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2课时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新课导入
Mɡ
+
2HCl
=
MɡCl2
+
H2
Zn
+
2HCl
=
ZnCl2
+
H2
Fe
+
2HCl
=
FeCl2
+
H2
我们知道,许多金属能与酸溶液发生化学反应,那么金属能否与盐溶液发生反应呢?
实验探究
将锌片、铁丝、铜丝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硫酸铜、硝酸银、氯化钠溶液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思考:哪些物质之间会发生反应?反应产物是什么?
CuSO4溶液
AgNO3溶液
NaCl溶液
Zn
Fe
Cu
把铁丝放在硫酸铜溶液中,铁钉上会有紫红色的铜生成。
Fe+CuSO4=FeSO4+Cu
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强。
将铝条放在氯化铜溶液中,铝条上会有紫红色的铜生成。
2Al+3CuCl2=2AlCl3+3Cu
说明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强。
将铜丝放在硝酸银溶液中,铜丝上会有白色的银生成。
Cu+2AgNO3=2Ag+Cu(NO3)2
说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的强。
CuSO4溶液
AgNO3溶液
NaCl溶液
Zn
实验现象
锌片表面附着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锌片表面附着一层白色物质。
无现象
CuSO4溶液
AgNO3溶液
NaCl溶液
Fe
实验现象
铁丝表面附着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铁丝表面附着一层银白色物质,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无现象
CuSO4溶液
AgNO3溶液
NaCl溶液
Cu
实验现象
无现象
铜丝表面附着一层银白色物质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无变化
归纳总结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除K、Ca、Na外)。
思
考
(1)如何判断两种金属的活动顺序?
把一种金属放入另一种金属的盐溶液中
(2)如何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例如验证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
方法1:将活动性居中的金属单质,例如取Cu丝,而Cu两边的金属取其溶液,如ZnCl2溶液和AgNO3溶液,然后将Cu丝分别伸入两溶液中,通过是否有金属被置换出来而确定金属的活动性。即中间的金属,两端的溶液的方法。
方法2:将金属活动性居中的金属盐溶液,例如取CuSO4溶液,而Cu两边的金属取其单质,如Zn片和Ag片,然后分别将Zn片和Ag片放入CuSO4溶液中,根据是否有紫红色的铜被置换出来,确定金属的活动性。即中间的溶液,两端的金属的方法。
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与其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有关,当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原子遇到易得电子的粒子时,该金属原子就会失去电子变为金属阳离子。例如,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靠前的金属易失电子给H+或位于其后的金属的阳离子,从而置换出H2或金属单质。
金属的活动性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位于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除K、Ca、Na外)。
随堂练习
1.
判断下列各组物质能否反应,若反应写出它们的化学方程式;若不反应说明理由。
Zn+FeSO4=Fe+ZnSO4
(1)Zn+FeSO4
不反应,因为AgCl不溶于水
(2)Cu+AgCl
不反应,因为Ag排在Cu的后面
(3)Ag+Cu(NO3)2
2.
下列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反应,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Zn+CuCl2=Cu+ZnCl2
Zn+2AgCl=
ZnCl2+2Ag
C.
2Fe+3CuSO4=Fe2(SO4)3+3Cu
D.
Cu+2HCl=CuCl2+H2
A
3.把铁片分别投入下列溶液中,过一
段时间后,溶液质量减少的是(
)
A.硫酸锌溶液
B.硝酸银溶液
C.氯化钠溶液
D.氯化铝溶液
B
4.
古有“点石成金”,现在也有一些人用一种铜锌合金假冒黄金骗人,要鉴别真假黄金就需要化学知识来帮忙。小明同学将此“黄金”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果然揭穿了骗局!你知道其中的奥妙吗?
Zn+CuSO4=Cu+ZnSO4
5.现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和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依次为X、Y、Z。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共22张PPT)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二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1课时
金属与氧气、酸的反应
新课导入
生锈的汽车
锈迹斑斑的门锁
铁制品在空气中容易生锈而铝制品却不易生锈,你知道为什么吗?
推进新课
我们知道金属镁、铁、铜都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实验证明,许多金属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相应的氧化物。
铝箔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Al
+
3O2
2Al2O3
点燃
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Fe
+
2O2
Fe3O4
点燃
现象: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镁条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Mɡ
+
O2
2MɡO
点燃
现象:镁在空气中点燃,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有白烟。
归纳总结
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首先与金属本身的性质有关,其次还与金属粉碎的程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氧气的浓度、温度等因素有关。
根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或者反应现象的剧烈程度判断。镁、铝比较活泼,铁、铜次之,金最不活泼。
1.
判断金属活动性的方法?
思
考
2.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为什么通常铝制品却很耐腐蚀?为什么不宜用钢刷、沙等来擦洗铝制品?
解:因为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如果用钢刷、沙等来擦洗铝制品,就会破坏铝制品表面致密的氧化膜,使铝被腐蚀的速率加快。
金属与酸的反应
在试管里分别放入少量镁、锌、铁、铜,加入5ml稀盐酸,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试管口,观察现象。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进行实验,比较发生的现象。
金属
现象
化学方程式
镁
锌
反应很剧烈,镁条表面产生大量气泡,镁条逐渐溶解,反应前后溶液均为无色。
反应很剧烈,锌粒表面产生大量气泡,锌粒逐渐溶解,反应前后溶液均为无色。
金属
现象
化学方程式
铁
铜
反应较剧烈,铁片表面产生大量气泡,铁片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无明显现象
金属与酸反应与金属活动性有关。
金属活动性越强,与酸反应越剧烈;
金属活动性越弱,与酸反应越慢,甚至不反应。
故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Mɡ>Zn>Fe>Cu
归纳总结
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顺序:
K
Ca
Na
Mɡ
Al
Zn
Fe
Sn
Pb
(H)
Cu
Hɡ
Aɡ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置换反应: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Mɡ
+
2HCl
=
MɡCl2
+
H2
Zn
+
2HCl
=
ZnCl2
+
H2
单质
单质
化合物
化合物
置换反应:
(A、B是单质)
条件: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置换反应,必须同时符合两个条件: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是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
随堂练习
1.已知甲、乙、丙三种不同金属,甲在空气中加热后仍保持原金属光泽,乙在空气中会缓慢氧化而腐蚀,丙在空气中会迅速氧化,需保存在煤油中,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大小关系为(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解析:根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条件及剧烈程度可判断金属的活动性。
D
2.下列化学变化属于置换反应的有________.
(1)3CO+Fe2O3=2Fe+3CO2↑
(2)3C+2Fe2O3
=
4Fe+3CO2↑
(3)2H2O2
=2H2O+O2↑
(4)Fe+2AɡNO3
=
Fe(NO3)2+2Aɡ
(5)Fe+CuSO4=FeSO4+Cu
(2)(4)(5)
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置换反应
1.常温下能反应:镁、铝
2.点燃或加热条件下能反
应:铁、铜
3.高温下也不能反应:金、银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