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2019)高中物理 必修第一册 2.5 自由落体运动课件+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2019)高中物理 必修第一册 2.5 自由落体运动课件+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9-10 17:47:25

文档简介

课时分层作业(八) 自由落体运动
(建议用时:25分钟)
◎考点一 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1.在真空中,将苹果和羽毛同时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下列频闪照片中符合事实的是(  )
A     B     C     D
C [由于苹果和羽毛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故任意时刻都在同一高度,且是加速运动,故频闪间距不断变大,故C正确.]
2.(多选)在塔顶端同时释放体积大小相等的实心铁球和空心铁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它们受到的空气阻力对运动的影响相同
B.忽略空气阻力,它们的加速度相等
C.忽略空气阻力,它们落地的速度不等
D.忽略空气阻力,它们下落的时间相等
BD [大小相等的实心铁球和空心铁球受到的空气阻力相等,但由于它们的重力不同,故阻力对运动的影响不同,A错误;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两球均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的快慢程度相同,加速度相等.因下落高度相等,故下落时间相等,落地速度相等,所以B、D正确,C错误.]
◎考点二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3.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下落,第1
s内就通过了全程的一半,物体还要下落多少时间才会落地(  )
A.1
s
B.1.5
s
C.
s
D.(-1)
s
D [利用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式h=gt2知,物体通过全程所需时间为t1=,自开始至通过全程的一半所需时间为t2==1
s,物体还要下落的时间Δt=t1-t2=(-1)=(-1)
s,故D正确.]
4.下面能正确表示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下落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的是(  )
A           B
C           D
B [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满足公式v=gt,其中加速度g是常数,则速度v与时间t成正比,其速度—时间图像应该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选项B对,其他选项均错.]
5.一物体从离地H高处自由下落,经过时间t落地,则当它下落时,离地的高度为(  )
A.H B.H  C.H D.H
C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规律可得:H=gt2,它下落的位移为h=g,此时,物体离地的高度H0=H-h=H,选项C正确.]
6.(多选)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由落体运动是竖直方向上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竖直方向上的位移只要满足s1∶s2∶s3∶…=1∶4∶9∶…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C.自由落体运动在开始连续的三个2
s内的路程之比为1∶3∶5
D.自由落体运动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
s末的速度之比为1∶3∶5
AC [自由落体运动是竖直方向上的匀加速直线运动,A正确;自由落体运动从开始下落起,位移之比s1∶s2∶s3∶…=1∶4∶9∶…,但位移之比是1∶4∶9∶…的运动不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所以B不正确;自由落体运动适用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所有规律,所以C正确,D不正确.]
7.某同学在实验室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铁质小球被电磁铁吸附,断开电磁铁的电源,小球自由下落,已知小球的直径为0.5
cm,该同学从计时器上读出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1.00×10-3
s,g取10
m/s2,则小球开始下落的位置距光电门的距离h为(  )
A.1
m
B.1.25
m
C.0.4
m
D.1.5
m
B [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很短,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看成瞬时速度,v==5
m/s,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可知h==1.25
m,B正确.]
◎考点三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8.伽利略以前的学者认为,物体越重,下落越快.伽利略等一些物理学家否定了这种看法.在一高塔顶端同时释放一片羽毛和一个玻璃球,玻璃球先于羽毛到达地面,这主要是因为(  )
A.它们的质量不同
B.它们的密度不同
C.它们的材料不同
D.它们所受的空气阻力的影响不同
D [羽毛下落时空气阻力不能忽略,玻璃球下落时空气阻力可以忽略.当物体初速度为零,只受重力或空气阻力相对重力忽略不计时,其运动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玻璃球先于羽毛到达地面,这主要是因为羽毛受到的空气阻力不能忽略,故D正确.]
9.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是科学实验和逻辑思维的完美结合,如图所示,可大致表示其实验和思维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图都是实验现象
B.丁图是实验现象,甲、乙、丙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到的结论
C.运用丁图的实验,可“放大”重力的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D.运用甲图的实验,可“冲淡”重力的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D [甲、乙、丙三个图都是实验现象,采用斜面的目的是“冲淡”重力的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采用不同倾角的斜面,是为了观察小球运动的规律,形成外推的实验基础,丁图是在甲、乙、丙图的基础上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到的结论,选项D正确.]
(建议用时:15分钟)
10.一石块从楼房阳台边缘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到达地面,把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分为相等的三段,如果它在第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是1.2
m,那么它在第三段时间内的位移是(  )
A.1.2
m
B.3.6
m
C.6.0
m
D.10.8
m
C [初速度为零的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石块,从静止开始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s1∶s2∶s3∶…∶sn=1∶3∶5∶…∶(2n-1),得s3=5s1=6.0
m.]
11.如图所示,水龙头开口A处的直径d1=2
cm,A离地面B的高度h=80
cm,当水龙头打开时,从A处流出的水流速度v1=1
m/s,在空中形成一完整的水流束,不计空气阻力.则该水流束在地面B处的截面直径d2约为(g取10
m/s2)(  )
A.2
cm
B.0.98
cm
C.4
cm
D.应大于2
cm,但无法计算
B [水流由A到B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v-v=2gh可得:vB=
m/s,由单位时间内通过任意横截面的水的体积均相等,可得:v1·Δt·πd=vB·Δt·πd,解得:d2≈0.98
cm,故B正确.]
12.一个物体从空中A点做自由落体运动,经过空中B点时速度为,物体落到地面C点时速度为v.已知B点离地面的高度h=15
m,g取10
m/s2,求:
(1)物体落到地面C点时的速度v的大小;
(2)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
(3)A点与地面C点的高度H.
[解析] (1)由B点到C点,v2-=2gh,代入数据解得v=20
m/s.
(2)根据v=gt,可得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总时间为:t==2
s.
(3)根据v2=2gH,可得H==20
m.
[答案] (1)20
m/s (2)2
s (3)20
m
13.如图所示,悬挂的直杆AB长为a,在B端以下h处有一长为b的无底圆柱筒CD,若将悬线剪断,问:
(1)直杆下端B穿过圆柱筒的时间是多少?
(2)整个直杆AB穿过圆柱筒的时间是多少?
[解析] (1)直杆下端B下落到C(下落h)开始进入圆柱筒,当直杆下端B下落到D(下落h+b)时穿出圆柱筒.
由s=gt2得t=
则B端下落到C点所需时间为t1=
B端下落到D点所需时间t2=
则直杆下端B穿过圆柱筒的时间是
Δt1=t2-t1=-.
(2)整个直杆AB穿过圆柱筒,从B下落到C点(自由下落h)起到A下落到D点(自由下落h+a+b)止
同理可得整个直杆AB穿过圆柱筒的时间是
Δt2=-.
[答案] (1)-
(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