播广泛
D.影响深远
A
8.《汉谟拉比法典》规定:“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在欠债时甚至可以将妻儿送去抵债。”材料直接反映了古巴比伦( )
A.奴隶制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
B.家庭奴隶制非常突出
C.非奴隶身份的男性在古巴比伦社会地位高
D.《汉谟拉比法典》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C
9.《汉谟拉比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古巴比伦的哪一经济比较活跃( )
A.农业经济
B.手工业经济
C.制造业经济
D.商品经济
D
10.山东省东营市法院办公楼大厅的两侧是反映东、西方法制文明的铜铸浮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汉谟拉比法典”“铭文刑鼎”等37幅图案,诠释了人类司法文明的历史进程。浮雕中选用“汉谟拉比法典”图案的原因是( )
A.制定者是古代巴比伦王国国王
B.此法典出土于山东省东营地区
C.此法典内容丰富,正文282条
D.此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D
11.(2019,攀枝花中考)古巴比伦人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对刑事、民事、商贸、婚姻等行为都作了较细的规定,并于公元前18世纪左右形成了《汉谟拉比法典》。这说明( )
A.古巴比伦的社会生活很浪漫
B.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完美
C.古巴比伦的商品经济较活跃
D.人类社会的法制历史非常悠久
D
12.楔形文字与《汉谟拉比法典》这两大文明成果均诞生于下列哪一地区( )
D
13.下列关于古巴比伦王国及其文明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古巴比伦王国位于两河流域 ②古巴比伦王国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③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者是汉谟拉比 ④《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
D
14.(2019,深圳中考)《汉谟拉比法典》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该法典主要维护( )
A.外邦人的利益
B.奴隶的利益
C.奴隶主的利益
D.法老的利益
C
15.阅读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第42条:自由民佃田以耕,而田不生谷,则彼应以未尽耕耘论,应依邻人之例,以谷物交付田主。
第196条: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
第200条:倘自由民击落与之同等之自由民之齿,则应击落其齿。
第205条:倘自由民之奴隶打自由民之子之颊,则应割其一耳。
(1)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判断这段材料出自哪部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
(2)这部法典是哪个国家的哪位国王制定的?
古巴比伦,汉谟拉比。
(3)这部法典对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吗?你认为它的实质是什么?
不平等。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