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释放氧气
资料: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他把一棵2.5千克的柳树苗种在木桶里,每天用雨水浇灌。5年后,柳树质量增加了80多千克,而土壤只减少了不到100克。
开始时
5年后
实验前后的差值
柳树的质量
2.3kg
76.7kg
+74.7kg
干土的质量
90.8kg
90.743kg
-0.057kg
海尔蒙特的结论:柳树除吸收了土壤中少量无机盐外,还吸收了大量的水,水是合成柳树体内有机物的原料。
1773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的实验
结论:
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
思考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是否总能成功?
此实验成功的条件是什么?
必须有光
普利斯特利为什么要不厌其烦地做三份实验呢?
A
B
C
如果是你今天做的实验,你得出什么结论?
绿色植物在光照下吸收了二氧化碳(CO2 ), 产生了氧气(O2)。
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结论一
探究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吗?
如何设计检验二氧化碳是否真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请结合下列问题小组讨论,设计出实验思路:
1、应选择什么作为该实验的变量?
2、除这个变量外,其他条件应怎样?
3、如何设计对照组?
提示:氢氧化钠溶液有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作用。(可使用少许25%氢氧化钠溶液,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吸收)
二氧化碳吸收剂
清水
照光2小时
检 查 淀 粉
现象:无二氧化碳的不变蓝色;有二氧化碳的变蓝色
结论: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氢氧化钠)
科学研究表明,水也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请同学们开动脑筋,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光合作用需要水……
圆圈内的叶片就没有水供应了
结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水
?
你知道吗 ……
光合作用除了有机物外,还产生了什么?
二、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
实验结论:光合作用还产生氧气
二氧
化碳
氧气
水
有机物
光合作用示意图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 +氧气
二氧化碳
氧气
有机物
水
光合作用的实质
1、物质转化:________和___转变为_______和______;
2、能量转化:把_____转变成_______。
水
化学能
有机物
二氧化碳
氧气
光能
光合作用公式
光能
叶绿体
二氧化碳
有机物
+氧气
+水
场所
条件
原料
产物
(储存能量)
光能
化学能
光合作用的实质:
无机物
有机物
光合作用
场所
条件
原料
产物
能量
转变
有机物,
能量。
叶绿体
光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
制造
贮存
1.光照
2.温度
3.二氧化碳浓度
4.水
1.合理密植
2.延长光照时间
3.增加光照强度
适当提高温度
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合理灌溉
合理密植:可以让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茁壮成长。
种植过稀:因作物没有充分利用单位面积上的光照而造成浪费;
种植过密:因植株叶片互相遮挡而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合理密植
套种
给大田、温室里的农作物施用二氧化碳,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的方法,被称为气肥法,二氧化碳被称为“空中肥料”。
具体操作方法
(1)增施有机肥;
(2)直接喷施贮存在钢瓶中的 二氧化碳;
(3)点蜂窝煤炉。
课外延伸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收获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
用必需的原料吗?
二氧化碳 + 水 有机物 + 氧气
光能
叶绿体
(储存着能量)
光合作用过程:
光合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1.要保证城市居民每天能得到新鲜空气,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是( )
A 多盖高楼,居住在高层 B 扩大居住面积
C 不扔垃圾 D 多植草坪多种树
D
2.光合作用的条件是( )
A.叶绿体 B.淀粉和氧气
C.水和二氧化碳 D.光和叶绿体
D
3.光合作用的本质是( )
A.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B.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C.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
B
4.养有金鱼的缸内,常养一些水草,它对金鱼的作用是( )
A.使金鱼有较好的活动场所
B.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有利金鱼的呼吸
C.使金鱼获得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机物
D.增加美观
B
3.辨别真假水草:如图所示的两个金鱼缸中,一缸放的是真水草,另一缸放的是塑料制作的仿真水草,请你观察辨认哪个是真,哪个是假,并说说你的理由。
真假水草
(1)甲缸的水草是_____的,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2)乙缸的水草是_____的,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塑料
缸中没有气泡产生
真
缸中有气泡产生
人生的白纸全凭自己的笔去描绘。每个人都用自己的经历填写人生价值的档案。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