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A卷
一、积累运用(30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音、形、义不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
A、肆无忌惮(dàn,害怕) 莫名其妙(说出) 诘问(jié)
B、变卖典质(当) 触目伤怀(心) 孤孀(shuānɡ,指寡妇)
C、痴心妄想(zhī,极度迷恋) 无聊之极(liáo) 颓唐(坍塌)
D、心情愧怍(zuò,惭愧) 破烂灰黯(àn,阴暗) 尴尬(ɡānɡà)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自然科学领域中有许多令人不可思议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有志于此的科学家们去破解。
B.面对凤凰古城美轮美奂的富人宅第.旧时城楼和风雨桥,游客们无不肃然起敬。
C.每逢税务大检查,总有一些不法商人随机应变,弄虚作假,妄图躲过应有的惩罚。
D.诸暨风景区内,五个依山而下的瀑布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其中尤以第五瀑最为壮观,给人鹤立鸡群的感觉。
3.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2分)
①造屋的那些日子,父亲很 。
②父亲的个子高,他觉得坐在台阶上很 。
③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 地说道:……
④(父亲)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 似的。
A、高兴 舒服 兴奋 轻松 B、兴奋 轻松 高兴 舒服
C、兴奋 舒服 高兴 轻松 D、高兴 轻松 兴奋 舒服
4.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鲁迅,原名周作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朝花夕拾》以及散文诗集《野草》。
B.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小说家、诗人、学者。他的散文《春》《背影》《济南的冬天》深受读者青睐。
C.《老王》的作者是杨绛,她的散文集是《杨绛散文》。钱钟书是她的丈夫,其小说代表作是《围城》《子夜》,学术著作有《谈艺录》《管锥编》等。
D.余秋雨,是艺术理论家、中国文化史学者、散文作家,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他的名字入载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
5.电视剧《西游记》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中有一句歌词“你挑着担,我牵着马”,根据你的阅读,这里的“你”“我”分别是 、 。(2分)
6.下面一段文字有两处语病。请先将病句找出来,然后进行修改。(2分)
①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祥云”长72厘米,重985克。②红银对比的色彩蕴含醒目的视觉效果,有利于各种形式的媒体传播。③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符号文化。
(1)第 句有语病,病处修改:
(2)第 句有语病,病处修改:
7.阅读下面的材料,并认真思考,写出你的探究结论。(3分)
一个六岁的孩子放学回到家,拿起刀子就要切苹果。只见他让苹果横躺下,一边是花蒂,一边是果把,刀子放在中间。刚要切,爸爸赶忙喊道:“切错了!切错了!”话音未落,苹果早已被切开,儿子的目光中充满了兴奋与惊奇,喊道:“爸爸!看!好漂亮的一颗五角星!”只见苹果的横断面上,由果核的轮廓组成了规则的五角星。
探究结论: 。
8.根据下面活动的一些内容,完成以下题目。(7分)
近来有一条新闻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兰州女歌迷疯狂追星13年,其父为支持女儿追星,不惜倾家荡产,甚至跳海自杀……一连串不理智的行为让人瞠目结舌。为此,学校团委决定发起“健康追星”系列活动。
⑴请你为这次“健康追星”系列活动设计两句宣传语,以彰显主题,营造气氛。要求两句话字数相等,句子结构大体相同。(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请从下面几个词语中,任选三个或三个以上,写一段话,表达你对“健康追星”活动的建议或感受,不少于30字。(5分)
无可厚非 适可而止 迷失 提升 理性 冷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仿写句子。(2分)
生命是盛开的花朵,绚丽多姿,灿烂芬芳。
生命是隽永的诗篇,清新流畅,意蕴深长。
生命是
生命是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10—11题。(共6分)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0.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3分)
11.“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3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12-17题。(12分)
⑴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来,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⑵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⑶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⑷“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⑸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⑹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⑺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⑻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⑼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
⑽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12.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⑸段画线的句子中“我”感到“震悚”的原因有哪些。(2分)
13.第⑼段的内容与长妈妈给“我”买绘图的《山海经》这件事有什么内在联系?(2分)
14.第⑽段和第⑾段运用了 和 的表达方法,表达了“我”对长妈妈 的感情。(2分)
15.文中一再提到“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按你的理解,“我”为什么对这类书感兴趣?你有过类似的体验吗?请说一说。(2分)
16.下列各项说法中,你认为与文段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2分)
A、阿长把“山海经”说成“三哼经”,想方设法为“我”买来一套,表明她尽管没有文化,却能够做成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
B、“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突出了“我”对阿长的敬意和感激。
C、这四本书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原因是书的刻印虽然粗拙,但图文并茂,内容很深刻。
D、文段中对长妈妈先是称“阿长”,后来称“我的保姆,长妈妈”,这表明“我”对她的态度有了转变。
17.从选文内容来看,“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18-22题。(12分)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的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18.简要概括这几段文字的中心内容。(2分)
19.这几段文字真切感人,其原因是什么?(3分)
20.选文刻画人物的手法有哪些?请举例说明(3分)
21.从文段中可以看出老王是一个 的人。(2分)
22.文段中体现了作者以善良体察善良,关爱老王的句子是:
。(2分)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23-28题。(16分)
母亲的诗
①母亲不是诗人,母亲不会写诗,但是今天,当我坐在宽敞明亮的写字楼里,打开电脑写这篇文章时,竟忽然觉得,母亲似乎写过一首诗——
②十多年前,我上小学。冬天,家乡铺天盖地下了一场雪。风卷着雪花,狂暴地扫荡着田野村庄,摇撼着古树的躯干,把我家的门窗撞得哗啦啦地响。吃罢早饭,我背上书包上学去。打开房门,一股袭人的寒气迎面扑来,顿时让我打个寒噤。我赶紧把门撞上,哆哆嗦嗦地说:“哎呀,好吓人的风雪哟!”母亲从里屋出来,见我缩头缩尾的样子,瞥我一眼,深情地说:“孩子,风雪吓人吗 不,冬天的门就是风雪推开的呢。”说着她快步上前,哗地一声,房门大开,“走,我们上学去!”
③踏着洒满积雪的小路,母亲给我讲了许多有关季节的故事,而且全部和门有关。走到学校的时候,母亲有关季节的故事也讲完了,连缀起采,竟成了这么几句:“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了/绿阴把夏天的门推开了/果实把秋天的门推开了/风雪把冬天的门推开了……”
④说实话,我当时并不知道这是诗。但不知为何,母亲随口说的这些话,竟像母亲给我身上加的一件御寒的外衣,让我身子热乎乎的。从此,我天天念着它去上学,再不畏惧风霜雪雨。年年如母亲所说,飞雪送来了春,花朵盼来了夏,绿阴又迎来果实累累的秋……
⑤岁月如流,人生如流,转眼十余年过去。我从大学毕业了,正赶上就业艰难,许多单位下岗分流。毫无门路的我,只得像一只无头小鸟似的在人才交流中心乱闯,结果半年过去后,依然没有找到一份工作。
⑥那天,我又碰了一鼻子灰,悻悻地走出人才交流中心。抬头望,天空灰蒙蒙,弄得我的心情更加灰黯。既然城市容不下我,我便想到了回家去。于是,我搭上一辆便车,当天傍晚就来到乡下。
⑦乡村的夜说来就来,不一会儿,四周就拉起了黑色的帷幕。我独立门前,仰望长空,星星闪烁。可在我看来,那些星星却像在对我眨着嘲笑的眼。我低头哀叹道:“唉,人倒霉连星星都生厌啊!”然后咚地撞上房门,坐在屋内唉声叹气。
⑧母亲从里屋出来,见我垂头丧气的样子,瞥我一眼,深情地说:“孩子,星星生厌吗 不,黑夜的门就是星星推开的呢。”说着她快步上前,哗地一声,房门大开,“走,我们看星星去。”
⑨坐在满天星斗的院坝,母亲给我讲了许多有关人生的故事,而且全都和门有关。天快亮的时候,母亲有关人生的故事也讲完了,连缀起来,竟成了这么几句:“星星把黑夜的门推开了/黑夜把坚韧的门推开了/坚韧把成功的门推开了/成功把生活的门推开了……”
⑩说实话,我当时并不知道这是诗。但不知为何,母亲随口说的这些话,竟像母亲给我的心加了一件御寒的外衣,让我心里热乎乎的,我虽然未置一词,但是我却知道了自己应该怎样去做。
23.试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文中写母亲的两件事。(2分)
24.母亲所做的两件事,分别对“我“有何影响?(2分)
25.“母亲不是诗人,母亲不会写诗”,但母亲随口说出的话,为什么竟被我称为诗?(3分)
26.本文在结构上颇有特色,请你至少指出其中两点,并做简要分析。(4分)
27.文中划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3分)
28.文中有两处被称为母亲的诗的文字,请选择不同角度,对第二首诗作一点分析。(2分)
三、写作(50分)
29.以“心灵深处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及提示: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可填“呐喊”、“父爱”、“企盼”、“秘密”等等。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表达真情实感,但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④500字以上。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B卷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给汉字注音,给拼音写汉字。(3分)
絮( )说 诘( )问 妥( )帖
狼jí( ) 愧zuò( ) 吊yān ( )
2、指出下列书写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A.烦琐 掷投 蹒跚 大庭广众 B.尴尬 烦燥 取缔 长途跋涉
C.滞笨 噩耗 颠沛 穷愁潦倒? D.希罕 呵斥 晦气 鸡零狗碎
3、结合语境,选出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3分〉( )
A.、那时就极严重地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诘问:责问)
B、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光景:风光,景色)
C、因而,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尴尬:指神色、态度不自然)
D、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愧怍:惭愧)
4、怎样理解《阿长与〈山海经〉》中最后一句话,“'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3分)
5、阅读下面的三则材料,联系现实,写出你探究的结果。(答出三点即可)(6分)
材料一 母虎抚养幼虎有三个过程。开始,它出去捕食回来,把最嫩的肉用爪子撕成碎片,喂给幼虎吃。后来,它捕食回来,自己把肉吃掉,剩下的骨头扔给幼虎啃。再后来,它捕食回来,自己把肉吃掉,把骨头扔掉,幼虎要吃,它就大吼一声,不让它吃。过几天,幼虎饿得实在受不了,就离开母亲,自己找食吃,且不再回来。
材料二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材料三 曾有这样的一幅漫画:父亲送儿子上大学,衣着时髦的儿子空着手,,与别人谈笑风生,而父亲却肩扛手提,佝偻着身子帮儿子排队报名。漫画题为“如此爱心”。
(1)
(2)
(3)
6、请按要求修改下面一段话。(7分)_,,
乘车时希望有个座位,这无可厚非,坐着毕竟比站着要舒服。但是,也应该看到那些年纪大的老人,(a)只能站在颠簸而摇摇晃晃,(b)由于体质弱“竞争不过年轻人,(c)他们会不会因体力不支而跌倒?车厢内有人想过这个问题没有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重老人,古人推崇备至,我们怎能连古人都不如呢?面对老弱病残,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
(l)文中有一个句子由于用词不当造成表意重复,应该删去的是:
(2)文中画直线的句子(a) (b)〈c)顺序不恰当,应调整为: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表意有缺陷,应改为:
二、阅读理解(共45分)
(一)(13分)
我没有为父亲流过一滴泪,尽管我眼角常常有泪。我曾为素不相识的孤苦老人掉过泪,曾为寒风中高声叫卖的辛苦的小贩掉过泪,我认为他们太可怜,大辛苦了,而面对父亲,这个为生活日夜奔波,对工作倾尽心血,为我不辞辛劳的人,我何尝有过一丝感动
友情也会褪色,誓言也许被遗忘,但亲情将永存人间,“血浓于水,根叶相连”。朝朝暮暮,春去秋来,我的每一点进步,都是父亲心血的结晶,而我成长路上的每一次跌摔,都会毫不留情她在父亲那宽阔的额头上留下一道永远抹不去的印迹。父亲用他那有力臂膀为我撑起了自由的天空,父亲用他那坚实的步伐为我踏平了前进路上的荆棘。而岁月,却使父亲那高大的身躯日渐沉重,却令父亲那自信的容颜日渐苍老。
细细品味生活中每一个细小的片段,我第一次觉得父亲是那么值得赞颂。我第一次为我平凡的父亲流泪了。亲情无价,父爱无价!
父亲想用他那粗糙的双手为女儿挽住星,挽住月,但他却不能够;父亲想给女儿舒适、快乐、温馨,但他却不能够。他只是用那双手默默地做他力所能及的事。
为你的父亲流一滴泪吧!这泪中有理解、有关怀,更有无限的感激,为你的父亲流一滴泪吧!这滴晶莹的泪诠释着昔日对父亲的体谅,体现着今日对父亲的赞美,昭示着明天对父亲的报答;为你的父亲流一滴眼泪吧泪吧!让这泪化作(A),让这泪化作(B),让这泪化作一腔祝福,在人生旅途上陪伴那个最关怀你的人——父亲!
7、画波浪线的语句所用的表达方式是不是 和 。(2分)
8、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9、联系上下文的意思,展开想象,在文中(A)两处补写恰当的句子。(4分)
(A)
(B)
10、读了这篇短文后,你可能会有不少感触,在此,你不妨敞开心扉,向自己的父亲说几句真心话。 (4分)
(二)(14分)
《娘》
(1)“娘,您别送了,”我喉咙涩涩的,“天不早了,您回去吧!”
(2)“娘晓得。我儿上了大学,娘心里高兴,我儿给娘和你爹争了气。”车窗外的娘眼眶红红的,笑着说,“娘没文化,讲不出什么大道理。娘只指望我儿今后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要多挺一挺,咬咬牙,也就过去了……”
(3)“我记住了,娘……”我哽咽着,低下头……
(4)娘终于回去了,一直没有回头——我知道,娘一回头,就又舍不得走了,娘每走几步,便伸起手擦眼泪。娘瘦小的背影渐渐模糊,泪水顺着我的脸颊毫无顾忌地流下来。
(5)那一晚,我失眠了——想娘,为了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
(6)娘不识字。小时没念过书,就因为家里穷。十三四岁的时候,就跟着别人到大山中去砍柴,晒干了晾干了,再挑到十几里外的集市上去卖。收购干柴的老板欺负娘不识字,记数用“壹贰叁肆”。故意克扣柴的重量。娘气得不行,只有哭。她一边哭,一边暗暗发誓:以后就是典家什、当土地,也要供自己的孩子识字念书,不能当“睁眼瞎”。
(7)穷人的孩子当家早,理事早。哥哥和我小时念书用功,期中、期末总是每人摞着一叠奖状回家,这是娘最高兴的时候。但一到开学,娘就犯愁了。兄妹三人都念书,三双要钱的手都伸向娘。爹心眼儿实,只能靠卖力气挣钱,可那点微薄的收入仅够敷衍油盐酱醋。娘只有一个办法一一借!
(8)东家跑,西家串,鞋底磨穿了,嘴皮也磨破了。大清早出去借,往往半夜才能回来。好几次梦中醒来,我听见娘和爹的叹息声、交谈声,还有娘低低的抽泣声。娘为了凑齐兄妹三人的学费,好几天都吃不下饭,却从来没抱怨过半句——娘一辈子也忘不了那个誓言。
(9)我读高二那年,家里已经穷得叮当响。欠了一屁股债不说,屋破偏逢连绵雨,娘在干活时又不慎扭伤了脚。赤脚医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医好娘的脚。由于没钱进医院,娘从此走起路来一瘸一瘸的。可娘粗活、重活照样干。那时,我在校寄宿。礼拜六,我回家拿伙食费,看娘的表情,我没忍心问。礼拜天,娘一太早就出去了,傍晚还没回来。我苦着脸,正打算返校时,远远地,我看见娘了——娘拄着一根竹竿,一瘸一拐地走回来了!长长的大路上,夕阳的余辉将娘的身影拉得好长好长。每走一步,娘都要咬一下嘴唇——娘分明疼啊!但娘为了省那五角钱车费,硬是咬着牙从十几里外的亲戚家一步一拐地走回来了!五角钱!就为了省五角钱给儿子作伙食费啊!
(10)我跑过去,扶着娘,看见娘的嘴唇已咬得裂开了一个大口子。娘从怀里掏出两张 10元钞票,吃力地笑着说:“儿,总算借到了。天快黑了,快回学堂吧!”
(11)我拿着钱,无言地跪下了,泪水一点一滴地洒在钞票上。
(12)前几天,妹妹来信说,娘收到我在天安门前照的相片后,用一块新手绢小心地包 着。几乎每天晚上她都要就着昏暗的灯光细细地瞅着,看的时候,总是一个人乐着。
(13)读着读着,泪水不由得又盈满了我的眼眶,我又想起了娘,想起为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
11、文章第(2)段画线的句子“多挺一挺,咬咬牙”表现了娘什么样的品质 她把这句话说给儿子听的用意是什么 (2分)
12、文章第(6)段画线的句子“她一边哭,一边暗暗发誓:以后就是典家什、当土地,也要供自己的孩子识字念书,不能当‘睁眼瞎”’,表现了娘什么品质 她最终要达到什么目的 (2分)
13、文章第(8)段画线的“那个誓言”指的是
。(2分)
14、文章三次写我的眼泪(4)段、(11)段、(13)段,请用简练的词语分别写出三次流泪的不同。 (3分)
①第一次流出的是 的泪。
②第二次流出的是 的泪。
③第三次流出的是 的泪。
15、文章主要写了娘的两件事,这两件事是 。其中第 件最能表现人物品质。(3分)
16、从文章整体看全文运用的记叙顺序是 ,从第(6)段到第(11)段用的是 。 (2分)
(三)(18分)
父爱深深
①“我抱歉,儿子,我们没钱。”这句话真是字字如雷,似要敲碎我的心灵。那是1964年,我13岁,正值崇拜偶像的年纪。我迷恋甲壳虫乐队,剪了同样的发型,拥有一把挺好的吉他,独缺音箱。而我必须有一个音箱,否则不能组织自己的乐队。所以,爸爸的话刚出口,我觉得甲壳虫乐队的《失落者》仿佛专为此而唱。
②但同往常一样,爸爸总有办法实现我的愿望。“咱们自己做!”他说。
③自己做?我满心疑惑,但别无选择。从此,日复一日,爸爸牺牲所有的闲暇时光,和我一起为做'“咱们良己”的音箱挑选木材、喇叭、蒙在音箱上的编织布料,甚至毫不足道的黏胶。终于,我们完工了,我也将组队参加学校的比赛。但卸心底始终有个疑惑挥之不去:花在材料上的钱几乎可以直接买一个音箱,我们为什么要自己做呢
④比赛的日子,当我去后台时,竞争者们陆续来查看我的家当。最后自制的音箱引起他们的注意。有人问::“什么牌子的?自己做的吗?”我窘得无言以,只能坦白“招认”:“是的,我爸爸和我一起做的。”
⑤出乎我的意料,他们由不屑变得十分羡慕,甚至有点妒忌:“唉,我爸爸从来不和我一起做这些事。”
⑥羞愧顿时烟消云散,我感到无比自豪和幸福;我有一个多么了不起的爸爸!他可以无私地奉献他的时间和精力,只是为了陪我美梦成真。这时,我看到爸爸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
正对我微笑。
⑦我的乐队最终没能获奖,因为自制音箱的音乐不够流畅、华美。但我并没有感到太多的沮丧,我知道自己已经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胜利”。
⑧如今,我也已为人父母。最近,当我再度提及此事,,爸爸证实了我的疑惑:他并不是没钱买音箱。爸爸微笑着说:“'我真的只想和你一起分享一些时光。那些制作音箱的夜晚,我们懂得了许多的东西,不单是电线什么的,更重要的是彼此的情感。"
⑨的确,爸爸给了我金钱难以替代的真情。别人的父亲或许只是简单地给他们的儿子购买音箱,但我的爸爸却给了我:他的时间、他的关注、他的爱心;别人的儿子期待完美的设备,我更期待一份真正的父爱。
⑩那个自制的音箱因种种原因很早就丢失了,但我仍愿付出任何代价再去触摸它一下。而那些无从触摸的晴感,更让我心永怀感恩。
⑧今天,我似乎仍能清晰回忆起自制音箱的形状,闻到它散发的黏胶味,听到它传出的第一个音符,看到爸爸微笑的脸——特别是那双爱意挚深的眼睛。这就是我全部的“家当”。
17、解释文中加点字词的含义。(2分)
(1)牺牲:
(2)窘:
18、第①段最后加点的“此”指的内容是
(2分)
19、(1)第④段中“我窘得无言以对”,“窘”的原因是
(2分)
(2)第⑥段中“我感到无比自豪和幸福”,“自豪和幸福”的原因又是
(2分)
20、第⑥段最后一句爸爸“正对我微笑”这“微笑”中包含了什么 (3分)
21、第⑦段中“胜利”指的 (3分)
22、最后一段中,虽然音箱早已丢失,为什么“仍能清晰回忆……特别是那双爱意挚深的眼睛” (2分)
23、.联系全文,说说“我”的“家当”到底指什么 (2分)
三、作文(50分)
24、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在别人的关爱之中:当你睁开惺忪的睡眼,闻到早餐的阵阵香味;当你走在干净的街道上,看到路旁的青青小草;当你坐在安静的教室,聆听老师的谆谆教诲;当你面对难题束手无策,同'学帮你解开疑惑……你,是否想到了感谢呢
请以“感谢”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写出真情实感。
②除诗歌、剧本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500字。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A卷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30分)
1——4 C A C D (每题2分)
5. 沙僧 猪八戒(每空1分)
6.(1)第②句是病句,修改:把“蕴含”改为“产生”;(2)第③句是病句,修改:把“中国符号文化”改为“中国文化符号”。(2分。每小题1分,只找出病句不得分。)
7. 创造性思维往往会使人有新的发现。(意思相近即可,3分)
8.(1)例如:明星不是神灵,追星勿失自我(2分) (2)略(酌情给分,5分)
9. 例如:优美的乐曲,音律和谐,婉转悠扬。辽阔的大海,深邃蕴藉,汹涌澎湃。(每句1分,共2分)
10.思念故乡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第一问2分,第二问1分,共3分)
11.①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②表现了时光匆匆,
光阴荏苒,身在他乡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 ③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
的象征,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④“生”与“人”用了拟人的手
法,富有情趣 ⑤两句诗对偶工整,形象生动 (答出其中一点,言之成理即可。3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12.想不到不识字的、曾经与自己有矛盾的阿长会给自己买书。别人不肯做或做不到的事,她居然做成了。 (2分)
13.长妈妈给“我”买《山海经》,增加了“我”对绘图的书的兴趣,此后“我”就更加努力去搜集这类书了。(2分)
14.记叙 抒情 深切怀念、感激(表达方式占1分,情感占1分,共2分)
15.因为孩子对新奇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谈体验言之成理即可。(2分)
16.C(2分)
17.“我”是一个对新奇事物具有强烈好奇心,爱憎分明的孩子。 阿长是一个真诚、热情、淳朴、善良、关心帮助孩子的劳动妇女。(每问1分,共2分)
18.写老王给“我”送香油、鸡蛋的情形。(2分)
19.在于作者细致入微地描写了老王带病的身子,并写出了自己的心情和感受。(3分)
20.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举例略(分析方法占2分,举例占1分,共3分)
21.朴实、厚道(2分)
22.“我忙去给他开了门……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等语句。(2分)
23.母亲鼓励我克服困难去上学。母亲激励我正确对待人生的挫折,努力去创造成功。(2分)
24.第一件事母亲教育我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困难。第二件事母亲教育我正确对待眼前的困难,把困难看成是机遇。(2分)
25.母亲随口说出的话,语言朴实,但却给了我极大的教育和鼓励,因而在我看来,母亲的话如诗般优美。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敬爱和感激之情。(3分)
26.①采用倒叙的结构既揭示我在母亲的教育下成长的主题,又引人入胜。②文章主体部分,采用了大致相同的结构方式,这样循环往复,突出了母亲对我的影响,形成了诗一样的意境。(每一点2分,共4分)
27.景物描写,烘托了我找不到工作时的失意沮丧的心情。(3分)
28.略(2分)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B卷参考答案
1、xù jié tuǒ 藉 怍 唁
2、B 3、B
4.鲁迅先生非常怀念儿时的保姆阿长。深情地为她祈祷。
5.(1)为了孩子的生存,动物对子女的训练是残酷的。(2)磨难成就了一批成功之士。(3)溺爱令人担扰。(4)残忍的爱比溺爱更有价值。
6、(1)“年纪大的”或“老人”(2) b a c (3)面对老弱病残,让个座位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
7、抒情 议论。
8.表达了对父亲的理解、感激和赞美的思想感情。
9.提示;补写的两句应与后面的句子形成排比。
10.示例:爸爸,是你的爱让我的成长之路洒满阳光,我才因此而绽放,我感谢你。
11、坚毅 刚强 希望儿子凡事也要坚毅、刚强
12、有骨气,坚强 节衣缩食送儿子读书,力图摆脱压迫和剥削,摆脱贫困。
13、以后就是典家什、当土地,也要供自己的孩子识字念书,不能当“睁眼瞎”。
14、第一次是惜别的泪,第二次是感激的泪,第三次是思念的泪。
15、第一件是孩子考上大学后送儿子上大学,第二件是克服很大困难,借钱供孩子读书的艰辛。②
16、顺叙 插叙
17.?(l)耗费。(2)因音箱是自制的而不好意思。
18.有甲壳虫乐认同样的发型,有吉他,但无音箱,组不成乐队。
19.(l)别人的音箱是买的,而“我”的音箱是自制的。 (2)爸爸了不起,奉献了时间和精力给“我”,深深爱着“我”。
20.包含了对我的鼓励和深挚的爱。
21.“我”有爸爸给的金钱难以替代的真情和爱心。
22.因为那只音箱浸透着爸爸对“我”的关注和对“我”深挚的爱;使“我”永远难忘。
23.爸爸的深爱。
24.写作略。