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目标定位] 1.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及分类.2.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特点.3.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并会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1)特点
①加速度a
②v-t图象是一条
(2)分类
①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随时间
②匀减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随时间
2.对v-t图象的理解
(1)其上每一个点表示某一时刻的速度,正负表示速度的
(即物体运动的方向).
(2)直线的斜率表示
,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
3.几种常见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
(1)直线a: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为匀加速直线运动.
(2)直线b: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为
直线运动.
(3)直线c:速度随着时间先
,后
,由于加速度不变,整个运动过程也是
直线运动.
二、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1.公式v=v0+at中各量的物理意义
v0是开始时刻的瞬时速度,称为初速度;v是经时间t后的瞬时速度,称为末速度;at是在时间t内的
,即Δv=at.
2.公式的矢量性
公式中的v0、v、a均为矢量,应用公式解题时,一般取v0的方向为正方向.若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取
;若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a取
3.当v0=0时,v=
,物体的瞬时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典型例题
一、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v0+at的应用
例1 一物体从静止开始以2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5
s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最后2
s的时间内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静止.求:
(1)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的大小;
(2)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
例2 一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2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前面有情况需紧急刹车,刹车后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8
m/s2.求刹车3
s后汽车的速度.
二、v-t图象的理解和应用
例3 A、B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
(1)A、B各做什么运动并求其加速度;
(2)两图象交点的意义;
(3)求1
s末A、B的速度;
(4)求6
s末A、B的速度.
针对训练 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 )
A.物体在0~2
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B.物体在2~8
s内静止
C.t=1
s时物体的加速度为6
m/s2
D.t=5
s时物体的加速度为12
m/s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当堂自测
1.(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理解)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 )
2.(v=v0+at的应用)一辆以12
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因发现前方有险情而紧急刹车,刹车后获得大小为4
m/s2的加速度,汽车刹车后5
s末的速度为( )
A.8
m/s
B.-8
m/s
C.0
D.32
m/s
3.(对v-t图象的理解)如图所示是某物体运动的v-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体的加速度一直不变
B.3
s末物体的加速度开始改变
C.0~8
s物体一直做匀减速运动
D.t=0时和t=6
s时物体的速率相等
4.(v=v0+at的应用)火车沿平直铁轨匀加速前进,通过某一路标时的速度为10.8
km/h,1
min后变成了54
km/h,又需经多少时间,火车的速度才能达到64.8
km/h?
课后巩固
题组一 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理解
1.下列有关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若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则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B.加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C.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
D.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是一个恒量
2.下列图象中表示匀变速运动的是( )
题组二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
3.如图所示为某质点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下列有关质点运动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
A.0~t1时间内加速度为正,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t1~t2时间内加速度为正,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C.t2~t3时间内速度为负,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t3~t4时间内速度为负,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4.一质点沿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在0~2
s内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2~4
s内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质点2
s末的速度大于4
s末的速度
D.质点5
s末的速度大小为15
m/s
题组三 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的理解和应用
5.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
s末的速度是6
m/s,第2
s末的速度是8
m/s,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零时刻的速度是3
m/s
B.物体的加速度是2
m/s2
C.任何1
s内的速度变化都是2
m/s
D.第1
s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
6.一辆公共汽车由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2,6
s后改做匀速直线运动,快到下一站时关闭发动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12
s停止,求:
(1)汽车匀速行驶的速度大小;
(2)汽车关闭发动机后的加速度大小.
学案2
参考答案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1.(1)①恒定不变.②倾斜的直线.
(2)①均匀增大.②均匀减小.
2.(1)方向.(2)加速度,方向.
3.(2)匀减速.(3)均匀减小,均匀增加,匀变速.
二、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1.速度变化量.
2.正值;负值.
3.at.
典型例题
例1 解:解题关键是画出如下的示意图:
设图中A→B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C做匀速直线运动,C→D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匀速运动的速度为AB段的末速度,也为CD段的初速度.
(1)由速度、时间的关系式得
vB=a1t1=2×5
m/s=10
m/s
vC=vB=10
m/s
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为10
m/s
(2)由vD=vC+a2t2得
a2==
m/s2=-5
m/s2.
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vC方向相反.
答案 (1)10
m/s (2)-5
m/s2,加速度方向与vC方向相反.
例2 解:设汽车从开始刹车到速度为零所用的时间为t,取汽车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
由v=v0+at,得t==
s=2.5
s,汽车在2.5
s末速度减为零而停下,汽车不再运动,所以3
s后汽车的速度为0.
答案 0
例3
解:(1)A物体沿规定的正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1==
m/s2=1
m/s2,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B物体前4
s沿规定的正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4
s后沿反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2=
m/s2=-2
m/s2,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2)两图象交点表示在该时刻A、B速度相同.
(3)1
s末A物体的速度为3
m/s,和初速度方向相同;B物体的速度为6
m/s,和初速度方向相同.
(4)6
s末A物体的速度为8
m/s,和初速度方向相同;B物体的速度为-4
m/s,和初速度方向相反.
答案 见解析
针对训练
C
当堂自测
AD
2.C
3.AD
4.
解:三个不同时刻的速度分别为:
v1=10.8
km/h=3
m/s、v2=54
km/h=15
m/s、
v3=64.8
km/h=18
m/s
时间t1=1
min=60
s
所以加速度a==
m/s2=0.2
m/s2
则时间t2==
s=15
s
答案 15
s
课后巩固
CD
2.AC
3.ACD
4.
D
5.BCD
6.解:(1)匀速行驶的速度即为匀加速过程的末速度
v2=v1=a1t1=2×6
m/s=12
m/s.
(2)对匀减速直线运动,由v=v0+at得
a2=
m/s2=-1
m/s2,所以加速度大小为1
m/s2.
答案 (1)12
m/s (2)1
m/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